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譚盾與斯特拉文斯基的“四祭”——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
譚盾與斯特拉文斯基的“四祭”——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開票
演出時間: 2016.07.03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16.07.03 周日 19:30
指揮 藝術家 演出團體 曲目 購票說明 譚盾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中國指揮家、作曲家譚盾,現(xiàn)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榮譽藝術指導,費城交響樂團創(chuàng)意總監(jiān),荷蘭交響樂團榮譽指揮和意大利托斯卡納交響樂團客席指揮。
譚盾的音樂對世界樂壇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的音樂常被世界最重要的交響樂團、歌劇院、藝術節(jié)、電臺和電視臺廣泛演播。他已贏得多項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和眾望的音樂大獎,其中包括格萊美大獎、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獎和格文美爾古典作曲大獎、德國巴赫獎和俄國的肖斯塔科維奇大獎,被美國音樂協(xié)會授予年度“最佳作曲家”稱號。譚盾還被中國文化部授予“二十世紀經(jīng)典作曲家”的稱號,并被鳳凰衛(wèi)視等全球最重要的十家華文媒體評為2006年“影響世界的十位華人”之一,2010年被授予上海世博會文化大使以及2014年榮獲中央電視臺評選的“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之一。譚盾的音樂被世界最重要的交響樂團、歌劇院、藝術節(jié)、電臺和電視臺廣泛演播。作為指揮家,譚盾曾經(jīng)執(zhí)棒世界眾多著名樂團,其中包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倫敦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柏林愛樂、費城交響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管弦樂團、英國BBC交響樂團、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樂團、慕尼黑愛樂、意大利國家交響樂團和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等。
譚盾獨創(chuàng)的音樂創(chuàng)作理念獲得了世界音樂愛好者的廣泛喜愛與關注。由費城交響樂團,NHK交響樂團,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聯(lián)合委約,譚盾歷時5年創(chuàng)作的《微電影交響詩:女書》,無論從歷史的深度和創(chuàng)新的廣度上,都是一座中國音樂的里程碑,更是一座女性文化的紀念碑。他歷時12年完成的音樂武俠史詩巨作《復活》,無疑是為中國文化在世界影響又邁進了一大步。為世界著名打擊樂獨奏家馬丁·格魯賓格而作的打擊樂協(xié)奏曲《大自然的眼淚》,也獲得了巨大成功。他的由谷歌委約創(chuàng)作的世界首部“網(wǎng)絡交響樂”,達到了二千二百萬人次在線欣賞量。他的“有機音樂三部曲”——《水樂》《紙樂》《垚樂》經(jīng)常上演于世界各大音樂廳及國際音樂節(jié),其中,《紙樂》由洛杉磯愛樂委約并為慶祝洛杉磯迪斯尼音樂廳落成開幕作世界首演。譚盾的多媒體作品《地圖》,由馬友友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委約并首演,已經(jīng)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巡演。該作品的音樂手稿已被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世界作曲大師手稿廊永久收藏并在音樂廳展出,譚盾是享此殊榮的第一位東方作曲家。他的交響戲劇《門》由日本NHK交響樂團委約并首演,跨越了中國京劇、西方歌劇以及日本木偶劇表演藝術的邊界。其他主要作品還包括由柏林愛樂委約并首演的《馬可波羅的四條神秘之路》,由紐約愛樂委約并首演、為郎朗而作的《鋼琴協(xié)奏曲:火》。2008年,譚盾受國際奧組委委約創(chuàng)作了2008北京奧運會的頒獎音樂和標志音樂。
歌劇在譚盾的創(chuàng)作中尤為重要。由愛丁堡藝術節(jié)委約的《馬可·波羅》已有四個不同演出版本,其中由著名歌劇導演皮爾·奧迪執(zhí)導的最新制作于2008年11月在荷蘭皇家歌劇院轟動上演。由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委約創(chuàng)作的歌劇《秦始皇》(由多明戈主演、張藝謀導演)于2006年12月成功世界首演!恫琛罚2002),由著名的日本三多利音樂廳和荷蘭皇家歌劇院聯(lián)合委約,并在法國里昂歌劇院、美國圣塔菲歌劇院、美國費城歌劇院等歌劇院上演。《牡丹亭》(1998),由美國著名導演彼得·沙樂斯執(zhí)導,并在多國巡演50多場。
