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四屆全國藝術學青年學者論壇將在南京藝術學院舉行
由南京藝術學院主辦,中國藝術學學會(籌)學術支持,南京藝術學院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聯(lián)合承辦的“2017•第四屆全國藝術學青年學者論壇”將于9月23至24日在南京藝術學院逸夫圖書館報告廳舉行。
自2011年舉辦以來,“全國藝術學青年學者論壇”已成功舉辦三屆,共有來自全國各高校和研究院所數(shù)百余位青年學者參加,在全國藝術學界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根據(jù)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慣例,這次論壇將在以往成功舉辦論壇經(jīng)驗基礎上繼續(xù)推進青年學者的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在倡導學術自由的理念下發(fā)揮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使之成為青年學者探究問題行之有效的學術平臺。
本屆論壇主張針對藝術史本體問題展開深入細致而富有成效的研究,探討主題有兩項:一為“中國古典藝術理論的‘古美事象’”,二為“中國古代藝術史的‘風雅’話題”!肮琶朗孪蟆保禽嫛洞呵锓甭丁吩⒁舛鴣,借“禮文之美”賦予藝術之論,凡古美性象均可羅列其中而論。“風雅”話題,是輯《詩經(jīng)》領譽風雅頌而來,這是中國古代藝術史久議不衰的話題。古傳八雅都與藝術牽掛,可論議題廣泛。
本屆論壇組委會自2017年6月發(fā)出論壇征稿通知至今,得到全國40余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員和青年教師及學者的大力支持,共收到來稿數(shù)百篇。論壇組委會邀請相關領域?qū)<覅f(xié)商,最終提名確定35位青年學者為論壇發(fā)言者。
學術嘉賓(以姓氏筆劃排列):
孔令偉(中國美術學院)、尹吉男(中央美術學院)、王廷信(東南大學)、王晨(南京藝術學院)、劉偉冬(南京藝術學院)、伍維曦(上海音樂學院)、李向民(南京藝術學院)、李新風(中國藝術研究院)、夏燕靖(南京藝術學院)、黃惇(南京藝術學院)、韓剛(四川大學)、彭鋒(北京大學)、童強(南京大學)、樊波(南京藝術學院)
青年學者(以姓氏筆劃排列):
鄧 玨 《凝視與傾聽:論宋代雅趣繪畫中的兩類文人形象》(東南大學)
王宗英 《“文人雅集”圖透視的文化意義》(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付曉彤 《“物妖”益增:明代時尚觀念的興起》(南京藝術學院)
付陽華 《以棋喻畫,以畫喻世——明遺民畫家張風<石室仙機圖>新解》(中國人民大學)
葉康寧 《風雅的實錄:鬻印圖、寶印圖和清代的篆刻市場》(南京藝術學院)
劉 超 《淺析“馬約利卡”與中國陶瓷藝術的歷史聯(lián)系及相互影響》(東南大學)
劉珊珊 《風雅的養(yǎng)成——園林畫中的古代女性教育》(北京交通大學)
劉 薇 《重論雅俗:晚明南教坊的曲唱變化及曲史內(nèi)涵》(華東師范大學)
朱曉蘭 《超越山水的“海洋”想象: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涉海主題生成與藝術特征》(河海大學)
朱燕楠\郭鵬宇 《從<離薋園圖>到<小祗園圖>:王世貞的藝術交游與園居圖景之形塑》(上海大學\南京大學)
何振紀 《明人對中國漆藝衰退的反應——從高濂<燕閑清賞箋>的記錄說起》(中國美術學院)
李 林 《藝術經(jīng)典的建構與消費:一件傳世人物畫作品引發(fā)的思考》(魯迅美術學院)
李嘯非 《浮世風雅:十六世紀后期的書籍、商人與出版》(北京印刷學院)
李永強 《錢選與趙孟頫關系考》(廣西藝術學院)
汪珂欣 《“繪事后素”思想史考察——以漢至清詮釋演變?yōu)槔罚ㄋ拇ù髮W)
杜 游 《明清文人的工藝理想與匠人的設計覺醒》(南京林業(yè)大學)
張?zhí)m芳 《古代“意象化”風格品評理論的特征》(南京藝術學院)
楊 娜 《王維<輞川圖>的釋讀和啟示》(南京藝術學院)
楊 賽 《古譜中國詩詞中的古典中國美學》(上海音樂學院)
周尚琴 《南宋山水畫符號修辭及審美經(jīng)驗初探——以<溪山清遠圖>為例》(四川大學)
姜永帥 《身世之謎與流傳缺位:顧園<丹山紀行圖>研究》(江蘇大學)
趙立新 《中國古代藝術史的“風雅”研究——以大型民族管弦樂<蜀宮夜宴>“超感官通感”為例》(四川音樂學院)
祝 帥 《問題意識•研究方法•文化立場——海外中國美術史研究熱潮的三重反思》(北京大學)
莫崇毅 《風雅與神韻:王漁洋與清初畫壇》(南京大學)
郭彥努 《心態(tài)神寧是歸處——從祁彪佳與寓園看晚明文人的隱逸心境》(南京藝術學院)
梁 燕 《從文化生態(tài)學角度探究馬口陶器的紀實功能》(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曹瑞冬 《定花案:明清之際江南的品妓與妓品》(溫州大學)
喻仲文 《麻風病與莊子美學思想的起源》(武漢理工大學)
程雅娟 《敦煌壁畫繪小型玻璃器研究——絲綢之路上玻璃東傳過程中的佛教化演變》(南京藝術學院)
彭圣芳 《明代造物中的“崇古”與“追新”意識》(廣州美術學院)
雍文昴 《志托丘園:宗炳的隱居之地及其美學觀念的融會》(中國藝術研究院)
葛 芳 《十八世紀廣州口岸與中外貿(mào)易交流影響下的宮廷廣式家具》(廣州美術學院)
蔡春旭 《明中葉別號圖的社會需求、訂制活動與觀看方式》(浙江大學)
蔡珊珊 《南曲<會河陽>曲牌旋律考論》(南京藝術學院)
黎 晟 《宋人三代古物圖像知識的形成、傳播與重構》(淮陰師范學院)
本次論壇具體分組情況及會議流程,將于近期在本網(wǎng)站發(fā)布,敬請關注!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