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巴黎印象”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
新春季閉幕音樂會:“巴黎印象”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 2017.03.18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約120分鐘
日期/場次:2017.03.18 周六 19:30
指揮 胡詠言
現(xiàn)任北德國家愛樂樂團首席客席指揮,包頭交響樂團藝術總監(jiān),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創(chuàng)建者(原院長藝術總監(jiān)),同時也是耶魯大學兼職教授(被授予2016十三位優(yōu)秀教授——總統(tǒng)獎)。
縱觀指揮家胡詠言的職業(yè)生涯,他與眾多白金銷量唱片的藝術家們都有著碩果累累的合作,其中包括馬友友、帕爾曼、漢德克思、卓克曼、郎朗、Charlotte Church(英國歌星)、NanaMouskouri(希臘歌星)、Mark O'Connor(美國鄉(xiāng)村提琴手)與Doc Severinsen(美國小號手)、村治佳織(吉他)等眾多著名藝術家。
胡詠言在今年九月成功與底特律交響樂團合作在紐約林肯中心費舍音樂廳演出著名作曲家葉小剛古根漢獲獎作品音樂會,受到業(yè)內外高度的贊揚與好評。
2010年年9月,胡詠言同海內外著名的梅蘭芳京劇團以及一代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合作,同加拿大艾德門特交響樂團在加拿大巡演。這是近年來同北美文化交流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事件。
2009年,胡詠言執(zhí)棒青島交響樂團赴美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巡演。華盛頓郵報特此為其精彩的演出給予高度的評價,尤其是樂隊在胡的帶領下,深動地詮釋了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的作品和中國著名作曲家葉小鋼的琵琶協(xié)奏曲,給觀眾留下特別美好的印象。
胡詠言還擔任北京現(xiàn)代音樂節(jié)的音樂總監(jiān),這是他回國后同北京現(xiàn)代音樂節(jié)藝術總監(jiān),著名作曲家葉小綱的合作,今年已走入了音樂節(jié)的第十一個年頭,為開拓和推廣新音樂,繁榮創(chuàng)作和國際交流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得到了來自社會與專業(yè)領域里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胡詠言還曾和國際上許多著名的樂團合作,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倫敦皇家交響樂團,美國好萊塢樂團等以及新加坡,臺灣和香港的樂團。近年來胡在德國同許多樂團和歌劇院合作如,呂貝克歌劇院,基爾歌劇院和漢堡交響樂團等。胡詠言還同中央電視臺“為中國喝彩”欄目合作,分別在美國,英國,巴西,希臘等國家通過電視向廣大海內外電視觀眾介紹中國的文化和藝術家,廣泛地得到好評和贊譽。
胡詠言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并在1986年年深造于耶魯大學和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碩士學位)。他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體現(xiàn)在各種制作,從古典音樂,歌劇到音樂劇,電影音樂乃至路演的安排,以及其創(chuàng)新精神,深受聽眾喜愛。
胡詠言曾任上海廣播交響樂團(現(xiàn)上海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和首席指揮,還曾于1995年至2000年、1993年至1998年,分別擔任過美國明尼蘇達州德魯斯交響樂團、納布拉斯加州林肯交響樂團這兩個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與指揮。他還擔任過前中央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并分別帶領中央樂團第一次訪問韓國、臺灣地區(qū)以及帶領上海交響樂團作歐洲巡演等演出活動。
2004年應母校中央音樂學院邀請創(chuàng)辦亞洲第一所樂隊學院(研究生院)、EOS樂團,這是一所專門培養(yǎng)國內樂隊表演人才的機構。EOS樂團、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在胡詠言的領導之下,從小到大,現(xiàn)已初具規(guī)模,已畢業(yè)的藝術碩士是中央音樂學院總和的一半,學生的就業(yè)率近乎百分之一百,它的教學理理念是用音樂點亮人生。EOS樂團除了在北京音樂廳每年舉行音樂季,還在國家大劇院定期舉行周末音樂會,普及古典音樂,已成為國家大劇院一個深受聽眾歡迎的品牌。近年來在國家大劇院成功演出的全部馬勒交響樂系列受到業(yè)內和觀眾的廣泛好評。
