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夏日的探戈”李飚和朋友們音樂會
2016國家大劇院打擊樂節(jié):“夏日的探戈”李飚和朋友們音樂會開票
演出時間: 2016.08.24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16.08.24 周三 19:30
演出介紹
這是一場有旋律的打擊樂作品。李飚、范妮、劉恒、宋洋、王悅五位打擊樂家與著名小提琴家寧峰、青年鋼琴家袁芳、大提琴家魯鑫合作,帶來一場熱情、靈動的重奏。這場音樂會名為“夏日的探戈”,上半場有兩部頗具意境的現(xiàn)代作品,譚盾的《打擊樂與大提琴協(xié)奏曲:六月雪》和阿爾沃·帕爾特的《兄弟》,可以欣賞到弦樂與打擊樂先鋒的演奏技法和豐富的音響效果。下半場是“探戈之父”皮亞佐拉最著名的探戈作品,在這些作品中,觀眾可以放下一切包袱,跟隨音樂的律動一起搖擺。 李飚打擊樂 李飚作為世界音樂舞臺上為數(shù)不多的全職打擊樂音樂會獨奏家,以他對打擊樂獨奏的獨特悟性和演奏風格,被國際輿論認為是世界范圍里當代最優(yōu)秀的打擊樂獨奏家之一。
李飚出生于中國南京,五歲開始學習音樂。1982年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打擊樂器。1988年畢業(yè)時,作為中國首位公派打擊樂學生,被文化部選送到蘇聯(lián)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立音樂學院隨斯留基業(yè)夫教授學習。畢業(yè)時,獲俄羅斯國家一級音樂碩士文憑。1995年,獲德國國家文化基金會獎學金,并在慕尼黑國立音樂學院彼得·薩德羅教授指導下完成大師文憑。學生時期,他曾在許多音樂比賽中獲獎,包括第一屆國際達布雷申打擊樂比賽銀獎。他是首位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的華人打擊樂演奏家。
李飚曾在諸多世界著名音樂節(jié)中獨奏演出,并同世界上許多樂團成功合作,如: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維羅納歌劇院、捷克愛樂樂團、里昂愛樂樂團、北德廣播樂團、法國蒙佩列爾歌劇院、葡萄牙古本江交響樂團、馬賽愛樂樂團、意大利托斯卡尼尼交響樂團、匈牙利李斯特室內(nèi)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波蘭廣播交響樂團、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澳門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等等。合作的指揮家包括:姆斯基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勞倫斯·福斯特、喬納森·諾特等,演出足跡踏遍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李飚多次在歐洲最具影響的古典音樂專欄節(jié)目“重視古典音樂”中演奏打擊樂協(xié)奏曲,百代(EMI)、Teldec等著名公司錄制了他的唱片。應中央音樂學院邀請,李飚于2003年成為該校打擊樂教授,2006年被柏林漢斯-埃斯勒國立音樂學院聘為打擊樂教授,成為第一位在世界頂級音樂學府擔任教授的華人打擊樂家。2015年,在李飚打擊樂團建團十周年之際,簽約索尼,為紀念樂團成立十周年,2015年10月發(fā)行《李飚打擊樂世界——十年精彩》(The Best of 10 Years)大碟,記錄10年間最經(jīng)典音樂。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應邀進行表演和閉幕式的音樂前期錄音,2008和2009年,李飚帶領(lǐng)其打擊樂團在完成中國12個城市巡演。2009年4月至5月,李飚在歐洲的8個國家演出32場音樂會,被國際輿論稱為“一次跨時代的巡回演出”,2014年5至6月,李飚帶領(lǐng)他的打擊樂團首次踏入南美舞臺,并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巡演,此次巡演貫穿南美眾多著名劇院,從烏拉圭國家劇院、智利圣地亞哥國家劇院、巴西里約市立劇院,再到有著世界三大劇院之一的阿根廷科隆大劇院、巴西圣保羅音樂廳和哥倫比亞波哥大市立劇院。樂團所到之處均座無虛席,受到南美聽眾的熱情追捧。
2015年9月至10月,李飚帶領(lǐng)他的打擊樂團在華完成“從巴洛克到未來”建團十周年華彩巡禮。他將打擊樂團的十年積累、激情呈現(xiàn)給聽眾,贊譽不絕。2016年,李飚還將繼續(xù)他那與眾不同的打擊樂熱情,策劃新一輪亞洲巡演。
2008年,李飚榮獲《奔馳汽車-AMG》生活雜志“國家精神創(chuàng)造者榮譽獎”,2009年榮獲《芭莎男士》“2009中國品位成功年度人物”。
