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鐘之星”音樂會在廣州大劇院上演
為人民演奏 為時代放歌——第11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鐘之星”音樂會圓滿舉行
星光溢彩,音韻悠揚。11月23日晚,第11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鐘之星”音樂會在廣州大劇院精彩上演,歷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wù)唧@艷登場,用精妙的演奏、動聽的歌聲,為人民唱響新時代的華麗樂章。
本場音樂會由中國文聯(lián)、中國音協(xié)、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廣州市文聯(lián)承辦,是本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惠民活動之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金鐘獎組委會舉行“金鐘之星”音樂會等惠民演出,旨在充分發(fā)揮資源,打造“金鐘獎”惠民文化品牌,為人民演奏,豐富群眾文化藝術(shù)生活,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貢獻力量。
金鐘之星震撼上演,奏響惠民樂章
音樂會在深圳交響樂團一曲歡騰的交響曲《金蛇狂舞》中拉開序幕。隨后,歷屆金鐘獎獲獎選手相繼登場,帶來精彩的視聽盛宴。往屆聲樂金獎得主王傳越、郝苗、張學(xué)樑、王麗達、吳娜等傾情演繹多首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歌曲,或高亢激昂,或深情綿長。
第七屆古箏金獎得主劉樂,以一曲古箏獨奏《儂》,讓聽眾如聞吳儂軟語,如處秀色江南;第三屆金鐘獎小提琴金獎得主岳麟一曲散發(fā)浪漫主義色彩的《音詩》,演繹神秘朦朧音樂世界;第六屆金鐘獎二胡金獎得主孫凰獨奏《藍花花敘事曲》,講述勇于抗爭的民間故事。最后,第二屆金鐘獎鋼琴金獎得主譚小棠獻上名曲《黃河》風(fēng)采,讓聽眾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的同時倍感振奮。 曼妙歌聲與悠揚弦音相得益彰,“金鐘之星”音樂會在觀眾的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花城音韻悠揚,久久不散。
金鐘響亮十六載,放歌美好新時代
創(chuàng)辦于2001年的中國音樂金鐘獎是由中宣部批準設(shè)立、中國文聯(lián)和中國音協(xié)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家大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并列的國家級藝術(shù)大獎。
金鐘獎經(jīng)過十六年的發(fā)展演變,正日益突顯她的卓爾不群,也用她的發(fā)展,折射出一個偉大而又自信的時代。金鐘獎與中華民族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積累后的騰飛緊緊相聯(lián)系,用其扎實的發(fā)展足跡投身“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的巨大歷史潮流,用其權(quán)威性、影響力和公益性,繼續(xù)唱響新時代文化自信。
十屆金鐘獎,催生許多熠熠生輝的音樂新星,他們因金鐘獎成名,更致力于打造“金鐘獎”惠民文化品牌,在全國各地開展“金鐘之星”音樂會,用音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第11屆中國音樂金鐘獎?wù)缁鹑巛钡剡M行中,截至23日,四大項目賽事均已進入半決賽,將于27日晚公布新一代金鐘之星。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xué)習(xí)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