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巴蜀常春藤學校音樂教師培訓會舉行
培訓會現(xiàn)場
12月26日電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搭建音樂教師學習交流平臺,進一步提高其業(yè)務水平,加強音樂課育人功能,12月21日,重慶市教育新聞研究會在重慶巴蜀常春藤學校舉辦了會員單位音樂教師培訓會,來自該會員單位的170余名音樂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會通過講座和互動交流形式,從合唱指揮和聲樂教學兩個方面著手,讓參培音樂教師在夯實自身基本功的同時,互相交流音樂學科教法以及音樂學科育人功能探究。
參培老師認真記錄
曾任西南大學教授,現(xiàn)任重慶市合唱協(xié)會主席的文思隆和中國音協(xié)會員、曾任重慶文化職業(yè)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和文化傳承系主任劉征宇副教授,受邀分別進行了合唱指揮和聲樂教學的講座。文思隆教授談到,音樂學科不再是“豆芽學科”,作為執(zhí)教的音樂老師自身要充分理解學科的重要性。他從樂譜、音質(zhì)、速度、力度、表現(xiàn)手段等幾個方面,分享了學科要點,讓參培老師對教學中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從事30多年聲樂教學的劉征宇副教授則更多探討了教學中的要點,他時而引吭高歌,時而撫琴以和,將參培老師的興趣完全調(diào)動了起來。同時,他通過現(xiàn)場互動進行案例講解,七位女老師即興演唱《梨花頌》,大足中學李俊老師評劇《花為媒》片段……引來全場掌聲。劉征宇副教授在大家表演后,現(xiàn)場從聲樂、氣息等方面對表演老師進行教學、指導,讓大家收獲很多。
潼南實驗中學王艷熙老師對參加活動感到很開心,她認真做著筆記,“培訓從教學方式、重難點等方面給了啟迪,與同行交流也是最好的提升機會”。遇到重要內(nèi)容,她還用手機錄成視頻,“帶回去,好東西要帶回去給來不了的老師分享”。酉陽民族小學毛玲老師才走上教學崗位不久,“培訓給了我們直接的指導,希望這樣的培訓活動多一些,讓老師既能多一些提升專業(yè)能力的機會,又能多一些教學實踐的指導”。她談到,在酉陽縣,音樂課主要進行聲樂和民樂教學,“縣教委、學校、家長、學生都越來越重視藝體學科,我們音樂老師感覺責任很重大”。巴蜀常春藤學校音樂教師肖杰在培訓會展示了學校的音樂教學課程。
重慶市教育新聞研究會負責人在培訓會上表示,培訓通過觀摩教學和講座、交流的形式進行,是希望廣大音樂教師通過音樂這門藝術課,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也希望學校能重視音樂教師的培養(yǎng),挖掘好音樂課塑造人、培養(yǎng)人的學科功能,把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音樂教育的始終,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重慶市巴蜀常春藤學校校長李瀟珂在培訓會上致詞,向大家介紹了學校發(fā)展情況。
此外,培訓會前一日天晚上,作為教學觀摩活動,教育新聞研究會還組織參加培訓會的音樂老師觀看了市文化委主辦的星海合唱團專場合唱音樂會。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