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勇于1983年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后在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獲得音樂博士學位,當時師從指揮大師羅日杰斯特文斯基,并獲得這位大師給出的“莫斯科音樂學院有史以來的最高分”。此次應邀來阿演出,是中拉文化交流年的重要項目之一。
阿根廷被認為是南美“文化之都”,分布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不同角落的上百個劇院每天都在上演不同形式的文藝演出,頂級科隆大劇院的高端音樂會更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阿根廷人對音樂文化的重視給張國勇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兩天我看了當?shù)氐母鑴⊙莩,也去了一些民間探戈秀場,音樂制作和演出水平非常之高,而且從表演中你能強烈感受到他們對文化的熱愛,特別是伴隨著音樂起舞的探戈舞者,那種投入的表情,你會感覺到,那是一種發(fā)自靈魂深處的表達……”,張國勇對記者說。
張國勇還感佩于阿根廷人的音樂素養(yǎng)!半p簧管協(xié)奏曲不僅技術難度大,而且有很多現(xiàn)代音樂元素,普通人聽了甚至會覺得亂,難以理解,但是當?shù)匾魳窅酆谜卟粌H愛聽而且懂得欣賞,我想這與阿根廷延續(xù)上百年對公共文化的重視有關。”
首次與“激情浪漫、桀驁不馴”的阿根廷音樂家們合作,張國勇坦承“還是存在一些文化沖突”。他說:“拉美人生性奔放,演奏投入充滿激情,但是組織比較松散,工作起來不是那么嚴謹,中國樂團與之相比更加的職業(yè)化!
這次與首都交響樂團合作,盡管排練時間緊張而且語言溝通有障礙,中國指揮的表現(xiàn)還是贏得一致點贊!皷|方指揮家對藝術的理解和處理更加細膩和精致,而且張的工作方式簡潔、明了、富有效率,希望能盡快與他再次合作”,樂團一位小提琴師對記者說。
通過與當?shù)赝泻献,張國勇對中阿文化交流前景感到非常樂觀。他認為:“當前,世界對中國的了解遠遠不及中國對世界的了解,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地走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社會和文化,音樂作為世界通行的文化語言,是一個特別好的載體!
“今年是中拉文化交流年,下半年兩國還會有更多音樂交流,比如我們會邀請阿根廷樂團來華演出,我也會帶領樂團來阿演出,實際上我更期待指揮自己的樂團演出,因為那個時候阿根廷人將聽到中國人真正的音樂作品,屆時相信會給阿根廷留下非常震撼的中國文化印記”,張國勇對記者說。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