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大劇院:柴可夫斯基對話克魯賽爾交響音樂會
《永恒經(jīng)典——柴可夫斯基對話克魯賽爾交響音樂會》(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租場演出)
演出單位: 柴可夫斯基
演出城市: 沈陽
演出地點: 盛京大劇院-音樂廳
演出時間: 2017-07-28 19:00
演出介紹
遼寧交響樂團組建于1979年3月。是一支三管編制的交響樂團,人員全部由國內(nèi)外音樂院校畢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海歸演奏員組成,陣容整齊、實力雄厚,是中國優(yōu)秀交響樂團之一。
多年來,遼寧交響樂團演奏了大量中外交響樂作品,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第九(合唱)交響曲》;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第六交響曲》、《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曲》;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天方夜潭》;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及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五交響曲》《第十二交響曲》《第七交響曲》等。
遼寧交響樂團曾擔任歌劇《蒼原》《滄海》《遠方的胡楊》《雪原》及芭蕾舞劇《斯巴達克》《羅密歐與朱麗葉》《天鵝湖》等劇目的演奏,參加第5、6屆中國藝術節(jié)及赴香港、澳門、臺灣等地演出,廣受好評。樂團曾應中宣部、中國文聯(lián)邀請,晉京演出專場交響音樂會,傅庚辰、石夫、卞祖善等專家學者高度贊揚了樂團的整體素質(zhì)和演奏水平。樂團曾多次獲遼寧省藝術節(jié)“優(yōu)秀演奏獎”。
遼寧交響樂團曾與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合作演出交響音樂會,獲極大成功。小澤征爾高興地稱贊樂團:“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輝煌”。樂團還曾與齊培爾、羅納德、尼克勞斯·威斯、團依玖磨、福春芳一、巴維爾·索羅金、鄭小瑛、黃曉同、李心草、許知俊、姜金一、曹丁、劉鳳德、林友聲、劉明等著名中外指揮家和郎朗、瀨田裕子、陳曦、劉云志、呂思清、么紅、魏松、戴玉強、莫華倫等諸多著名中外藝術家合作演出,廣受好評。
遼寧交響樂團自1996年演出遼寧省新年音樂會以來,至今已演出20屆。2005年12月,遼寧交響樂團與俄羅斯遠東國際交響樂團聯(lián)袂演出“中國北方新年音樂會”,參加演出的演奏員有140余人,氣勢磅礴。2006年12月,遼寧交響樂團與韓國國家交響樂團聯(lián)袂演出新年音樂會,獲得圓滿成功。2007年4月,遼寧交響樂團應邀赴韓國參加“2007年首爾國際交響藝術節(jié)”閉幕式演出,獲高度贊譽。2008年3月,遼寧交響樂團藝術家代表團應邀赴朝鮮訪問演出,受到其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建團近40年來,遼寧交響樂團辛勤耕耘,開拓創(chuàng)新,始終堅持高雅藝術“到校園、到軍營、到社區(qū)、到廠礦、到鄉(xiāng)村”系列主題的公益性演出活動,成為東北地區(qū)一道靚麗的高雅藝術風景線。為遼沈地區(qū)交響樂事業(yè)的發(fā)展、繁榮,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素質(zhì)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 秋
國家一級演奏員,遼寧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曾擔任歌劇《蒼原》《滄!贰都t海灘》《遠方的胡楊》《雪原》及“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80周年優(yōu)秀。ü(jié))目展演”“交響合唱音樂會”“新年交響音樂會”的首席,成功地演出了專場交響音樂會。與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及美國指揮辛迪、德國指揮家赫爾格·道斯、中國指揮家鄭小瑛、黃曉同、張眉、石叔誠、曹丁、姜金一等合作演出。曾獲第四屆沈陽音樂周優(yōu)秀演奏獎,多次獲遼寧省藝術節(jié)優(yōu)秀演奏獎。
林大葉
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第六屆喬治·索爾第國際指揮大賽冠軍,杰出青年指揮家。林大葉1980年生于山東,自幼學習鋼琴,15歲起隨中央音樂學院著名指揮教育家徐新先生學習指揮。1998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師從著名指揮家張國勇教授。2000年,參加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大師班,并得到大師好評。2005年獲得德國國家獎學金赴德國留學,就讀于柏林音樂學院,師從德國著名指揮家克里斯汀·愛華德教授。在德國求學期間與國內(nèi)外各大交響樂團仍然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
2010年至2015年,林大葉受聘為廣州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期間,他多次與廣州交響樂團進行出訪及國內(nèi)外巡演,2009年10月與廣州交響樂團赴歐洲演出,在德國柏林憲兵廣場音樂廳舉行音樂會。2010年,與廣州交響樂團赴曼谷為包括皇室在內(nèi)的泰國政要舉行了兩場音樂會。2011年3月率廣州交響樂團赴國家大劇院舉行音樂會,10月率廣州交響樂團再次進行歐洲巡演,在意大利威尼斯鳳凰歌劇院、佛羅倫薩威爾第歌劇院、列支敦士登沙恩劇院舉行音樂會。2012年至2013年期間,與廣州交響樂團多次赴澳門、臺灣和新加坡進行文化交流和訪問演出。2014年9月,與廣州交響樂團出訪澳洲,在悉尼及堪培拉舉行音樂會。2015年1月,第三次與廣州交響樂團出訪歐洲,在瑞士蘇黎世、日內(nèi)瓦及伯爾尼舉行音樂會。2015年第四次執(zhí)棒廣州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并成為廣州交響樂團自1993年建立廣州新年音樂會品牌以來,唯一四度執(zhí)棒的指揮家。
