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樂團“青春飛揚——青年藝術(shù)家系列音樂會”胡晨韻嗩吶演奏專場音樂會
青年嗩吶演奏家胡晨韻專場音樂會帶你“安安靜靜聽嗩吶”
提及嗩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高亢嘹亮、粗狂火爆。或大喜,熱情高漲、氣沖云霄;或大悲,裂帛振天、蒼茫悲憫。這種粗放豪邁的音樂個性形成了嗩吶獨特的風格,但也正因為這一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令人忽略了嗩吶其實也有抒情、細膩的一面。9月5日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民族樂團青年嗩吶演奏家胡晨韻將顛覆你對嗩吶的原有印象,帶你“安安靜靜聽嗩吶”。本場音樂會也是上海民族樂團“青春飛揚——青年藝術(shù)家系列音樂會”,在2015年度的首場演出。
胡晨韻是民樂新生代優(yōu)秀演奏家之一,師從著名嗩吶演奏家劉英教授,并曾尋訪各地,向任同祥、楊禮科、郭雅志、劉炳臣、周東朝等大師學習,這也造就了他不拘一格,自然灑脫的演奏風格。
他精通嗩吶、管子、薩克斯等各類吹管樂器的演奏,對傳統(tǒng)、現(xiàn)代的各類作品都有準確的把握與完美的詮釋,并且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開拓著嗩吶新的演奏領(lǐng)域。曾受邀赴世界各地三十多個國家訪問演出,并與上海交響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等優(yōu)秀樂團合作,在各類重要演出活動中擔任獨奏。其中,2001年他所演奏的《百鳥朝鳳》在“第14屆荷蘭國際管樂藝術(shù)節(jié)”獲得金獎。 2007年演奏的嗩吶協(xié)奏曲《上海》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獲得金獎。
加入上海民族樂團以來,他也致力于不斷探索嗩吶演奏方式的改變,尋求著“民族管樂現(xiàn)代化、城市化”的藝術(shù)思路,力求使嗩吶這件古老的中國樂器,在新的時代,為更多的觀眾所接受、喜愛!
分享到從小學習嗩吶胡晨韻對這件樂器有這深厚的感情,他說:“嗩吶這件樂器,從最初由波斯經(jīng)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之后它便與我們本土的生活習俗、審美習慣、歷史文化相互交融、產(chǎn)生變化。由于嗩吶音樂長期伴隨北方的戲曲音樂,所以它的音樂個性越來越熱情火爆,經(jīng)常被用于民間的婚喪嫁娶等儀式中,以至于很多剛接觸嗩吶音樂的朋友可能會不習慣,甚至覺得有些吵。所以我想做一場音樂會,從另一個角度帶大家認識嗩吶。就像硬漢也有柔情面一樣,嗩吶也有優(yōu)美的一面,甚至是與眾不同的精致與典雅,值得我們靜靜聆聽。"
這場音樂會結(jié)合了嗩吶作品中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和當代新作。兩首傳統(tǒng)作品《淘金令》和《百鳥朝鳳》拉開音樂會序幕,熱情洋溢、惟妙惟肖,展現(xiàn)民間音樂的質(zhì)樸與生動;隨后,胡晨韻將演奏與嗩吶同屬簧管類樂器管子,一曲《陽關(guān)三疊》古樸蒼茫,盡展文人情懷;與中國嗩吶殊途同源的朝鮮嗩吶將用來演繹朝鮮族民歌《阿里郎》 ;移植于京劇曲牌的《夜深沉》,將由嗩吶挑戰(zhàn)京胡音樂語言,婉轉(zhuǎn)流暢、韻味醇厚,展現(xiàn)嗩吶音樂的豐富性;80后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醉想》,時而神秘夢幻,時而炫麗激越,多變的色彩令人迷醉其中;而二部極具影響力的當代作品《中國暢想》、《喚鳳》,則以當代的視野和哲學性的思考賦予嗩吶音樂宏大、深遠的靈魂展現(xiàn)。
繼胡晨韻專場音樂會之后,上海民族樂團“青春飛揚——青年藝術(shù)家系列音樂會”將于今年陸續(xù)推出“柳依——柳琴演奏家唐一雯專場音樂會”、“打動天下——打擊樂演奏家王音睿專場音樂會”等。一直以來,樂團大力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才華和實力的年輕人,為當代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fā)展積蓄力量、打造平臺。讓我們期待民族音樂新生代的閃亮登場吧!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