2011年起,EOS樂團舉行了“Umusic”活動,請大學生走進音樂廳活動。為此每年有十幾所高校學生參與觀看演出,至目前為止已有近萬名學生得益于古典音樂的熏陶;EOS還在各個大學包括香港的大學路演和講演,普及音樂,深受青年人追捧和喜愛。2012年在胡詠言倡導下以政企學合作模式,在上海老碼頭舉行夏季音樂節(jié),為市民舉行免費音樂會,同時還為上海的中學生樂團免費培訓,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和近百個媒體的關注與報道。目前EOS在胡詠言倡議之下正在同北京郊縣十幾所民工子弟學校合作,創(chuàng)建“音樂彩虹”計劃,為民工子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開創(chuàng)條件和建立學習計劃(將借鑒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預科學院模式)。
胡詠言出生于上海的一個音樂家庭,父母都曾是上海交響樂團團員,他從小同外祖父學習小提琴。他的兩個伯父也喜歡音樂,分別學習圓號和聲樂;而他的大伯父曾是魯迅的學生,跟隨夏衍走入文化圈,成為在三十年年代上海一位才華橫溢的編劇和導演,而其夫人就是著名電影演員龔秋霞;胡的大姑姑胡蓉蓉則是中國第一位跳芭蕾舞之先驅和當時的電影童星。解放后任上海舞蹈學校校長和上海芭蕾舞團團長,是開創(chuàng)中國芭蕾舞先河的重要人士,并在芭蕾舞“白毛女”中擔任重要的編導之一。;她還創(chuàng)作了芭蕾舞“雷雨”等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作品。
藝術家 周穎 小提琴
Nancy Zhou (周穎) 出生于1993年,美籍華裔小提琴獨奏家,自小跟隨其父親學習小提琴,于5歲時開辦其首次獨奏會,并于9歲時以獨奏者身份與美國德州克爾維爾交響樂團作公開演出。周穎跟隨多位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學習,當中包括 Miriam Fried (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教授)和 David Nadien(已故紐約愛樂樂團首席)。周穎對文學亦倍感興趣,現(xiàn)于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文學學士。她多次在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榮獲大獎,當中包括 2009年約翰森國際比賽、2009年紐約華裔國際比賽、2010和2015年西貝流士國際小提琴比賽、2012年伊莉薩白女王國際小提琴比賽、2014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小提琴比賽。
周穎多次以小提琴獨奏家身份與世界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包括芬蘭廣播交響樂團、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比利時國立交響樂團、瓦隆尼亞皇家室內樂團、赫爾辛基愛樂樂團、圣比德堡愛樂樂團、巴登巴登愛樂樂團、基米小交響樂團、塔皮奧拉小交響樂團、庫奧皮奧交響樂團,奧盧交響樂團,中得克薩斯州交響樂團、圣安東尼奧交響樂團等。
周穎亦熱衷于參與國際音樂節(jié)和重奏演出,包括德國 Festpiele Mecklenburg-Vorpommern、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jié)、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等。她亦于中國、美國、瑞士和德國舉辦多場重奏及獨奏會。今年暑假己在Encore Festival舉辦了一場音樂會, 將再次以教授身份邀請到Encore Festival進行教學活動。
自2008年起,周穎因其卓越才能獲得安妮·索菲·穆特基金會資助,而穆特本人亦多次邀請周穎參加她的巡回演出,其中包括2011年歐洲巡演及2013年亞洲巡演,于2014年11月周穎與穆特于卡內基音樂廳合作演出巴赫雙小提琴協(xié)奏曲,而她參與穆特于2015年的歐洲巡演及2016年的日本演出。周穎與穆特的演出CD 及 DVD 由德國唱片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 于2015全球發(fā)行。
周穎演奏所用的小提琴是由安妮·索菲·穆特基金會借出的1843年Jean-Baptiste Vuillaume。
演出團體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是1996年經(jīng)文化部批準在原中央樂團(1956年成立)基礎上成立的國家樂團,直屬于文化部。下設交響樂團、合唱團、北京音樂廳三個藝術生產(chǎn)單位。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現(xiàn)任團長為著名作曲家關峽,藝術顧問吳祖強、韓中杰,榮譽藝術指導譚盾、首席指揮米歇爾·普拉松、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榮譽指揮湯沐海、首席客座指揮邵恩、特邀指揮陳燮陽。