從2010年開始,李飚受邀擔任梅賽德斯-奔馳國際音樂節(jié)和中國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jié)音樂總監(jiān),2014年,李飚被聘為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
藝術(shù)家
寧峰
寧峰于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受父親熏陶,從4歲起開始跟隨文有信老師學習小提琴,1992年進入四川音樂學院學習,后被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以全額獎學金錄取,跟隨我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胡坤教授學習。1999年初,寧峰有幸在在皇家音樂學院舉辦的巴赫作品大師班中在大師梅紐因勛爵面前演奏,得到充分肯定與贊賞并被邀請參加在德國舉行的“梅紐因基金會”的慶典音樂會,甚至在梅紐因逝世前還曾為寧峰親筆寫推薦信,贊言他的音樂天賦與光明前途。在皇家音樂學院學習的五年里,由于其出色的表現(xiàn),寧峰還獲得學院頒發(fā)的“羅斯”獎和“維·派瑞”獎。2003年在學業(yè)結(jié)束時,寧峰成為了皇家音樂學院建校近兩百年來的第一個以滿分成績畢業(yè)的學生。畢業(yè)以后,寧峰被授予了“皇家音樂學院會員”封號。2003年9月,寧峰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約阿西姆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了第三名,隨后他被柏林音樂學院錄取,跟隨安·瑋特哈絲教授學習,同年11月,他獲得了“第13屆伊·高爾法斯小提琴比賽”的第一名。
1999年,寧峰獲得“蒂博國際小提琴比賽”(法國巴黎)的“弗朗索-斯卡博”獎。2000年,寧峰獲得“梅紐因國際青年小提琴比賽”(英國)第二名以及英國皇家愛樂協(xié)會頒發(fā)的“艾·安德森”獎。2001年2月,寧峰獲得了“皇家音樂學院——威格莫獎”。2001年5月,寧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伊莉莎白女皇國際音樂比賽”這項世界頂級音樂賽事中與近百名優(yōu)秀年輕小提琴家經(jīng)過五個星期的角逐后獲得了第五名。(這也是繼其導師胡坤教授于1985年獲得第四名以來,中國大陸選手取得的最好成績)2001年7月,寧峰獲得“倫敦奧利多里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2003年9月,寧峰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約阿西姆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了第三名。2003年11月,寧峰獲得“第13屆伊·高爾法斯小提琴比賽”的第一名。2005年6月,寧峰在新西蘭舉行的“邁克·希爾”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2008年2月14日,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寧峰的亞洲巡演北京站在世紀劇院上演。
2007年,寧峰在中國的音樂盛會——中國國家大劇院開幕音樂會上演奏。寧峰多次在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加拿大、丹麥、俄羅斯、美國、新西蘭、日本等地舉辦了個人音樂會。寧峰還跟世界各地的許多知名樂團合作過,包括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澳門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樂團、馬來西亞愛樂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匈牙利愛樂樂團、倫敦莫扎特演奏團、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北德廣播交響樂團、蒙特利爾I Musici室內(nèi)樂團、溫尼泊格交響樂團、卡爾加里愛樂樂團、奧克蘭愛樂樂團、墨爾本交響樂團、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等等。
2005年初,寧峰在國內(nèi)的第一張專輯《炫技燃情——寧峰小提琴獨奏專輯》在國內(nèi)發(fā)行。發(fā)行過寧峰錄音的還有日本的“Triton”公司,比利時的“Cypres”公司。著名的荷蘭的“Channel Classics”唱片公司以SACD形式全球發(fā)行一張寧峰演奏的帕格尼尼作品的專輯和一張二重奏唱片。