譚盾為DG唱片公司、Sony經(jīng)典、EMI和Opus Arte錄制唱片和DVD,獲獎眾多,其中包括格萊美大獎《臥虎藏龍》;日本最佳當代音樂唱片獎《復活之旅》和BBC最佳交響樂專輯獎《死與火:和畫家克利的對話》,以及由Sony經(jīng)典發(fā)行的《武俠三部曲》,被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評為“本周最佳唱片”,它由馬友友擔任大提琴獨奏,帕爾曼擔任小提琴獨奏,郎朗擔任鋼琴獨奏。
藝術家 馬丁·格魯賓格打擊樂獨奏
奧地利打擊樂手馬丁·格魯賓格,出生于薩爾茨堡,就讀于林茨的布魯克納音樂學院和薩爾茨堡音樂大學。他在參加了數(shù)場國際大賽之后,其中包括在日本岡谷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木琴大賽,以及挪威舉辦的EBU大賽,迅速地吸引了各方的注意。被一位維也納評論家稱為“打擊樂巫師”,他游刃有余地演奏各種打擊樂器,讓他的個人打擊樂獨奏音樂會成為了一場真正“不得不看”的盛事。他定期擔任許多世界一流樂團的客席演奏家,并且頻頻在首屈一指的音樂場館中登臺亮相。格魯賓格演奏曲目十分廣泛,獨奏曲目、與他人(包括他自己的行星地球打擊樂合奏團)合作的室內(nèi)樂,以及打擊樂協(xié)奏曲都囊括其中。在2014年至2015年樂季,格魯賓格首次與中國愛樂樂團、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管弦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羅馬國立圣西西里亞學院管弦樂團、科隆古澤尼希管弦樂團以及西德廣播交響樂團聯(lián)袂演出。他是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和韓國統(tǒng)營音樂節(jié)的駐團藝術家。格魯賓格與男中音歌唱家托馬斯·漢普森合作,推出了一個嶄新的獨奏音樂會節(jié)目。該節(jié)目最初在慕尼黑的葛斯泰格音樂廳、維也納音樂廳以及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上演。他震撼人心的打擊樂秀名叫《讓我自由》,其中包括跑酷表演和霹靂舞蹈。這場秀在波恩的貝多芬音樂節(jié)和其他場館演出。
2008年至2009年樂季,格魯賓格成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駐團藝術家,與他攜手合作過的樂團有:NHK交響樂團、奧斯陸愛樂樂團、臺灣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德累斯頓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以及BBC交響樂團等。此外他還定期擔任洛杉磯愛樂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和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的客座藝術家。
不斷有作曲家為格魯賓格定制音樂作品,其中包括阿芙內(nèi)爾·多爾曼的《時間凝結》(2007年),弗雷德里希·策哈的《協(xié)奏曲》,該作品由彼得·埃特沃斯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在開羅演奏錄制,以及譚盾的《自然之淚》協(xié)奏曲。2014年春,他與馬勒室內(nèi)樂團合作演出了埃特沃斯的作品《鼓語》,這場演出由作曲家親自指揮演奏。他著名的打擊樂項目“打擊樂星球”以及新近首演的作品《加勒比對決》,充分證明了格魯賓格的多才多藝。格魯賓格定期參演的藝術節(jié)演出包括:萊茵高地區(qū)音樂節(jié)、石勒蘇益格-赫爾斯坦音樂節(jié)、布雷根茨音樂節(jié)、波恩的貝多芬音樂節(jié)、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芝加哥的格蘭特公園音樂節(jié)等。2013年,他擔任了盧塞恩音樂節(jié)的“明星藝術家”,并獲得了石勒蘇益格-赫爾斯坦音樂節(jié)的“伯恩斯坦獎”,以及著名的法國青年音樂節(jié)“伍爾特獎”。他發(fā)行的第一張唱片《鼓之音》和接下來的現(xiàn)場DVD錄音《打擊樂星球》,都是為德意志唱片公司(DG)錄制的。此后,他為不同的唱片廠牌錄制了一系列錄音。
演出團體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是1996年經(jīng)文化部批準在原中央樂團(1956年成立)基礎上成立的國家樂團,直屬于文化部。下設交響樂團、合唱團、北京音樂廳三個藝術生產(chǎn)單位。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現(xiàn)任團長為著名作曲家關峽,藝術顧問吳祖強、韓中杰,榮譽藝術指導譚盾、首席指揮米歇爾·普拉松、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榮譽指揮湯沐海、首席客座指揮邵恩、特邀指揮陳燮陽,樂隊首席劉云志、樂隊副首席趙坤宇。
