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具有云南風情的“哈尼交響·歡樂新春”音樂會1月23日在國家大劇院精彩呈現(xiàn)!斑@場音樂會意義非凡,演出曲目都是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之后,我們團深入云南邊疆元陽縣村寨里創(chuàng)作采風之后完成的作品。而且我們在云南設立了交響樂原創(chuàng)中心,前后輸送了幾批作曲家深入云南采風。今晚的6部作品都富有濃郁的少數(shù)民族特色,抒情段落唯美動人,澎湃起來激昂萬分。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說。
6部原創(chuàng)交響作品各具風情,飽含著濃厚的中國味道和云南風情。作曲家將云南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用優(yōu)美的旋律詠嘆出哈尼族鄉(xiāng)親們的熱情、淳樸、自然、善良。作曲家郭小笛用一曲《彝鄉(xiāng)情幻想曲》紀念33年前首次前往哈尼村寨的青春歲月,試圖用音樂來表達盡在不言中的情感。樂曲中,低音是彝鄉(xiāng)宏偉的山,高音是彝鄉(xiāng)多情的水,曲中的每一條旋律都來自于彝鄉(xiāng)的歌舞,是懷念彝鄉(xiāng)的情,更是懷念那段逝去的青春。
面對同樣是33年前的回憶,作曲家趙石軍將時光寫成《哈尼紀念冊》 ,既有對保佑哈尼族人民的神靈的敬仰,更有對哈尼族人民的歌頌。他表示:“當我在哈尼族高高的梯田上猛然聽到哈尼合唱時,我的魂靈不知置身何處,那奇妙的感覺讓我久久難忘。那些樂聲隨風飄動而來、飄動而去,在山谷的反射中,慢慢地,旋轉不定地登天而上。 ”
張朝作為云南籍作曲家,用一曲鋼琴協(xié)奏曲《哀牢山狂想》將自己對家鄉(xiāng)人民的勤勞和對家鄉(xiāng)山水的深情娓娓道來。氣勢磅礴的主部是哀牢山的雄渾巍峨,委婉如歌的副部主題是紅河水的纏綿多情,頑強堅韌的精神和虔誠溫暖的情懷是居住在哀牢山的哈尼族人民的寫照。展開部里充滿戲劇性的矛盾沖突與催人奮進的力量,是哈尼族人民生生不息幾千年的原動力,最后那寬廣、輝煌的尾聲是哈尼族人民最好的未來。青年鋼琴家黃紫楠激情澎湃的演奏不僅受到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也獲得作曲家本人的高度贊揚。
音樂會下半場,同為云南人的作曲家黃薈帶來交響音畫《云之南第二組曲》選段之“山里的孩子” !斑@首作品是我多年的積累。山里的孩子雖然沒有城里孩子的物質條件好,但是他們卻曾擁有一份早已從都市文明中失落的童趣,我的這首作品就是想表達這種差異。 ”黃薈感言。
擔任本場音樂會指揮的邵恩,多年來一直以指揮家的身份被觀眾所熟知,但在云南采風期間,他被哈尼族豐富的自然、歷史、人文寶藏所折服后,轉而投身作曲行列,此次音樂會他獻上了自己的處女作——交響素描《哈尼印象》 !氨緛砦覍懥艘粋交響曲,但篇幅太大,就把曲子中的精華都提煉出來,形成了現(xiàn)在這樣一個4個樂章的交響素描,F(xiàn)在的文化污染隨處可見,過度的商業(yè)化和過度的娛樂化在一步步的侵蝕著我國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我去到哈尼,看到那里的人那么樸實,那里的音樂保存得那么好,我非常激動。所以我寫了這個作品, 4個樂章《破曉》 《樂作》 《古歌》 《歸天》 ,從自然到人、從生到死,從人到神,從瞬間到歷史,像作畫一樣,把我所看到、聽到的、想到的完整地記錄下來。 ”邵恩說。
本場音樂會壓軸作品《交響組曲》由作曲家夏良創(chuàng)作。他說:“這首組曲的4段描繪的都是云南人的日常生活場景,有朝霞映照著的秀麗山村,大家圍著篝火的歌舞場面,青年男女的月下談情,戀歌對唱,還有鼓樂齊鳴的節(jié)日慶典。 ”
音樂會結束時,現(xiàn)場爆發(fā)出長時間的掌聲,在加演的關峽創(chuàng)作的《節(jié)日序曲》樂聲中,音樂會圓滿落下帷幕。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