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80后專業(yè)聲樂教師組團推廣高雅音樂
5月23日,由沈陽80后歌劇社編導、用德語演唱的莫扎特經典歌劇《魔笛》在東北育才國際學校小劇場上演。至此,這個成立于2016年3月、由熱愛表演的80后專業(yè)聲樂教師組成的演出社團已在沈陽公益演出三場。前兩場分別在沈陽建筑大學和省圖書館,來自建筑大學的學生、省圖書館的讀者,來自東北育才國際學校的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的師生等共1200余名觀眾觀看了演出。讓歌劇社演員們頗為感動的是,每場為時100分鐘的演出中,竟然沒有一名觀眾提前離場,現(xiàn)場觀眾真正看懂了、看進去了。觀眾熱烈的掌聲和關注,讓歌劇社演員們受到極大鼓舞。
第三場演出后,80后歌劇社創(chuàng)始人和總導演李曉丹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表示,雖然直到現(xiàn)在演出的全部費用還來自歌劇社成員們的自籌,但對高雅音樂的熱愛和推廣高雅音樂的理想,讓他們有信心繼續(xù)堅持下去,因為觀眾的認可就說明了一切。
沈陽80后歌劇社由十幾名來自沈陽音樂學院的80后聲樂教師組成,旨在重新改編排演傳統(tǒng)歌劇,尤其是喜歌劇,以及音樂劇等音樂作品。2016年11月,他們在沈陽建筑大學首演,為拉進高雅歌劇與觀眾的距離,他們在不改變原劇框架和不降低演出水準的前提下,對劇情適度加以改編,讓劇目每隔五六分鐘在聽覺和表演上就出現(xiàn)一次小高峰,如劇中捕鳥人帕帕吉諾對白臺詞中使用的唐山口音等,讓觀者除了欣賞歌劇唱腔還能覺得很好玩。在第二場省圖書館和第三場東北育才國際學校的演出中,他們還大膽起用省圖書館小讀者和德國學生飾演劇中角色,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別看東北育才德語班的三名德國女學生并非聲樂專業(yè),可經過排演和對劇情、語言的深入理解,三個“小天使”簡直演活了,唱段還挺長,表演與埃及王子塔米諾配合得天衣無縫,贏得觀眾一陣陣熱烈掌聲。據(jù)說,還有別的德國孩子因這次沒有機會參加演出歌劇而傷心落淚。
當談及80后歌劇社今后發(fā)展的愿景,李曉丹說:“我們不希望歌劇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在不降低演出水準和不改變原劇框架的情況下,我們會針對本地觀眾的喜好做些小調整和改編,讓觀眾更加喜聞樂見。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傳播真正的高雅藝術,同時也能得到市場的認可,讓觀眾能夠真正認識到我們80后歌劇社的藝術價值!爆F(xiàn)在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欣賞高雅音樂,來80后歌劇社欣賞歌劇演出、參與歌劇演唱都是很好的方式。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