袁芳
著名青年鋼琴家袁芳,她的音樂會遍及中國、美國、歐洲各地,與國際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勞倫斯-福斯特等合作,與國內(nèi)外著名交響樂團合作,如以色列愛樂樂團、捷克愛樂樂團、斯圖加特愛樂樂團、馬賽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等。她與倫敦BBC交響樂團錄制的作品在英國BBC廣播電臺播出,她在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香港大會堂等著名音樂廳成功舉辦獨奏音樂會,她曾領(lǐng)銜鳳凰衛(wèi)視“全球華人新春音樂盛典”及“人民大會堂新年音樂會”。德國媒體稱她為“極富感染力的中國鋼琴家”,中國權(quán)威媒體贊譽道:“她的音樂里充滿著正義、摯愛與良善,她為中國的古典音樂帶來了不可抗拒的文化力量!痹际橇舻码p專業(yè)博士,29歲成為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她于2011年起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經(jīng)典鋼琴系列講座》得到很高關(guān)注度。她是奧地利國寶“貝森朵夫鋼琴”全球簽約藝術(shù)家,她的唱片由全球頂尖古典音樂唱片品牌“索尼古典”出版發(fā)行。
袁芳曾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后赴德國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學院留學,曾師從吳元、但昭義、Gerhard Oppitz、Michael Schaefer教授。2008年袁芳以鋼琴和室內(nèi)樂雙專業(yè)的出色成績畢業(yè)于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大學,并分別獲得德國所能授予的鋼琴演奏、室內(nèi)樂的最高學位,被中國教育部認證為雙專業(yè)博士。
袁芳在國際鋼琴賽事上奪冠,被鋼琴泰斗保羅·巴杜拉·斯柯達贊譽為“能彈出作曲家靈魂的少數(shù)年輕鋼琴家”;她在歐洲的著名音樂節(jié)上演出,如德國Max Reger音樂節(jié)、Bad Kissingen音樂節(jié)、葡萄牙Sintra音樂節(jié)等;在2011世界大運會藝術(shù)節(jié)上舉辦多媒體專場音樂會;在2014“中法建交50周年”重大交流活動中領(lǐng)銜演出并于2015年受邀擔任奔馳音樂節(jié)的藝術(shù)家。與她合作過的音樂家還有王健、呂思清、秦立巍、黃蒙拉、韓小明、Noah Bendix-Balgley等。袁芳為“211室內(nèi)樂精品”系列錄制專輯;為《中國百首經(jīng)典中國作品》錄制專輯;2011年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其個人音、視頻專輯《穿越阿爾卑斯》;其多部演出作品曾被巴伐利亞廣播電臺收錄。
魯鑫
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副教授、樂隊教研室副主任,瑞士蘇黎世高等藝術(shù)大學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Raphael wallfisch助教,被譽為是當今最杰出的青年大提琴演奏家之一。
魯鑫5歲起開始學習大提琴先后師從于吉林藝術(shù)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胡廣泉教授、中央音樂學院俞明青教授。2004年獲由文化部主辦的第五屆全國大提琴比賽第一名。
2005年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推薦赴瑞士梅紐因國際音樂學院學習并獲全額獎學金,師從于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大提琴宗師之一——Radu Aldulescu,魯鑫也有幸成為他一生中最后一位學生。之后考入蘇黎士高等藝術(shù)大學,師從于英國大提琴演奏大師Raphael Wallfisch,并成為蘇黎世高等藝術(shù)大學第一位中國籍考取歐洲最高學歷“大提琴獨奏家”博士文憑的人。
