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特長要讓孩子真正體會藝術之美
特長生招生比例縮減
周末奔波在各類藝術培訓班是諸多學生家庭難逃的“宿命”,因為藝術特長是直升與派位之外的一張升學門票。隨著年初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到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的消息,藝術特長生的升學路將逐年縮窄直到消失。新快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有家長已經(jīng)暫停了孩子的特長學習,表示全力學好文化課;老師則表示,取消特長生招生有利于讓特長學習回歸理性、正常,讓孩子真正體會到藝術的美好。
特長生招生舊制與新規(guī)
小升初特長生招生分為體育類、藝術類和科技類,往年每年進入4、5月份,廣州市各區(qū)會公布公辦初中特長生招生方案以及報讀辦法, 并舉辦特長才藝的摸底測試。作為派位、直升外的一條升學途徑,報考特長生的要求并不低,通常需要學生近三年在市、區(qū)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辦的比賽中獲獎,因此,不少孩子一進小學就開始進行特長培訓,到三年級后則參加各類比賽和考級、考證。
但近年來,全國各地的特長生招生比例一直在縮減,廣州也不例外。此前根據(jù)廣州市教育局的規(guī)定,各區(qū)具備招收特長生資格的初中學校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不超過本區(qū)初中總招生人數(shù)的5%。以2017年廣州市的省、市屬學校為例,特長生招生人數(shù)最多的學校是廣鐵一中121人,執(zhí)信中學120人,廣東實驗中學110人,三所學校的特長生指標都控制在4%。
今年開學前,《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對于新入學的義務教育學生,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guī)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新的規(guī)定對于四年級以下,計劃通過特長生招生升學的家庭而言,無疑有巨大影響。
家長看法
暫停特長學習 專心學習文化課
對于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有的家長松了一口氣,不需要犧牲自己的周末再把孩子送到各大培訓班上課,或奔波各地去參賽;也有家長認為一刀切的新規(guī),排除了各類特長生的升學可能,重新回到以分數(shù)和成績?yōu)闇实膯握{(diào)時代。
廣州番禺區(qū)某小學的家長蘇女士認為,能夠理解新規(guī)的初衷,因為很多城市的特長生招考存在暗箱操作,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但這對于很多在某些方面真的有天賦、有特長的學生不公平。學習課本知識要能力、辛苦付出,學習鉆研特長一樣要付出很多汗水,特長并不比學習更低。
“當初讓兒子學習黑管,是想給他多一條特長生的門路,為了避開鋼琴這樣的大眾樂器,特地選擇了黑管,每年上課加參賽要數(shù)萬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如果不能考特長生,繼續(xù)學也沒有用武之地!眳闻扛嬖V記者,她已經(jīng)讓四年級的孩子暫停了黑管學習,專心學習文化課程。
學生看法
特長生不等于成績差,我會一直唱下去
王老師出身星海音樂學院,被越秀區(qū)一所小學聘請為合唱團指導老師。她表示,練習聲樂等特長需要花費學生課后時間,如果遇到比賽,學生時常要排練到晚上8點多才回家。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后,已經(jīng)有一部分高年級學生的家長申請退團。王老師認為成員流失對于士氣和比賽影響較大,“可以理解家長和學生的選擇,畢竟之前很多家長讓孩子參加社團是因為可以拿到獎項,獲得證書,能在升學時報考特長生!