上世紀,著名的中國指揮家李德倫、韓中杰、嚴良堃為樂團業(yè)務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入新時期,在國際音樂界贏得贊譽的華人指揮家陳佐湟、湯沐海、邵恩承前啟后,為樂團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樂團還與眾多世界杰出音樂家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指揮家卡拉揚、奧曼迪、小澤征爾、羅日杰斯特文斯基、迪圖瓦、大衛(wèi)·津曼、普拉松等,演奏家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梅紐因、斯特恩、穆特、沙漢姆、約夏·貝爾、呂思清、寧峰、馬友友、王健、殷承宗、阿格里奇、郎朗、李云迪、王羽佳、林德曼、梅耶等,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朱塞佩·佳克米尼、凱瑟琳·巴特爾等。奧斯卡獲獎紀錄片《From Mao to Mozart》中則有一部分很好的記錄了樂團與藝術大師的良好合作與深情厚誼。
建團以來,樂團始終堅持通過嚴苛的業(yè)務考核選拔最杰出的華人演奏家,其中不乏國際、國內(nèi)大賽的獲獎者,這些音樂家的云集為樂團注入了無窮的能量,也使其始終無愧于中國交響樂藝術“旗艦”樂團之榮譽。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具有良好的演奏技術與藝術修養(yǎng),涉獵曲目廣泛。樂團除了對西方經(jīng)典作品擁有大量保留曲目外,對當代作曲家新近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也有著令人信服的詮釋能力。樂團還推出過柴科夫斯基、貝多芬、瓦格納、普契尼以及理查·施特勞斯的音樂會版歌劇。
樂團同時注重中國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推廣,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就是由樂團創(chuàng)作并首演。近年來,樂團堅持推出《龍聲華韻》系列音樂會,為推廣和弘揚杰出的華人作曲家及優(yōu)秀作品做出了積極貢獻。關峽、葉小鋼、譚盾、陳怡等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均通過《龍聲華韻》中國作品專場音樂會的演出形式,獲得中外觀眾的喜愛與歡迎。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室內(nèi)樂藝術同樣技藝精湛,每年保持數(shù)十場高水準室內(nèi)樂音樂會。同時在諸如“金磚國家會議”、“博鰲亞洲論壇”、“APEC峰會”等重要外交活動中出色完成演出任務,受到各國政要的一致贊譽,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樂團還為《周恩來》《無極》《智取威虎山》《激情燃燒的歲月》等眾多電影、電視劇以及2008北京奧運會、全國兩會、APEC峰會等大型活動錄制音樂。世界著名的EMI(百代)、PHILIPS(飛利浦)唱片公司為樂團錄制了多張CD并向全球發(fā)行。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每年保持近100場音樂會的藝術生產(chǎn),巡演足跡遍及全國。樂團自上世紀起,就率先開展了送音樂到基層的藝術實踐,將交響樂藝術送到學校、部隊、工廠等。時至今日,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由一代代音樂家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
除了為廣大國內(nèi)聽眾奉獻精彩演出,樂團還成功出訪了歐洲、亞洲、澳洲、北美洲的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西方聽眾驚嘆道“在交響樂王國的世襲領地中,毫無疑問的發(fā)現(xiàn)了一位強有力的新成員”,韓國媒體評論“亞洲最杰出的交響樂團”、“十三億中國人民的驕傲”!2010世界交響樂團音樂節(jié)”音樂會、“2013亞洲管弦樂團藝術節(jié)”音樂會均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奏響。
樂團全體藝術家誠邀您共同分享音樂的華美瞬間、共同聆聽世界的中國之聲并以自己的成功與進步使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為之自豪。
曲目
大自然的眼淚 譚盾 曲
定音鼓協(xié)奏曲《夏》
馬林巴協(xié)奏曲《秋》
打擊樂協(xié)奏曲《冬》
——中場休息——
春之祭 斯特拉文斯基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