作為一名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大提琴演奏家,至今已于世界上許多著名樂團及指揮家合作演出。音樂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中國香港,瑞士、法國、美國、日本、西班牙、匈牙利、奧地利、斯洛伐克、德國、羅馬尼亞、阿根廷、土耳其、荷蘭等)。合作過的樂團有瑞士Winterthur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德國科隆城市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中國青年交響樂團、瑞士卡梅拉塔萊西室內(nèi)樂團、瑞士蘇黎士室內(nèi)樂團、阿根廷國家交響樂團等。合作過的指揮家有李心草、小梅紐因、湯沐海、Mischa Damev、Alberto Lysy、Matthias Foremny、Howard Griffiths、Uros Lajovic俞峰等多位著名指揮家。
魯鑫經(jīng)常受邀參加世界許多著名音樂節(jié)演出及講學,如瑞士梅紐因國際音樂節(jié)演出、世界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赴法國巴黎募捐演出、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藝術(shù)大學講學,并舉辦“魯鑫大師班聯(lián)合音樂會”。應俄國小提琴大師克萊默先生邀請赴阿根廷Mendoza音樂節(jié)參加演出并講學,參加羅馬尼亞Georges ENESCU音樂節(jié)演出,并灌制唱片等等。
魯鑫所演奏的是一把意大利Gennaro Gagliano大提琴。
范妮
2013年德國萬寶龍青年音樂家大獎、DAAD音樂獎第一名獲得者范妮,1989年出生于北京。2001年至2007年就讀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中國愛樂樂團定音鼓首席劉瑛。2007年9月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打擊樂大師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李飚教授。2010年提前一年獲得中央音樂學院學士學位,同年9月考入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繼續(xù)師從導師李飚教授及定音鼓萊納·西蓋斯教授(柏林愛樂樂團定音鼓首席),樂隊打擊樂弗朗斯·辛德貝克教授(柏林愛樂樂團打擊樂首席),室內(nèi)樂桑尼亞·菲斯塔教授。
在德學習期間,先后以優(yōu)異成績?nèi)〉么T士學位及最高演奏家文憑,并成為獲此殊榮的最年輕演奏家。先后獲得Start!Up音樂獎及兩次獲得漢斯·艾斯勒新音樂獎的第一名、韓國濟州島國際打擊樂比賽獲得第三名、2015年獲得比利時國際馬林巴比賽第二名。
范妮經(jīng)常以獨奏、重奏的形式多次舉辦音樂會(柏林愛樂音樂廳、柏林音樂廳、漢堡音樂廳、門德爾松故居、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音樂廳等)。曾與柏林Konzerthaus Berlin交響樂團、漢堡交響樂團、萊比錫管樂愛樂樂團、柏林青年交響樂團等合作打擊樂協(xié)奏曲。2012年起與來自德國的打擊樂手盧卡斯.波姆創(chuàng)建打擊樂二重奏組DoubleBeats,曾獲得Oscar und Vera Ritter-Stiftung音樂獎,梅紐因創(chuàng)建的Live Music Now獎學金,并每年在小學、教堂、醫(yī)院、養(yǎng)老院舉行數(shù)十場慈善音樂會。目前所積累的獨奏曲目已超過300分鐘,各學科教授和柏林媒體稱贊其為:“未來最有潛能和前途的打擊樂演奏家。”范妮自2015年起作為青年教師任教于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同年發(fā)行的專輯《Fascaination of Percussion》在柏林愛樂錄制。
劉恒
劉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打擊樂聲部聲部長,中國打擊樂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德國MEINL打擊樂、MEINL镲片國際代言人,“漢旗”鼓棒代言人。
劉恒自幼隨父親——西安音樂學院打擊樂教授劉亞光學習打擊樂,200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先后師從劉剛教授、李飚教授,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8歲時,劉恒已經(jīng)榮獲了“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專業(yè)青年組第一名。劉恒曾受“意大利國際打擊樂比賽”邀請,擔任打擊樂評委,舉辦大師班以及專場音樂會,并于2016年擔任“國際網(wǎng)絡(luò)打擊樂比賽”評委,同時劉恒也是“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以及“世界華人青少年打擊樂比賽”評委。
