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古樂建團十五周年系列青年樂師音樂會河南博物院啟動
《滄浪詩心——霍錕古典詩詞吟唱音樂會》現(xiàn)場
河南博物院研究員、華夏古樂團創(chuàng)始人、河南省古代音樂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宏致辭
河南省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華夏古樂團音樂總監(jiān)方可杰先生分享古樂創(chuàng)作感受
7月12日晚,華夏古樂建團十五周年青年樂師系列音樂會首場音樂會《滄浪詩心——霍錕古典詩詞吟唱音樂會》在河南博物院舉行。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副團長、首席歌唱演員、河南省古代音樂研究會秘書長霍錕為現(xiàn)場觀眾奉上了一場自然親和、意蘊深厚的古詩詞吟唱。這場音樂會也是為慶祝華夏古樂建團十五周年而舉行的系列青年樂師音樂會的首場演出。音樂會特邀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話劇表演藝術(shù)家于同云與華夏古樂團視覺導演王雪共同主持。
河南博物院研究員、華夏古樂團創(chuàng)始人、河南省古代音樂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宏,在音樂會現(xiàn)場回顧了華夏古樂團15周年的發(fā)展歷程并對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她介紹:詩言志、歌詠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詩與音樂歷來是一對孿生姊妹。一部古代詩詞史就是一部音樂文學史。華夏古樂成立十五周年以來,一批青年藝術(shù)人才脫穎而出,霍錕是他們其中的代表,他以自然親和、純樸渾厚的音聲,傳遞著一種華夏古樂十五年來特有的修為,和詩的情思、樂的境界。
河南省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華夏古樂團音樂總監(jiān)方可杰先生,與現(xiàn)場的觀眾分享了古樂創(chuàng)作方面的感受,他說道:華夏古樂團在古代音樂復原方面的探索,喚醒了大家的文化記憶、進而提升大家的文化自信。
音樂會以一曲《詩經(jīng)•周南•關雎》開場。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流傳千古的古老戀歌在音樂廳里響起,喚醒在場觀眾的內(nèi)心深處的詩樂情愫。
音樂會上,霍錕以他自然天成的音聲,飽蘸歷史的情感,傾情演繹了從詩經(jīng)、楚辭到漢魏樂府詩、唐詩宋詞,穿越三千年音樂文學發(fā)展的歷程,加之華夏古樂團豐富多樣的音樂文物所演繹的獨特音響,向觀眾傳遞著詩的情思、樂的境界,使現(xiàn)場觀眾沉浸在詩樂交匯的純美意境中。
特邀嘉賓著名話劇表演藝術(shù)家于同云先生,與華夏古樂團合作的詩樂吟誦《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古琴首席、河南省古琴研究會會長羅蘇理先生一曲《流水》,引領觀眾進入“湯湯流水”的意境之中。
音樂會上,受主持的邀請和觀眾的要求,霍錕也在現(xiàn)場與觀眾進行了交流。于同云先生和霍錕就吟唱、吟誦的區(qū)別進行了生動的比較、示范;在談到古典詩詞吟唱的聲音技巧運用方面他說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聲”,就他自己的實踐所感,強調(diào)了古典詩詞演唱對感情的把握是一個核心概念,聲樂技巧的運用應當為作品思想情感的表達而服務;古典詩詞吟唱對歌唱者的文化素養(yǎng)、儲備的要求也很高,所謂“詩為樂體,樂為詩心”,我們應以自然的音色、深厚的文化理解和思考去演唱古典詩詞,方可觸及到古典詩詞凝練的思想內(nèi)涵和深厚的感情之中。
音樂會結(jié)束后,現(xiàn)場觀眾久久不愿離去,他們紛紛表示:“聽完這場音樂會對浮躁的心進行了一次洗禮”、“回去我得再好好讀讀《楚辭》”、“霍錕的歌聲,喚起了我對古詩詞記憶,觸動了我心弦”、“華夏古樂團能在無章可循的現(xiàn)狀下,把古典詩詞的吟唱做得這么好,真是善莫大焉”……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成立十五年來,從文物陳列的動態(tài)展演開始,發(fā)展成一個以研究復制古代音樂文物,傳承開發(fā)古代樂譜,復原創(chuàng)新演出模式,面向世界進行中原音樂文化交流,培養(yǎng)古代音樂文化遺產(chǎn)新一代傳承人的綜合性音樂文化機構(gòu)。近年來,華夏古樂團致力于古典詩詞的復原工作,霍錕也主持和參與復原研發(fā)了一系列作品,他的演唱風格自然親和、意蘊深厚,尤以演唱古典詩詞為長,音樂會上他為觀眾呈現(xiàn)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曲,即是根據(jù)《九宮大成》所載曲譜編譯、整理而來,將唱、吟有機結(jié)合起來,是霍錕古典詩詞吟唱風格的集中體現(xiàn)。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青年樂師系列音樂會還包括笛、簫、塤、竽專題音樂會、古琴與琴歌專題音樂會、箏、瑟專題欣賞會、打擊樂演奏會等,預計將在7月、8月的每周日舉行。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