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現(xiàn)代民族音樂一代宗師劉天華先生誕辰120周年。2015年6月17日晚,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作廠(集團)、國家藝術基金、中共江陰市委、江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劉天華》開機儀式在劉天華故里江蘇省江陰市舉行。由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中央民族樂團、江蘇省文聯(lián)等聯(lián)合主辦的“光明行——海內(nèi)外紀念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先生誕辰120周年音樂會”隨后啟幕。
《百年巨匠》總顧問、中宣部原副部長龔心瀚;《百年巨匠》音樂篇顧問、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傅庚辰;江蘇省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楊企鵬;江蘇省演藝集團常務副總、藝術總監(jiān),省文聯(lián)副主席柯軍;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周鐵根;無錫市宣傳部副部長楊福良;無錫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葉建興;無錫市文聯(lián)主席劉基平;江陰市政府市長沈建;江陰市人大主任趙國權;江陰市政協(xié)主席薛良;江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秋中;江陰市政府副市長龔振東;《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百年巨匠》總撰稿劉傳銘;《百年巨匠》音樂篇總導演陳真;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中央電視臺新影制作中心辦公室副主任蔣國耀等參加了開機儀式。
周鐵根在致辭中表示,“劉天華先生是從江陰走出去的音樂大師,他是中國民樂改革的先驅(qū),也是近現(xiàn)代二胡演奏學派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正是在以他為代表的老一輩音樂人的努力下,二胡等民族音樂登上了大雅之堂、走上了世界舞臺,為繁榮中國民族音樂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鐵根說,“在舉國上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當下,央視牽頭策劃開拍《百年巨匠》系列紀錄片,體現(xiàn)了央視傳承中華文脈、弘揚巨匠風采的文化情懷和時代精神,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傳播正能量的大好事。在策劃制作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將《百年巨匠——劉天華》拍成一部精品力作!
陳真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國現(xiàn)代音樂史上,劉天華是民族音樂的重要奠基人和開拓者!栋倌昃藿场ひ魳菲穼⒅貑⒈晃覀兎忾]了多年的中國音樂大門,打開我們的耳朵,重新聆聽中國大師的樂聲!
傅庚辰在致辭中表示,“劉天華把創(chuàng)作與教學有機統(tǒng)一起來,把外國技法與我國的民族音樂成功地結(jié)合起來,開辟了外國技法中國化的新音樂道路,是對我們中華民族音樂發(fā)展的偉大貢獻!向劉天華先生致敬!”
儀式上,《百年巨匠》劇組向江陰市捐贈了《百年巨匠》系列圖書及光盤。龔心瀚、傅庚辰、楊企鵬、周鐵根、楊京島共同為開機儀式揭幕。
劉天華(1895-1932),生于江陰,是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zhí)掌軍號。1912年隨兄劉半農(nóng)去上海,工作于開明劇社,業(yè)余加入萬國音樂隊,并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曾任教于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病逝于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在樂器的制造改良上,劉天華將二胡的音域擴展到5個把位、3個八度,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現(xiàn)力。同時,他還為我國高等學府建立了二胡專業(yè)教學體系。
據(jù)了解,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聯(lián)合攝制,中國民生銀行獨家贊助的百集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是國內(nèi)第一部大規(guī)模、全方位拍攝制作的關于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斗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分為美術篇、書法篇、文學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以百集的規(guī)模拍攝42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的杰出代表!栋倌昃藿场芬魳菲獙⑴臄z6位巨匠:劉天華、聶耳、黃自、冼星海、蕭友梅、賀綠汀。
《百年巨匠》美術篇第一部、第二部已在央視一套、九套、十套、外語頻道、北京衛(wèi)視等20多家電視臺播出,創(chuàng)同類紀錄片收視率新高,受到廣泛好評!栋倌昃藿场帆@得四項紀錄片獎項,并榮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栋倌昃藿场废盗袇矔鳛楦哐潘囆g進校園的教材被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發(fā)放到全國近300所承接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優(yōu)秀地方藝術院團演出的高校。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