著名鋼琴家黎頌文教授談鋼琴教育
在日前剛剛落幕的第四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jié),著名鋼琴家、中國音協(xié)鋼琴學會副會長、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黎頌文教授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分享了他的鋼琴教育理念、并就鋼琴普及中存在的一些難點提供了一些個人的思考。
記者:請您談談對音樂教育改革的看法?
黎頌文:教育的目的是重視人文,不光是音樂教育,其他的教育也是,要全面培育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音樂教育,從最基本的層面上說,是為了提高學習者的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到了比較高的層次,是要為社會帶來更美的東西,我認為這是核心。一些音樂教育外圍的因素,像對利益的追求,使得音樂背離了它的音樂屬性。改革就是要要不斷修正在音樂教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使它保持應有的教育功能。
此外,音樂的重要作用是傳遞價值觀,要讓學習者在學習中保持清晰的目標,避免偏離應有的方向,使得學習者對很多不良的現(xiàn)象有免疫力。教育者應該明白,音樂教育不光是教人讀音符和彈一兩首曲子,而是對人有長期價值的。
還有,音樂教育者要因材施教,這是一個普遍采用的教育理念,使得老師最大限度發(fā)揮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受益。
記者:您怎樣評價鋼琴節(jié)期間的鋼琴比賽呢?
黎頌文:比賽要求是演奏一首巴洛克或者古典作品,這是必須要彈的。其他曲目都是選手自選,這樣做的好處是選手完全可以把自己最拿手的作品拿出來演奏,比賽的精彩程度高,國外也有不少比賽這樣做。我本人是很欣賞這種做法的。有些選手非常充分地利用了規(guī)則,有些選手沒有認識到這個規(guī)則能夠給自己提供優(yōu)勢,慣性地安排曲目,落了下乘!靶〗痃姟变撉俦荣惖乃疁屎芨,因為從選拔的程序上保證了參賽的都是有相當水平的選手。從年齡段上來看,參賽選手都是上音樂學院附中的年齡,他們表現(xiàn)出非常高的水準,一點不遜于比他們年齡高的選手。當然,有的選手會出現(xiàn)技術性的問題,有的選手心態(tài)需要調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幾乎所有的選手都表現(xiàn)出非常優(yōu)秀的潛力,我不敢說最終的獲獎者能夠代表中國最高鋼琴水平,但肯定是具有巨大潛力的選手,這次比賽證明了中國鋼琴水平是在不斷提高的。
記者:中國音協(xié)鋼琴學會成立的時間較短,那他的社會作用和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是怎樣的?
黎頌文:我們對鋼琴學會的任務有很多設想。從鋼琴學會自身來講,專業(yè)上是過硬的,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組織工作,我們的任務是怎么運用好這么多優(yōu)秀的老師,這么多高技術含量的團體,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做了一些初期的打基礎的工作,今后的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我們遇到了各個地區(qū)鋼琴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問題,還有各個地區(qū)的鋼琴學會怎樣因地制宜的問題,怎樣代表全行業(yè)的利益,顧及全行業(yè)的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最大限度上讓學習者得到鋼琴的陶冶,我們也是一邊思考一邊在做。
記者:據(jù)了解,您在學校教課,除了鋼琴課還有鋼琴文獻和交響樂文獻課。
黎頌文:是的。我從國外回來后,除了教鋼琴外,還開了鋼琴文獻和交響樂文獻兩門課,學生們反響很好,普遍反映為他們開闊了視野。這也是各地都在努力做的,即為學鋼琴的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讓他們了解鋼琴文獻。同時,對鋼琴以外的作品也讓學生有所了解。就我個人來說,我對其他管弦樂作品、聲樂作品、歌劇、宗教音樂的全方位學習,大大豐富了我對鋼琴音樂的認識,這既貫穿在我的演奏當中,也貫穿在我的教學當中,這是非常重要的。
記者:隨著鋼琴的普及,鋼琴考級依然是現(xiàn)在非常熱的一個話題,您是怎么看的?
黎頌文:考級本身是沒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正確利用考級?考級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客觀上的界定和標準,但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被不同的人利用,學生被誤導,從而凸顯出考級中的負面因素。我個人認為考級是件好事,我總是教導我的學生,考級可以,但是在考級的過程中,盡量獲得考級帶給我們的好的東西。家長、琴童、老師,如果只被負面的東西吸引,肯定會發(fā)生學習的偏離。當前重要的任務是讓所有學習鋼琴的人,在鋼琴中進行教學活動的人,把握好學琴的真正目的,以一種正確的價值觀看待學琴這件事情。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