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完成了半決賽的比拼
昨晚,首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完成了半決賽的比拼,為期兩天的時間里,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8位選手在上交音樂廳里,用琴弓幻化出了18只斑斕各異的“蝴蝶”……“太出乎意料了!沒想到,外國選手能把《梁!防媚敲春谩,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作曲之一陳鋼在看完比賽后連連贊嘆。而另一位作曲何占豪則與陳鋼不約而同地說出了一句話——“18位選手,拉出了18首《梁祝》”。
中外選手:為講好東方故事各出奇招
半決賽中,每一位中外選手都完成了本屆比賽的“規(guī)定動作”——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鋼琴伴奏)的演繹。早在今年6月,賽委會就將俞麗拿講解《梁!返慕虒W視頻翻譯成英語,分發(fā)給參賽選手。但對于國外選手來說,真正理解這個中國故事并不容易。
“對我們所有外國選手來說,拉這樣的中國曲目有相當大難度”。意大利選手安德烈·奧比索說出了不少選手的心聲。為了更好地詮釋作品,他找來了二胡版《梁祝》作為借鑒,更試圖去弄明白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這次我更愿意當一個歌手去吟唱而不只是拉琴,我把自己想象成在歌劇院表演歌劇”。2011年柴可夫斯基大賽金獎獲得者、俄羅斯選手謝爾蓋·多加金的秘訣,則是在演奏時“把它想成一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韓國選手宋知垣也下了不少工夫,不但搜尋了不少視頻和資料,還特意聽了中國戲曲,“中國音樂最有特點的部分是滑音,我想象每一個樂章所對應的故事情節(jié),然后融合自己的風格”。
在熟悉曲目的過程中,不少國外選手漸漸愛上了《梁!罚聡x手斯特凡·塔哈哈直言,這次與鋼琴合奏還未盡興,“下次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和交響樂隊合作,那種強烈撞擊的感覺讓我憧憬”。
如果說,國外選手的最大難題是怎樣讀懂中國故事,那么對于中國選手來說,如何講好這個故事則是最大挑戰(zhàn)。“我6歲開始學琴,啟蒙曲子就是《梁!贰,26歲的中國選手張洋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自2000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他一直師從俞麗拿學琴至今,“這首曲子最難的就是感動觀眾”。有一次,他在演奏第一段時,俞麗拿問他:“你感受到什么了?”“開心。”“不,應該是幸福。這是不一樣的感情,祝英臺和梁山伯在一起感到幸福!薄霸瓉碇皇怯X得旋律好聽,學完后發(fā)現(xiàn)曲子里情感很豐富”,張洋感慨道。
何占豪、陳鋼:18位選手拉出18首《梁祝》
空曠的舞臺上,一把小提琴、一架鋼琴,如詩如歌如訴如泣的旋律一次又一次響起。
盡管曾在舞臺下無數(shù)次聽到《梁祝》的旋律,但對于陳鋼來說,昨天在現(xiàn)場的感受仍很奇妙,“《梁!肥侵袊,更是世界的”。在陳鋼看來,要想征服臺下的觀眾絕非易事,“上海的聽眾對于《梁!房梢哉f有點‘疙瘩’,讓他們感動很難,讓他們挑刺很簡單,因為他們太熟悉這首曲子了”。但昨天下午兩位外國選手的表現(xiàn)讓他驚訝,“他們很大氣,有激情、有布局,層次很清楚。拉協(xié)奏曲和小品不一樣,起承轉合很重要,他們做到了”。如此出色的演繹更讓他感到自豪,“說明他們認可了《梁!罚偃鐩]有感情投入,是不可能拉好《梁祝》的”。
而先于陳鋼一天來到比賽現(xiàn)場的何占豪也被一位外國選手的演繹所打動,“聽得出,她對我們的民族音樂很熟悉,尤其是‘樓臺會’那種惜別的味道把握得很好。我們不能苛求外國選手一定要拉出純正的中國味道,每一位選手都有著自己的解讀和創(chuàng)造。18個選手,就有18個不可復制的版本,他們的演奏使得《梁!犯嘣。
欣喜的同時,陳鋼還有另外一種難以言說的心情:“《梁!氛Q生57年了,那么大的國家,那么多的人才,應該有更多好的作品讓世界來了解我們,為什么我們卻留不下來?”
何占豪也指出,此次比賽中國曲目的設置有助于年輕人更重視民族文化,“現(xiàn)在的年輕作曲家都在遠離民族音樂,遠離戲曲,但這些才是一個中國音樂家的立身之本”。
兩年后,當下一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開始時,下一首《梁!吩谀睦?“我們不可能永遠拉《梁!,希望這次比賽能對中國音樂界的創(chuàng)作有所觸動”,陳鋼說。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