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英雄生涯”祖賓·梅塔與克里斯汀·劉易斯演繹理查·施特勞斯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英雄生涯”祖賓·梅塔與克里斯汀·劉易斯演繹理查·施特勞斯 【開票】
演出時間: 2017.12.09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約120分鐘
日期/場次:2017.12.09 周六 19:30
演出介紹
理查德·施特勞斯(1864-1949)堪稱德奧音樂史冊中的巨擘級人物,他深受古典主義時代德奧音樂正統(tǒng)之真學、也醉心浪漫主義時代的瓦格納的影響并對其有獨到發(fā)揚。對理查德·施特勞斯之后的所有聽眾而言,他作品中那些燦爛的音響效果、豐富的故事體裁、強烈的哲學關(guān)聯(lián),在聽覺和心理上所致的體驗是前所未有和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既象征著浪漫主義音樂洪流的巔峰,也是晚期浪漫主義最終但卻耀眼的余暉。今晚,就讓我們跟隨祖賓·梅塔大師,來領(lǐng)略堪稱他人生不同時期自畫像的三部作品。
1894年,理查德·施特勞斯剛?cè)畾q。那時,他還懷著年輕時對李斯特和瓦格納的狂熱,已經(jīng)因《唐璜》(Don Juan)、《死與凈化》(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等交響詩的成功而聲名鵲起。但他這一年卻在自己的首部歌劇《貢特拉姆》(Guntram)中遭遇巨大失敗。
隨即,理查德·施特勞斯立即重拾交響詩創(chuàng)作,并選了當時流行的中世紀一位瘋狂喜歡惡作劇并因此背離所謂社會規(guī)范最終死于社會制裁的人物作為故事線索。這個聽來離經(jīng)叛道和極端的故事,賦予了理查德·施特勞斯極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他不僅以令人叫絕的管弦樂手法把蒂爾惹出的惡作劇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也似乎在借這個游戲人生但又遭遇黑色喜劇的人物借物詠志:無論世俗眼光如何看待自己,他會跟隨自己的直覺與內(nèi)心,響亮回擊那些所謂的規(guī)則與公道。
五年之后,他創(chuàng)作了堪稱其在交響詩領(lǐng)域巔峰之作的《英雄的生涯》。這部以六個側(cè)面來刻畫一位英雄的形象、人生及內(nèi)心的作品,也被他的批評者認為是理查德·施特勞斯無恥的自我美化宣傳之作,而他也多次坦然默認了自己的真實生活與這部作品之間不可避免的關(guān)聯(lián),他甚至因為批評者們對其中“英雄的敵人”的章節(jié)的憤怒而感到尤其的快意。拋開這些表面爭議,這部誕生在世紀末維也納的樂作對當時正受人們熱議的哲學新思想的映射也值得關(guān)注,尤其是弗洛伊德和尼采等人提出的關(guān)于人類“本我、自我及超我”的理論,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表面與內(nèi)心的兩個自我之間的掙扎與斗爭的議題。
在1898年剛開始創(chuàng)作時,他曾表示希望此作能填補貝多芬第三交響曲之后英雄主義樂作的空白。顯然,這部作品后來的命運與地位并沒有讓他失望。寫完《英雄的生涯》之后,理查德·施特勞斯不過才是個三十五歲的年輕人,而他的人生之路至此才剛走過不到一半。之后,理查德·施特勞斯先后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及若干的人生起伏,經(jīng)歷了二十世紀上半葉音樂創(chuàng)作領(lǐng)域各種層出不窮的“主義”,但他卻執(zhí)著堅守著浪漫主義的陣地。1943年,慕尼黑國家劇院在戰(zhàn)爭中被盟軍炸毀,那是理查德·施特勞斯十幾歲開始聽歌劇的地方和他許多作品首演的劇院。對七十九歲的理查德·施特勞斯來說,這個消息幾乎意味著一切的終結(jié)。二戰(zhàn)之后,他又因自己與納粹的關(guān)聯(lián)而受到審查而在耄耋之年再次遭遇人生黑暗時光。所謂的《最后四首歌》就是他在等待審查結(jié)果的這段時期內(nèi)的作品,在音樂上和詩意上都堪稱是他晚年最后的心靈寫照,也是他向藝術(shù)、人生以及他心中那個逐漸遠去和消逝的世界致以的最終告別。1948年,理查德·施特勞斯被宣告無罪。次年,他在南部德國的家中安然離世。
指揮 祖賓·梅塔
祖賓·梅塔1936年生于孟買,早年師從父親梅里·梅塔學習音樂,1954年前往維也納,后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師從漢斯·斯瓦洛夫斯基。
1958年,他在利物浦國際指揮大賽上獲獎,在美國坦格伍德夏季音樂節(jié)上也獲得了獎項。到1961年,他已經(jīng)指揮過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和以色列愛樂樂團。最近他還慶祝了與這三個樂團合作五十周年紀念。
