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雷佳一起唱”聲樂交流活動在沈陽音樂學院舉行
5月19日上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雷佳博士蒞臨我院舉辦“和雷佳一起唱”聲樂學術交流活動;顒佑芍泄采蜿柺形麄鞑亢臀以汗餐鬓k。沈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安建曄、學院黨委書記張建華、副院長趙德山及相關教學單位、職能部門負責人與學院師生共同參加了本次學術交流活動。活動由趙德山主持。
此次活動分為演講和交流兩大環(huán)節(jié)。在演講環(huán)節(jié),雷佳博士與我院師生一起分享了自己多年積累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巧和舞臺經(jīng)驗,并就“什么是民族唱法”這一問題,與在座師生進行了親切的交流互動。雷佳表示,中國的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沒有哪個民族的唱法能夠“代表”另一個民族的唱法,所以中國民歌要打破唱法的界限,尋找適合作品的聲音,才能進入更廣闊的藝術世界。她坦言,“作為歌唱演員,我希望把最美好的聲音帶給觀眾。適合作品的聲音就是最好的聲音。”演唱者要把精力和感情投入到作品本身,而不應糾結于唱法問題,才能真正唱出民族韻味,呈現(xiàn)出具有藝術個性的、群眾喜愛的音樂。
在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中,來自我院民族聲樂系、聲樂歌劇系的5位學生分別演唱了創(chuàng)作歌曲《曙色》、民歌改編的藝術歌曲《今年梅花開》、《小白菜》、民族歌劇《木蘭詩篇》選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身》、創(chuàng)作歌曲《跟你走》。雷佳對他們的演唱一一作了點評和指導。雷佳的點評,不局限于演唱技巧的指導,更多的是將個人的學理思考和演唱理念講授給在場的師生。比如,她強調(diào)演唱者要以作品的歷史背景、地域特征、作品主旨等多方面專業(yè)知識為依托,注重字正腔圓、聲音統(tǒng)一,加強音樂作品分析,找準演唱的角色定位,綜合、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理解音樂,準確生動地詮釋音樂作品。
雷佳還向我院贈送了《中華56民族之歌》專輯。
近兩個小時的學術交流中,雷佳為我院師生帶來了民族聲樂藝術前沿的學術觀點和熱點解析,內(nèi)容豐富,氣氛熱烈。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