合唱團的主力干將,六年級的小悅說道,往往是成績不佳或者不穩(wěn)定的同學才會退團,而且這樣的決定通常是父母做的,同學也無可奈何!艾F(xiàn)在能留在團里的都是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他們不用考特長生也能進入好的學校。我在四年級時曾經(jīng)因為成績后退而退團,也是在恢復成績后才再次入團的,F(xiàn)在我能比較好的平衡了!毙偙硎,“老師教我們唱歌不要用嗓子,而要用腦子。很多歌曲的意境需要自己揣摩,還有查閱大量資料去理解背景。合唱隊給我的不僅是唱歌,還有很多文化和藝術的感覺,我已經(jīng)習慣每天練唱。不論能否考特長生,我都會一直合唱下去。”
老師看法
讓特長學習回歸理性,不被比賽考證裹挾
琴之聲琴行的工作人員表示,新規(guī)出臺后,學習聲樂的孩子并沒有減少。雖然升學是很大的動力,但年輕的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喜好和感受,對于學習藝術的目標也會考慮精神、氣質(zhì)的培養(yǎng)和熏陶,甚至僅僅作為興趣,并不會強求孩子考級和考證。
越秀區(qū)某初中社團負責老師告訴記者,學校招收特長生一方面是有利于組建有高水平的特長團隊,能夠在全市甚至全國拿到榮譽;另一方面是高中名校和大學招收特長生,可以資源對接,提高學生升學率;同時還能豐富學校課外生活,調(diào)節(jié)緊張的學習氛圍。
對于特長生的考察,該老師強調(diào)“真實的特長水平”,比如很多小學生會為了升學前達到鋼琴十級而跳級考,強化某一曲目,反而忽略了基本功,這樣并不可取。她認為,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后,或許能夠讓學生拋開“招生”“競賽”的枷鎖,回歸特長的本質(zhì),體驗到藝術、體育與科技的樂趣。
另一方面,社團負責老師指出,隨著近年特長生招生指標壓縮,家長刻意培訓孩子深挖特長的情況少了,畢竟把一門特長提升到高水平需要投入大量金錢和時間。沒有招生這個大目標吸引,很多學生對于特長滿面開花、淺嘗輒止,學校和專業(yè)老師將承擔起提升特長水平的任務,在學習之余,進一步引導孩子發(fā)展特長。
孩子說
蘭執(zhí)(8歲,鋼琴、舞蹈):媽媽說我要做快樂、優(yōu)雅的小公主,就送我學習鋼琴和舞蹈。我很喜歡學它們,我不知道有什么用。但媽媽一直逼我練琴,我希望她不要那么兇了,這樣我就不覺得快樂了。
玥兒(12歲,箏、短跑):因為看電視感覺彈箏很有氣質(zhì),我就學了。短跑是老師發(fā)現(xiàn)我跑得快,就選我進入校隊。我已經(jīng)在校級和區(qū)級的比賽中取得了名次,但是訓練的過程也很辛苦,早起、晚歸,我的膝蓋還摔了好幾條疤。不過我也在訓練和比賽中變得更堅韌、強大了。
瑾瑜(18歲,鋼琴、聲樂):10歲時爸媽才送我學琴,他們看大家都在學才給我報班。老師看我的手非常有力量,一直說這么晚才學琴,可惜了好苗子。我建議家長盡早送孩子學琴。后來我?guī)缀醪粡椾撉倭?但拿來當談資和活動表演還是感到風光。
小吉(24歲,鋼琴、國畫):當年父母下血本讓我學琴學畫,他們拿著棍子逼我完成練習,我時常邊哭邊練。當時恨極了他們,也恨發(fā)明鋼琴和國畫的人,但現(xiàn)在我才明白小時候的強迫成了保護我的屏障,當我抑郁低落時,藝術是最好的解藥。
國外升學中特長的重量
擁有特長在國外的升學中也占有優(yōu)勢,比如美國每年有無數(shù)學生因為體育、藝術或者科技類成就進入著名中學和大學。
但負責留學文書指導的艾小姐指出,在外國名校招生官眼中,中國學生的特長反而是沒有特長。因為鋼琴、小提琴等藝術類特長和數(shù)學、計算機等競賽類榮譽大部分中國學生具備,蜂擁而上學習某種特長,造成了均質(zhì)化的學生簡歷,導致招生負責人產(chǎn)生審美疲勞。除非學生能有更特別、小眾的特長,或者大眾特長上表現(xiàn)出極高水平,才有可能入招生官法眼。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