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是一個可以發(fā)出美妙聲音的樂器,鋼琴只是一種藝術(shù)。周末,美國鋼琴家馬軻來到青島市圖書館小小莫扎特音樂館,舉辦公益鋼琴獨奏音樂會及公開大師課。在談及中國港區(qū)教育的利弊時,他特別強調(diào)“鋼琴不是運動,是藝術(shù)”,而目前很多家長過于強調(diào)“競爭”,忘記了藝術(shù)的本質(zhì)。
教琴,用整體構(gòu)想啟發(fā)琴童
技術(shù)好卻缺乏音樂感,長久以來這個問題困擾著在國內(nèi)學習的琴童。已經(jīng)來中國三年半的馬軻,作為小小莫扎特音樂館全職簽約藝術(shù)家,常駐上海。他以切身體驗表示,很多中國孩子在早期缺乏音樂感覺的培訓。 9歲學習鋼琴,受教于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師從世界知名大師,馬軻從自身的學琴經(jīng)歷總結(jié)出一套“整體概念”的教琴方法,比如在琴童拿到一首新曲目的時候,不讓他們過于注重指法,而是告訴他們用什么情感去表達曲子、怎樣演繹曲子的歌唱性,“讓琴童有美妙的音樂感”。
學琴,有長久計劃更易成功
中國家長會適時“推一把”琴童,馬軻認為家長能幫助小琴童“堅持”練琴非常好。但他也指出中國琴童生活在一個非常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家長們總是在比較誰的孩子先考進名校,“鋼琴不是運動,是藝術(shù)。 ”馬軻強調(diào)“不要忘記鋼琴藝術(shù)的本質(zhì)”。他也提出建議,希望家長們不要過于在意短期內(nèi)孩子取得的獎狀,“學琴做一個長久的計劃才更容易成功。 ”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