祖賓·梅塔于1962年受聘擔任洛杉磯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直至1978年卸任。1969年,他成為以色列愛樂樂團音樂顧問,隨后在1977年出任樂團音樂總監(jiān)。他將在2019年10月,與樂團首次合作50周年之際,光榮卸任。他于1978年接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并在此崗位持續(xù)工作了13年,是樂團歷史上迄今為止任期最長的音樂總監(jiān)。另外,他自1985年起擔任佛羅倫薩節(jié)日樂團首席指揮,此項合作將于2017年終止。2008年10月,日本皇室為他頒發(fā)了世界文化獎。2011年3月,他又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獲得了一顆屬于自己的星。2012年7月,他被授予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大十字勛章。2013年9月,印度政府為他頒發(fā)了泰戈爾文化和諧獎,而在此前一年,獲得這一獎項的是拉維·香卡。
藝術(shù)家 克里斯汀·劉易斯女高音
克里斯汀·劉易斯來自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她曾兩度入圍大都會歌劇院全國試演委員會的全國決賽,獲得2004年“吉安·巴蒂斯塔·維奧蒂國際音樂比賽”歌劇獎、“梅拉諾歌壇國際大賽”觀眾獎、2005年“費魯喬·塔利亞維利國際聲樂比賽”觀眾獎,2006年入圍“第46屆法國圖盧茲國際聲樂比賽”決賽。劉易斯女士曾是諾克斯維爾歌劇青年藝術(shù)家工作室的成員,在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音樂學院獲得聲樂表演學碩士學位。她在中央阿肯色大學獲得學士學位,是阿爾法卡帕阿爾法女生聯(lián)誼會公司的成員。克里斯汀·劉易斯目前居住在奧地利維也納,在那里師從戲劇女高音卡羅爾·拜爾斯學習。她最近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出演了《阿依達》,在柏林國家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出演了這部作品,每次都大獲成功,廣受觀眾好評。在未來的活動安排中,值得一提的是她將在維也納演出《假面舞會》,在維也納和漢堡演出《阿依達》,并在巴塞羅那演出《游吟詩人》。
演出團體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shù)中心的常駐樂團。
新世紀的北京,歷史氣度和當代活力彼此交織,也滋育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遠大的音樂精神和視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來,他們憑著對音樂與生俱來的熱情、專注和創(chuàng)新精神,已位列中國樂壇最優(yōu)秀的交響勁旅,并迅速得到了國際樂界的熱切關(guān)注。
伴隨他們一起經(jīng)歷這個過程的,有諸多優(yōu)秀的音樂大師,包括:指揮家洛林·馬澤爾、祖賓·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瓦萊里·捷杰耶夫、法比奧·路易斯、鄭明勛、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列夫·賽格斯坦、根特·赫比希、哈努·林圖、克勞斯·彼得·弗洛、帕沃·柯崗、呂紹嘉、湯沐海、張弦、譚利華、張國勇等,鋼琴家魯?shù)婪颉げ己召e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維奇、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王羽佳、陳薩、張昊辰等,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王健、秦立巍等,小提琴家鄭京和、瓦汀·列賓、呂思清、寧峰等,小號家艾莉森·巴爾松,單簧管演奏家薩賓·梅耶,打擊樂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奧·努奇、李曉良、和慧、沈洋等。馬澤爾曾評價他們“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實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則認為他們已是“亞洲最優(yōu)秀樂團之一”。