上世紀,著名的中國指揮家李德倫、韓中杰、嚴良堃為樂團業(yè)務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入新時期,在國際音樂界贏得贊譽的華人指揮家陳佐湟、湯沐海、邵恩承前啟后,為樂團發(fā)展作出了貢獻。樂團還與眾多世界杰出音樂家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指揮家卡拉揚、奧曼迪、小澤征爾、羅日杰斯特文斯基、迪圖瓦、大衛(wèi)·津曼、普拉松等,演奏家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梅紐因、斯特恩、穆特、沙漢姆、約夏·貝爾、呂思清、寧峰、馬友友、王健、殷承宗、阿格里奇、郎朗、李云迪、王羽佳、林德曼、梅耶等,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朱塞佩·佳克米尼、凱瑟琳·巴特爾等。奧斯卡獲獎紀錄片《From Mao to Mozart》中則有一部分很好的記錄了樂團與藝術大師的良好合作與深情厚誼。
建團以來,樂團始終堅持通過嚴苛的業(yè)務考核選拔最杰出的華人演奏家,其中不乏國際、國內大賽的獲獎者,這些音樂家的云集為樂團注入了無窮的能量,也使其始終無愧于中國交響樂藝術旗艦樂團之榮譽。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具有良好的演奏技術與藝術修養(yǎng),涉獵曲目廣泛。樂團除了對西方經(jīng)典作品擁有大量保留曲目外,對當代作曲家新近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也有著令人信服的詮釋能力。樂團還推出過柴科夫斯基、貝多芬、瓦格納、普契尼以及理查·施特勞斯的音樂會版歌劇。
樂團同時注重中國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推廣,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就是由樂團創(chuàng)作并首演。近年來,樂團堅持推出《龍聲華韻》系列音樂會,為推廣和弘揚杰出的華人作曲家及優(yōu)秀作品做出了積極貢獻。譚盾、葉小綱、關峽、周龍、陳怡等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均通過《龍聲華韻》中國作品專場音樂會的演出形式,獲得中外觀眾的喜愛與歡迎。
作為國家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常年在各重大國事及外交活動中肩負主要演出任務,如“美麗中國 光榮夢想”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 周年音樂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 周年文藝晚會、“信念永恒”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 周年音樂會、“金磚國家會議”、“博鰲亞洲論壇”、“APEC 峰會”、“G20 峰會”等,精湛的技藝和出色的表現(xiàn)受到各國政要的一致贊譽,為國家贏得榮譽。
樂團還為《周恩來》《無極》《智取威虎山》《激情燃燒的歲月》等眾多電影、電視劇以及2008 年北京奧運會、全國兩會、APEC 峰會等大型活動錄制音樂。世界著名的EMI(百代)、PHILIPS(飛利浦)唱片公司為樂團錄制了多張CD 并向全球發(fā)行。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每年保持近100 場音樂會的藝術生產(chǎn),巡演足跡遍及全國。樂團自上世紀起,就率先開展了送音樂到基層的藝術實踐,將交響樂藝術送到學校、部隊、工廠等。時至今日,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由一代代音樂家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
除了為廣大國內聽眾奉獻精彩演出,樂團還成功出訪了歐洲、亞洲、澳洲、北美洲的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西方聽眾驚嘆道“在交響樂王國的世襲領地中,毫無疑問的發(fā)現(xiàn)了一位強有力的新成員”,韓國媒體評論“亞洲最杰出的交響樂團”、“十三億中國人民的驕傲”。“2010 世界交響樂團音樂節(jié)”音樂會、“2013 亞洲管弦樂團藝術節(jié)”音樂會均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奏響。
樂團全體藝術家誠邀您共同分享音樂的華美瞬間、共同聆聽世界的中國之聲并以自己的成功與進步使海內外中華兒女為之自豪。
曲目
被遺忘的祭品 梅西安 曲
B小調第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 圣-桑 曲
——中場休息——
《創(chuàng)世紀》 米約 曲
《大!贰捉豁懰孛 德彪西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