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一周年系列演出拉開帷幕
12月6日晚,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shù)總監(jiān)呂嘉,攜手小提琴演奏家寧峰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以一臺特別策劃的音樂會,拉開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一周年系列演出帷幕。音樂會中,動人的樂音化作十一年來無數(shù)次精彩瞬間的縮影,臺上臺下共同在悠揚的旋律中重溫時光留下的美好印記。建院十一年來,國家大劇院始終重視弘揚中國當代優(yōu)秀嚴肅音樂作品。在本場音樂會的上半場,著名作曲家陳其鋼《悲喜同源》和青年作曲家李博作品《飛寒》,展現(xiàn)中國當代音樂作品蘊含的人生思辨與音樂探索。
建院十一年來,國家大劇院始終重視弘揚中國當代優(yōu)秀嚴肅音樂作品。
呂嘉攜手寧峰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拉開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一周年系列演出帷幕。
《飛寒》曾獲國家大劇院第四期青年作曲家計劃二等獎與樂手喜愛作品。從小生長在黑土地的李博,以源自東北的民間音樂元素,“贊頌人類抗爭自然困難的勇氣與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愛。”演出中,樂團在呂嘉的執(zhí)棒下,以精準而細膩的演繹,不僅描摹著冬日的凜冽與雪花的晶瑩,更傳遞出作曲家暗藏在音符中的暖流,為觀眾營造出暖意融融的冰雪世界。作曲家、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計劃發(fā)起者之一陳其鋼在音樂會現(xiàn)場表示:“《飛寒》這部作品來自國家大劇院建立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平臺——青年作曲家計劃。每年要從全世界的中國年輕作曲家中間選出12部作品在這個國家級的藝術(shù)殿堂里進行公開的商業(yè)性演奏,此舉在全世界的范圍內(nèi)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但是國家大劇院做到了。這一方面是幫助青年作曲家建立經(jīng)驗,另一方面是讓觀眾了解中國青年音樂家的教育、寫作追求的現(xiàn)狀。這對作曲家、聽眾、音樂教育家等多方面都是一次非常好的交流機會,能夠促動中國交響樂寫作的進步!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寧峰攜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深情演繹陳其鋼《悲喜同源》。
在冷暖交織的《飛寒》之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寧峰攜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深情演繹陳其鋼《悲喜同源》!拔汲浅隂泡p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陳其鋼化用古曲《陽關三疊》,陳述“離別時人們對未知前程的憧憬與告別(永別)時的悲情”。小提琴家寧峰,以他精湛的技藝,將離別之時的萬般情愫,訴諸于弓弦之間,并在與樂團的應答輝映中,帶給觀眾關于悲喜、別離的體悟與哲思。
在呂嘉率領下,樂團將作品中那些表情豐富的旋律與青年馬勒血氣方剛的情感充分展現(xiàn)。
音樂會下半場,樂團為觀眾獻上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D大調(diào)第一號交響曲,“巨人”》。在呂嘉率領下,樂團將作品中那些表情豐富的旋律與青年馬勒血氣方剛的情感充分展現(xiàn)。當全曲在強力而熱情的凱歌般旋律中告終時,現(xiàn)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并久久回味馬勒交響樂帶來的豐厚精神與情感體驗。
在本場音樂會之外,建院十一周年期間,國家大劇院還將以原創(chuàng)歌劇《蘭花花》、全新制作的兒童歌劇《沒頭腦和不高興》、原創(chuàng)舞劇《天路》等,以饗廣大觀眾。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