憑藉在歌劇和交響樂領(lǐng)域同樣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和豐富經(jīng)驗,他們已作為中國最優(yōu)秀的兩棲樂團而聞名海內(nèi)外。在歌劇領(lǐng)域,他們以精彩的演繹創(chuàng)造了中國歌劇音樂的全新藝術(shù)境界,也令國家大劇院眾多世界級的歌劇制作更加熠熠生輝。多年來,他們精彩呈現(xiàn)了三十余部國家大劇院歌劇制作,既包括《羅恩格林》《漂泊的荷蘭人》《阿依達》《奧涅金》《奧賽羅》《納布科》《托斯卡》《圖蘭朵》《費加羅的婚禮》等世界經(jīng)典歌劇,也包括《駱駝祥子》《趙氏孤兒》《冰山上的來客》等中國原創(chuàng)歌劇。在交響樂領(lǐng)域,他們不僅以跨越整年的樂季策劃呈現(xiàn)了精彩的節(jié)目編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與創(chuàng)意為所有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呂嘉帶領(lǐng)下于2013年開啟的全套貝多芬之旅中,他們展示出了對德奧古典作品的深厚偏愛和高超素養(yǎng)。在馬澤爾指揮下演繹的瓦格納名作《無詞指環(huán)》被馬澤爾認為“作品誕生以來最完美的演繹”,而該音樂會的現(xiàn)場錄音也由索尼古典進行全球發(fā)行,并成為馬澤爾與中國樂團唯一公開發(fā)行的唱片。心懷對當代音樂的巨大熱情,他們相繼上演約翰·亞當斯、吉雅·坎切利、武滿徹等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并陸續(xù)委約和全球首演了十余位頂尖作曲家(奧古斯塔·里德·托馬斯、卡列維·阿霍、魯多維科·艾奧迪、瑞切爾·波特曼、趙季平等)的新作,更通過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計劃’積極推動中國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長。
作為極具時代精神的音樂使者,他們通過周末音樂會、藝術(shù)沙龍和在學校、社區(qū)、醫(yī)院、博物館等開設的室內(nèi)樂活動,將無數(shù)觀眾帶入美妙的音樂世界,更作為國家的文化使者將當代中國的藝術(shù)活力傳播到海外。2012至2015年,他們先后與艾森巴赫參加了德國石荷州、基辛根等音樂節(jié),與陳佐湟在柏林、紐倫堡和悉尼上演音樂會,與呂嘉赴新加坡、首爾、大邱、臺北和澳門舉行亞洲巡演。2014年呂嘉率領(lǐng)的芝加哥、紐約、華盛頓、蒙特利爾等七大城市的北美巡演,堪稱中國樂團在國際樂界的新突破,以其“歡欣愉悅的自信和朝氣蓬勃的力量”(Musical America)被評論家們贊譽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準的樂團”(ConcertoNet.com)。
在以“勝友如樂”為主題的2017/18樂季中,樂團將上演《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法斯塔夫》等十五部歌劇制作,并將在呂嘉及張弦、鄭小瑛、法比奧·路易斯、艾森巴赫、祖賓·梅塔、亞歷山大·布洛赫、張國勇、萊納·霍內(nèi)克、袁丁等指揮家?guī)ьI(lǐng)下,與芮妮·弗萊明、莫琳·麥凱、李曉良、阿列克謝·沃洛丁、張昊辰、貝佐德·阿布杜瑞莫夫、孫穎迪、呂思清、朱丹、康珠美、黃心蕓、加布利爾·施瓦布、王亮、李飚等獨奏家合作,帶來三十多場精彩的音樂會。同時,陳其鋼與郎朗將作為國家大劇院2017/18駐院藝術(shù)家,與樂團展開從音樂會到教育項目的廣泛合作。在2017年10月,樂團將開啟新一次的美國巡演,這一次,他們將在呂嘉的帶領(lǐng)下,與郎朗、戈蒂耶·卡普松、吳蠻、寧峰一同攜手,在芝加哥交響中心、紐約卡耐基音樂廳、費城基默爾藝術(shù)中心、教堂山紀念堂音樂廳、舊金山戴維斯交響音樂廳、安娜堡希爾禮堂為美國觀眾呈現(xiàn)高水準的交響樂演奏。
國家大劇院首任音樂藝術(shù)總監(jiān)陳佐湟,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也是樂團首任首席指揮。2012年,陳佐湟榮膺桂冠指揮,呂嘉出任首席指揮,并由袁丁擔任助理指揮。2017年,呂嘉出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shù)總監(jiān)、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總監(jiān)與首席指揮。呂嘉在交響作品和歌劇領(lǐng)域均造詣深厚,曾任意大利維羅納歌劇院音樂藝術(shù)總監(jiān)、西班牙特內(nèi)里費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同時也是中國澳門樂團現(xiàn)任藝術(shù)總監(jiān)。
曲目
埃格蒙特:序曲,Op.84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曲
最后四首歌,TrV296 理查德·施特勞斯 曲 點擊試聽
第一樂章:春天
第二樂章:九月
第三樂章:入睡
第四樂章:黃昏
女高音:克里斯汀·劉易斯
——中場休息——
英雄生涯,TrV190,Op.40 理查德·施特勞斯 曲 點擊試聽
第一樂章:英雄
第二樂章:英雄的敵手
第三樂章:英雄的愛侶
第四樂章:英雄的戰(zhàn)場
第五樂章:英雄的和平業(yè)績
第六樂章:英雄的遁世和其生命履行完畢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