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少年民族管弦樂團歐洲巡演載譽而歸
受國家藝術(shù)基金資助,響應(yīng)國家“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時代正能量”號召,在中央音樂學院鼎力支持和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大力推動下,中央音樂學院少年民族管弦樂團于2018年11月6日——11月15日應(yīng)邀出訪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進行歐洲訪問演出。
中央音樂學院少年民族管弦樂團(Central Conservatory Junior National Orchestra)成立于1997年,旨在傳承優(yōu)秀民族音樂文化,增強中西方音樂融合,培養(yǎng)民族音樂領(lǐng)軍人才,成為最具實力的少年民族管弦樂團。
樂團成員來自附中民樂學科優(yōu)秀學生,平均年齡16歲,是多項國際國內(nèi)重大民樂賽事的優(yōu)勝者,且經(jīng)常作為“中國小天才”、“小小演奏家”出訪海外。樂團自成立以來,得到了國家領(lǐng)導人、各級領(lǐng)導、院領(lǐng)導和校領(lǐng)導的親切關(guān)懷與幫助。在民樂學科各位專家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樂團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現(xiàn)任音樂總監(jiān)陳冰老師的帶領(lǐng)下,樂團多次參加國家重要外事活動。不斷推出適合青少年演奏的民族管弦樂作品。并與眾多民樂演奏家、作曲家合作,首演多部作品,在業(yè)內(nèi)享有盛譽。
學院和附中高度重視此次出訪。在附中校長娜木拉教授親自安排下,由附中副校長王紹武教授親自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帶領(lǐng)團隊多次召開專門會議,從曲目安排、宣傳設(shè)計、樂器搬運、攝像照相到學生出行安全、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事無巨細地做了詳細的部署,把每一項工作逐一落實到人頭。并由附中黨總支書記石海彬教授主持學生多次進行出行動員和安全教育。全體工作團隊振奮、團結(jié),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迎接樂團出訪,為出訪成功奠定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礎(chǔ)保障。
此次樂團出訪三國,在四個別具風格的音樂廳進行演出,分別在意大利羅馬圣契切利亞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Music Santa Cecilia)音樂廳(Sala Accademica)、意大利博洛尼亞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Music 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音樂廳(Sala Bossi)、奧地利克拉根福音樂廳(Konzerthaus Klagenfurt)、匈牙利佩奇大學音樂與視覺藝術(shù)學院(Faculty of Music and Visual Arts, University of Pécs),共舉辦四場交流音樂會、四場專場音樂會,共計八次活動?芍^是行程滿滿,收獲多多。
樂團每到一站,都受到相邀學院、音樂廳的熱情接待,各學院院長或音樂廳藝術(shù)總監(jiān)親自主持并致辭歡迎,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副校長王紹武教授代表學校感謝盛情邀請,并介紹學校和少年民族管弦樂團基本情況。
意大利羅馬圣契切利亞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Music Santa Cecilia)院長Roberto Giuliani教授與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副校長王紹武教授共同致辭
意大利博洛尼亞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Music 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院長Vincenzo De Felice教授代表學院接受學校禮物——中國傳統(tǒng)笙
奧地利克拉根福特音樂廳(Konzerthaus Klagenfurt)藝術(shù)總監(jiān)Ernst Hetzl先生代表音樂廳接受學校禮物——中國傳統(tǒng)笙
匈牙利佩奇大學音樂與視覺藝術(shù)學院(Faculty of Music and Visual Arts, University of Pécs)院長Dr. Lakner Damas教授代表學院接受學校禮物——中國傳統(tǒng)笙