在2010年,林大葉分別與中國愛樂樂團(與小提琴大師宓多里合作在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演出)和上海交響樂團首度合作,并馬上獲邀再次與兩團合作。隨后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擔任世博會國際合唱節(jié)千人交響合唱音樂會指揮。同年8月,與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合作在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舉行音樂會。隨后,指揮了由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與波士頓歌劇院聯(lián)合委約作曲家周龍創(chuàng)作并榮獲普利策獎的歌劇《白蛇傳》的中國首演。
2011年10月應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邀請,擔任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馬勒專場音樂會指揮。11月?lián)沃袊魳芳覅f(xié)會舉辦的金鐘獎小提琴大賽指揮,并指揮了金鐘獎“名家名曲”閉幕式音樂會。2011年至今,多次獲得廣東省音樂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廣東省優(yōu)秀音樂家”稱號。
在2012年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第六屆喬治·索爾第爵士國際指揮大賽中,林大葉榮獲冠軍,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人。同年獲得廣東省音樂家協(xié)會授予的“廣東省優(yōu)秀音樂家突出貢獻獎”。2012-2013音樂季,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當代中國作曲家作品音樂會,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賽薩爾·弗蘭克《d小調(diào)交響曲》,并首次赴北美指揮溫哥華交響樂團舉行了3場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
2013年,獲選廣東省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2013-2014音樂季,在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指揮作曲家周龍的交響史詩《九歌》的世界首演,指揮深圳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第五交響曲,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指揮拉赫瑪尼諾夫作品專場,指揮杭州愛樂樂團成功首演郭文景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率深圳交響樂團赴東歐巡演,指揮上海歌劇院和廣州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馬斯卡尼的歌劇《鄉(xiāng)村騎士》,在廣州交響樂團2013-2014音樂季閉幕式音樂會上指揮馬勒第一交響曲。
2015年5月,受邀在中國愛樂樂團成立十五周年音樂會上擔任指揮。受馬林斯基劇院之邀,參加Musical Olympus國際音樂節(jié),在圣彼得堡愛樂大廳指揮圣彼得堡交響樂團演出。同年6月,受邀替代指揮大師艾度·迪華特指揮上海交響樂團樂季演出。9月,在指揮泰斗黃曉同先生、指揮家教育家張國勇先生、指揮大師余隆先生聯(lián)名推薦下,林大葉回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任教,現(xiàn)任指揮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016年受中國愛樂樂團邀請,執(zhí)棒中央電視臺2016新年音樂會。3月受西班牙Castillo y Leon交響樂團之邀,舉行兩場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并受樂團邀請2018年再度合作。同年5月,受邀執(zhí)棒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趙季平作品專場音樂會。
2016年5月,深圳市文體旅游局正式聘任林大葉先生為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兼首席指揮。
衣丞
畢業(yè)于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單簧管碩士學位,演奏家文憑,F(xiàn)任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單簧管。
11歲開始學習單簧管,師從于單簧管教授董德君先生。曾在98年舉辦的:“北京國際單簧管音樂節(jié)”上獲得大獎,99年東北三省管樂比賽中獲得第二名。2001年衣丞以唯一的名額考入德國柏林音樂學院,赴德國留學深造。師從于德國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單簧管迪特姆.庫恩(Diethelm.kuhn)教授和世界著名單簧管演奏大師卡爾.萊斯特(Karl.Leister)。又拜師于現(xiàn)柏林愛樂樂團首席單簧管 溫澤·福克斯(wenzel fuchs)以及柏林交響樂團(BSO)首席單簧管教授Ralf.forster學習單簧管樂隊演奏。2004年衣丞獲得”Hanns Eisler”全額獎學金,代表柏林音樂學院參加了在德國南部城市Obersdorf舉行的“國際音樂節(jié)大師班”,師從于斯圖加特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諾伯特·凱撒(Norbert.Kaiser),并在音樂節(jié)上演奏。他這樣評價衣丞的演奏:我清楚的意識到衣丞不僅是一個優(yōu)秀的、有著嚴肅認真態(tài)度的單簧管演奏家,而且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對音樂有著敏感直覺,并且非常有天分的非凡音樂家,他那柔和、熱情的音色似乎就是他本人個性表達……