現(xiàn)如今,劉恒已經(jīng)出版發(fā)行了兩張專輯:《打擊樂夢想家——劉恒西洋打擊樂音樂會》以及與著名鼓手李彥超組成的“黑超二重奏”發(fā)行的原創(chuàng)專輯《鼓·達人》,并在《音樂周報》開設(shè)個人專欄“劉恒說樂”。
劉恒以打擊樂演奏家的身份,足跡遍及世界各大音樂節(jié)。其中包括意大利國際打擊樂比賽及藝術(shù)節(jié)、希臘國際打擊樂比賽及藝術(shù)節(jié)、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jié)、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jié)、北京現(xiàn)代音樂節(jié)、爵士上海音樂節(jié)、草莓音樂節(jié)、迷笛音樂節(jié)等。
劉恒已創(chuàng)作20余首打擊樂曲目,如打擊樂重奏《印象》《回憶》,打擊樂與電子音樂《Delay》《Percumotion》,打擊樂獨奏《戲中人》《詩》等。
作為跨界打擊樂演奏家,劉恒曾經(jīng)與陶喆、莫文蔚、常石磊、袁婭維、子曰秋野、李偲菘、李偉菘、老狼等著名音樂人合作演出并參與音樂制作。
王悅
十歲學習打擊樂,師從著名打擊樂教育家劉光泗先生。2000年考入中國愛樂樂團,任打擊樂演奏員至今。2003年研究生畢業(yè),是中央音樂學院第一個西洋打擊樂專業(yè)碩士生。2005年加入李飚打擊樂團,現(xiàn)任打擊樂團隊長。
自建團起,參加了數(shù)十場打擊樂團演出,包括2006年5月保利專場音樂會、2007年8月北京音樂廳專場、2008年1月國家大劇院專場音樂會、11月的北京中山音樂堂專場音樂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演出,以及唱片《李飚的打擊樂世界》的錄制。11月底,隨李飚打擊樂團與香港中樂團合作演出專場音樂會,并作為評審參加了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的第六屆香港活力鼓令二十四式少年組的決賽,受到當?shù)赜^眾的熱烈歡迎。
在2008年暑期的《打開音樂之門之李飚打擊樂團暑期夏令營》活動中,作為主講老師之一,受到了同學及家長的熱烈好評。
宋洋
宋洋,1991年生于北京。3歲開始接觸架子鼓,6歲開始古典打擊樂的學習,12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劉剛副教授。2010年保送到中央音樂學院,跟隨李飈教授,F(xiàn)工作于北京交響樂團。多次參與國事及外事活動。2003年受邀參加宋慶齡誕辰110周年慈善晚會,擔任馬林巴獨奏演員。2004年受邀參加亞太經(jīng)合組織閉幕晚宴,擔任馬林巴獨奏演員。2012年跟隨中國青年交響樂團赴德國演出,2016年跟隨瑞士羅曼德交響樂團赴印度演出,2013年跟隨中國青年交響樂團赴俄羅斯參與慶祝中俄建交晚會。在校期間曾擔任過中國少年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中國青年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多次拿到獎學金。曾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國解放軍軍樂團、武警文工團、戰(zhàn)友文工團、中國京劇院等知名樂團合作。與之合作過的音樂家有譚盾、葉小鋼、郭文景、郎朗、呂思清、李傳韻、瓦萊里·捷杰耶夫、余隆、譚利華、袁莎等,F(xiàn)任李飈青年打擊樂團骨干團員,同時效力于李飈打擊樂團。榮獲2007年第三節(jié)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專業(yè)青年組三等獎。榮獲“奔馳愛心教育大使”稱號,并獲得“奔馳未來之星”證書。此外在2012年個人發(fā)起并成立了V-PLAY打擊樂團。同時擔任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打擊樂教師。
曲目
兄弟 阿爾沃·帕爾特 曲
跨界 沃爾夫?qū)とR芬德 曲
挽歌: 六月雪 譚盾 曲
指揮:李飚
大提琴獨奏:魯鑫
打擊樂:王悅、劉恒、范妮、宋洋
馬林巴圣曲 三木稔 曲
——中場休息——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皮亞佐拉 曲
天使之歌 皮亞佐拉 曲 李飚編曲
鯊魚 皮亞佐拉 曲 李飚編曲
自由探戈 皮亞佐拉 曲 李飚編曲
顫音琴:李飚
打擊樂:李飚
小提琴:寧峰
大提琴:魯鑫
鋼琴:袁芳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