樂團每到一站,不顧旅途勞累,為了讓觀眾盡可能多地了解中國民族音樂傳統(tǒng)文化,在正式音樂會之前,樂團指揮陳冰老師都要帶領(lǐng)部分優(yōu)秀學生進行交流演出。用最具代表性的《賽馬》、《十面埋伏》、《漁舟唱晚》、《鷓鴣飛》、《百鳥朝鳳》、《啦呱》等經(jīng)典室內(nèi)樂作品片段,通過邊講解邊演奏的形式,分別介紹中國民族管弦樂團中拉弦、彈撥、吹打的特點,特別介紹了中國民族管弦樂器與西方管弦樂團樂器的淵源與關(guān)系。參加交流活動的觀眾既有當?shù)匾魳穼W校、與樂團團員年齡相仿的中小學生,也有音樂專業(yè)的在讀大學生,既有慕名而來的中國留學生、華僑,更有音樂學院作曲、指揮、評論方面的資深專家學者。團員們精彩的演奏和每一件樂器的演奏風格都讓觀眾驚嘆不已,每首樂曲都贏得了觀眾的濃厚興趣與熱烈掌聲。每次交流過后,熱情的觀眾久久不愿離去,他們用好奇的目光注視著每一件神奇的樂器,他們想用手去觸摸,用心去感受。這時樂團的孩子們熱情大方地走下舞臺,手持心愛的樂器,手把手地示范、教授,用音樂代替語言,讓觀眾零距離感受中國民族樂器無盡的魅力,F(xiàn)場氣氛熱烈、感人至深。
其間,意大利羅馬圣契切利亞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Music Santa Cecilia)院長Roberto Giuliani教授誠懇地表達:“非常歡迎來自中國的中央音樂學院少年民族管弦樂團。意大利也有很多15、16世紀的傳統(tǒng)樂器,但是現(xiàn)在都沒有人傳承和學習了,中國的音樂學院均設(shè)有專門的民樂系來教授民族音樂,尤為值得我們學習;同時你們在臺上很有組織、很有紀律,讓臺下那么多調(diào)皮活波的學生都安靜了下來,你們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讓我們很感動也很欽佩……”
此次巡演音樂會由樂團音樂總監(jiān)陳冰老師執(zhí)棒。曲目安排重點突出青少年演奏特點,充滿朝氣、活力。既考慮到民族性、地域性,又兼顧古今中外、中西合璧;且絕大部分作品的創(chuàng)作或改編,均出自學院作曲家,充分展現(xiàn)了學院創(chuàng)作、合奏、獨奏的綜合專業(yè)實力,可謂是樂團多年精心積累,不斷探索的結(jié)晶。
《金蛇狂舞》(編曲:唐建平移植:張大森白浩鈺)作為傳統(tǒng)經(jīng)典曲目,樂團演繹熱烈歡騰、喜氣洋洋,意氣風發(fā)地拉開音樂會序幕;
《茉莉花隨想曲》和《落日湖》均出自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著名作曲家李濱揚老師之手,前者特為此次巡演改編而成,運用歌劇《圖蘭朵》中熟悉的中國民歌《茉莉花》曲調(diào),突出表現(xiàn)中國音樂氣質(zhì)的溫婉、流暢、恢弘、大氣;后者是今年年初學院創(chuàng)作中心委約作品,中西混合室內(nèi)樂編制,首演于美國林肯中心,接受音樂總監(jiān)陳冰老師邀請,改編為民族管弦樂團版本,此次為該版本首演。古箏深遠幽靜的滑音,一抹浮夸的現(xiàn)實,瞬間把觀眾帶入到美麗的湖邊或是神秘的遠古,各種樂器模擬大自然鳥叫蟬鳴,特殊音效四面八方不期而至,雅致中不失生機、靜謐中彰顯輝煌……是兼具學術(shù)研究與演出效果的完美結(jié)合;
法國民歌《在巴黎的天空下》(改編謝鵬),巧妙地運用笙的顫音模仿手風琴音效,加之孩子們充滿魅力的人聲演唱,還有臺下觀眾情不自禁的跟唱,臺上臺下沉浸在無限和諧、浪漫的氣息里。在意大利羅馬圣契切利亞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Music Santa Cecilia),演奏完這一曲,一位長者情不自禁的低沉的“Bravo”,讓樂團感動不已,這是中國民族管弦樂團詮釋西方經(jīng)典音樂成功的體現(xiàn),是最完美的“香頌”;
《南腔》(作曲鄒航),曲調(diào)與潮州音樂有關(guān),構(gòu)思精致,演奏的同時大量運用潮州話演唱,喚起無數(shù)海外赤子思鄉(xiāng)情懷;
之后,四位中國當代杰出的民族器樂演奏家與樂團的合作是此次巡演的重頭戲。
首先是琵琶與民族管弦樂團《云想花想》(作曲王丹紅),樂曲靈感來源于李白詩歌《清平樂》其中的樂句“云想衣裳花想容”,著名琵琶獨奏家江洋老師將琵琶的內(nèi)心獨白、優(yōu)美的旋律,靈動雀躍的舞蹈性節(jié)奏,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胡與民族管弦樂團《楚頌》(作曲李博禪),作品敘述了霸王與虞姬凄美的愛情故事,并以此為主線展開演繹英雄氣概與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著名二胡演奏家馬向華老師的演奏技巧嫻熟、收放自如,時而溫婉細膩,時而慷慨激昂,可謂是真正的視聽享受!
嗩吶與民族管弦樂團《漁樵農(nóng)耕》(作曲劉文金),著名嗩吶演奏家石海彬老師分別運用大小嗩吶,與樂團呼應(yīng)演奏,嘗試把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與爵士風格有機結(jié)合,音樂傳神,聲響氣韻生動,引人入勝!
笛子與民族管弦樂團《小放!,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亞老師技術(shù)精湛,處理流暢,展現(xiàn)了清新的田園風光,既有北方的豪邁又有南派的秀麗,極具音樂感染力;隨后,戴亞老師攜愛徒戴紫頤與樂團共同演繹了自行改編的經(jīng)典名曲《秦川情》,用陜西民間的風土韻味將觀眾的熱情再一次推向高潮,師徒二人天衣無縫的合作集中展現(xiàn)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匈牙利佩奇大學音樂與視覺藝術(shù)學院(Faculty of Music and Visual Arts, University of Pécs)音樂會上,匈牙利星光附屬少年合唱團——歐洲第一支華人童聲合唱團傾力加盟,由我院指揮系校友張國治老師執(zhí)棒,當音樂廳內(nèi)響起由我院作曲系博士王瑞專門為此次樂團與童聲合唱合作而編配的學堂樂歌《送別》和比才《卡門》選段《街頭少年》的旋律,在場觀眾無不動容、潸然淚下。這是海內(nèi)外共同的心聲、這是最好的中國音樂文化傳播與繼承!