從2003年開始,被德國柏林RIAS廣播愛樂樂團聘為首席單簧管。曾隨團到意大利、波蘭、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演奏音樂會。2005年1月隨團在中國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北京保利劇院、杭州等城市,舉行了2005新年音樂會巡回演出。音樂會在德國著名指揮家Markus posene的指揮下,大獲成功,并得到國內(nèi)音樂愛好者和專家們的極高好評。2005年8月還應邀參加了“西安國際單簧管藝術節(jié)”衣丞的獨奏音樂會,得到了歐美演奏家的好評。2005年10月由柏林愛樂樂團首席小號Thomas Clamor教授指揮,衣丞獨奏,與柏林管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了Ravid單簧管、小提琴、鋼琴協(xié)奏曲。受柏林青年交響樂團的邀請,作為客座首席,衣丞還在2005年4月隨該團與世界指揮大師,現(xiàn)柏林愛樂樂團常任指揮西蒙·拉特(Simon Rattle)合作演出。音樂會由德國國家廣播電視臺(RBB)進行了直播。
作為一名青年單簧管演奏家,衣丞一直活躍于演奏舞臺。曾多次在柏林愛樂室內(nèi)廳、德國國家交響音樂廳、國家歌劇院等成功的舉行了個人獨奏及重奏音樂會,灌錄了多張現(xiàn)場音樂會CD。
從2008年1月開始任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單簧管。
伯恩哈德·亨里克·克魯賽爾
芬蘭作曲家,單簧管演奏家。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斯德哥爾摩以單簧管演奏家的身份度過的?唆斮悹柋蛔u為西貝柳斯(《芬蘭頌》曲作者)之前最偉大的芬蘭作曲家,其單簧管作品風格優(yōu)雅,旋律動人,技巧豐富,在音樂史上有重要地位。代表作:交響協(xié)奏曲,三首單簧管協(xié)奏曲,三首單簧管四重奏。克魯賽爾的作品帶有初期浪漫主義的特征,在聲部的構成及主題的創(chuàng)作方面是很出色的,可以說接近韋伯的作品風格。事實上,1822年相聚于德累斯頓的這兩位作曲家也留下了“互相非常合得來”的記錄。克魯賽爾還很有語言天才,他能翻譯德文、法文和意大利文,曾把莫扎特、羅西尼等人的歌劇翻譯成瑞典文,搬上瑞典舞臺上演。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5-1893.11),
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他的音樂是俄羅斯文化在藝術領域內(nèi)的最高成就之一;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后者;主要音樂作品有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及六部交響曲、三部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音樂會序曲《1812》等。柴科夫斯基在舞劇音樂創(chuàng)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他一生寫了3部舞劇音樂:《天鵝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夾子》(1891~1892),都已成為世界舞劇藝術中影響巨大的作品,廣泛流傳在各國的芭蕾舞臺上。柴可夫斯基對舞劇音樂進行了許多革新,他克服了過去舞劇音樂的公式化弊病,賦予舞劇音樂以交響性的發(fā)展,使之更富于戲劇性,大大提高了舞劇音樂的表現(xiàn)力。
在器樂協(xié)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調(diào)《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1874~1875)和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樂觀的作品,第1樂章熱情洋溢,第2樂章優(yōu)美抒情,末樂章粗獷豪邁,并在壯麗的凱歌般的音樂中結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滿歡樂情緒的作品,主題音調(diào)和俄羅斯民間音樂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整個作品在質(zhì)樸的風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氣和親切的抒情,并以熱烈的具有民間歌舞特點的終樂章結束全曲。
浪漫主義音樂在歌劇中也取得了輝煌成就。意大利羅西尼的作品旋律優(yōu)美、技藝精巧。他還是美聲唱法的開創(chuàng)者。威爾第的音樂作品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對當時意大利民族意識的覺醒起了巨大作用,人們尊稱他為"意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其代表作品《茶花女》是名揚世界的巨作。普契尼的音樂除直接采用各國民歌外,還善于使用新手法。如《圖蘭朵》中就采用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代表作品還有《蝴蝶夫人》等。法國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門》是世界最優(yōu)秀的歌劇作品之一,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法國音樂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德意志瓦格納的作品極有獨創(chuàng)性。他用近20年的時間完成的巨作《尼布龍根的指環(huán)》具有鮮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永恒經(jīng)典—柴可夫斯基對話克魯賽爾節(jié)目單
1、斯拉夫進行曲 op.31 【俄】柴可夫斯基曲
2、降B大調(diào)單簧管協(xié)奏曲op.11 【芬】克魯賽爾曲
單簧管演奏:衣丞
3、f小調(diào)第四交響曲op.36 【俄】柴可夫斯基曲
指揮:林大葉
首席:李 秋
音樂總監(jiān):朱新宇
演 奏:遼寧交響樂團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