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國際樂器演奏日”暨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齊齊哈爾舉辦
為了迎接中國的第12個文化遺產日,也是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10日上午,由齊齊哈爾市文化廣播出版局主辦,齊齊哈爾市群眾藝術館及齊齊哈爾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中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6.21國際樂器演奏日”活動在工人文化宮中心廣場隆重舉行,齊齊哈爾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孫志斌、中國樂器協(xié)會常務副理事長曾澤民、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畢可煒出席了活動,共同觀看了由齊齊哈爾市幼兒園及大中小學共計3500余人帶來的丁笛表演。
千人丁笛合奏《我和你》、《歡樂的達斡爾》、《我愛你塞北的雪》
幼兒丁笛演奏《天路》
丁笛是一種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的,新型創(chuàng)新民族管樂器;顒由希3500人共同用丁笛表演了三首曲目,展示了納入了市級文化遺產的丁笛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做到了民族藝術文化的教育普及。之后,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教授路文明帶來的丁笛獨奏《云雀》、幼兒丁笛獨奏《天路》,充分說明了不僅專業(yè)的人士可以演奏,幼兒園的小朋友同樣可以吹響美妙樂曲;顒幼詈,由路文漢、路文明及齊齊哈爾大學學生用竹制丁笛曲目,展示了三個八度技巧、轉三次調的技巧等丁笛技藝,顯示出丁笛作為一件創(chuàng)新樂器,既可普及大眾,又可吹奏高難度樂曲,從音準、音色、音量上均能滿足專業(yè)演奏的音響水平。
四人演奏《故鄉(xiāng)的歌謠》
傳統(tǒng)竹制丁笛,三個八度齊奏《揚鞭催馬運糧忙》
在丁笛演奏結束后,開始表演的是靜態(tài)的非遺技藝。有國家級非遺項目克東滿繡,省級非遺項目蛋雕、嫩江瑪瑙、達族刺繡、瑪瑙俏雕,市級非遺項目刻磁、秸稈扎刻、鄭式木雕、相紙溶刻畫等供大家欣賞、互動。
活動上,中國樂器協(xié)會和中國民族器樂學會領導代表6·21國際樂器演奏日(中國)組委會,對此次活動的組織方表示感謝并授旗,為參與活動的機構、人員頒發(fā)榮譽證書。本次齊齊哈爾市舉辦的文化遺產展示活動,成功的為2017年“6·21國際樂器演奏日”拉開了序幕,隨后,將有近2000場演出在全國60多個城市陸續(xù)開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