音樂會最后由少年民族管弦樂團用充滿靈動、雀躍風格的《青春之舞》(作曲常平),以高超的演奏技巧,精密的極致配合,將音樂會畫上圓滿句號!
音樂總監(jiān)陳冰老師與樂團合影
著名琵琶演奏家江洋老師
著名二胡演奏家馬向華老師
著名嗩吶演奏家石海彬老師
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亞老師攜愛徒戴紫頤
音樂家們聯(lián)手謝幕
音樂會演出效果震驚四座,觀眾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為樂團鼓掌、喝彩!中國駐意大利使館文化參贊許蓉女士親自出席意大利羅馬圣契切利亞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Music Santa Cecilia)音樂會,并向樂團表示祝賀。在奧地利克拉根福特音樂廳(Konzerthaus Klagenfurt),近千名觀眾全體起立鼓掌,樂團每加演一首,觀眾再起立鼓掌,指揮每首加演曲目之間多次謝幕,連續(xù)加演三首,仍然掌聲鼎沸! 現(xiàn)場仿佛是樂團演奏與觀眾掌聲的交替表演! 匈牙利佩奇大學音樂與視覺藝術(shù)學院(Faculty of Music and Visual Arts, University of Pécs)音樂會后,觀眾一次又一次有節(jié)奏的加速度鼓掌,震撼著每一位團員的心!克拉根福特藝術(shù)總監(jiān)Ernest Hetzl 在交流音樂會后講話: “我們知道現(xiàn)在中國越來越強大了,必須承認支撐他們走向今天這樣強大的有他們幾千年的歷史。在這里演出的學生們不懂英語,而我們作為觀眾,包括我在內(nèi),也不懂漢語,但是我們都能懂音樂,懂音樂里的情感,這就是音樂的力量。今天我們在這里看到的樂器都是非常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樂器,他們至今都還在演奏,太了不起了!”特別是在意大利博洛尼亞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Music 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音樂廳(Sala Bossi),這里是意大利第一所公立音樂學院、是音樂神童莫扎特曾經(jīng)演出過、羅西尼等著名作曲家曾經(jīng)學習過的地方,該學院著名作曲家Alberto Caprioli教授音樂會后激動地說:“學院建院二百多年,第一次迎接中國民族管弦樂團。這么年輕的學生樂團,居然展現(xiàn)如此高的演奏水準,毋庸置疑,他們一定是中國最有能力最優(yōu)秀的青少年,他們的演奏具有國際水準!我們的音樂廳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很多非常著名的音樂家都曾在這里演奏。所以觀眾的鑒賞力非常高,耳朵非常挑剔!今天的演奏令人震撼!并且很多音樂語匯非常新穎,令人耳目一新。由衷欽佩中國民族音樂之如此傳承、發(fā)揚!……”著名指揮家Tommaso音樂會后感慨道:“不可思議!這美妙的、充滿感染力的、精準的音樂是由這群如此年輕的中國音樂家詮釋出來的。他們已經(jīng)征服了我們,教會我們什么叫做奉獻精神、尊重和勇氣!”
中國駐意大利使館文化參贊許蓉女士出席音樂會
現(xiàn)場觀眾
中央音樂學院少年民族管弦樂團建團20年,此番第一次走出國門,由小小少年向世界展現(xiàn)中國民族音樂之燦爛文化,這是幾代民樂人共同努力、奮斗的結(jié)果,在此,衷心感謝曾經(jīng)為樂團辛勤付出的孫維熙老師、張建林老師、王甫建老師、張列老師、劉沙老師、郝貽凡老師、趙家珍老師、李聰農(nóng)老師、戴亞老師、石海彬老師、馬向華老師、喬佳老師、袁莎老師、江洋老師……更要衷心感謝多年來辛勤創(chuàng)作、不計得失的各位作曲家,李濱揚老師、常平老師、鄒航老師、王丹紅老師、謝鵬老師、白浩鈺老師、王瑞老師……
孩子是國家的希望、是事業(yè)的繼承者,相信本次成功出訪對于每一個孩子的一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孩子們時刻體會愛國情懷、時刻踐行肩負使命、時刻沐浴濃濃師恩、因而,時刻傳達發(fā)自內(nèi)心的正能量!這是最好的傳承與發(fā)揚,是埋在孩子們心里最好的一顆種子,是指引孩子們一生追尋的燈塔……
熱烈祝賀中央音樂學院少年民族管弦樂團歐洲訪問演出圓滿成功!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