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匈牙利民歌親緣的關系研討會舉辦
中國甘肅網5月21日訊5月15日,2018.中匈音樂文化交流工作坊——中國與匈牙利民歌親緣的關系研討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先生參加論壇并致辭。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和匈牙利藝術研究院共同主辦,匈牙利藝術研究院人文部音樂研究所院士、民間音樂理論家西普什·雅諾什先生和中國音樂學院杜亞雄教授通過豐富的藝術作品,全方位、多視角的介紹和講述了兩國民歌的淵源。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研究生納達斯第.法妮.艾斯特爾、甘肅裕固族歌手鐘玉梅(瑙爾姬斯)、薩爾組合主唱薩爾(妥應杰)以及蒙古族歌手阿拉騰巴根、鄂溫克族歌手阿莉曼在研討會上演唱了兩國相近的民歌。薩爾組合主唱薩爾(妥應杰)激動的說道:“匈牙利歌手演唱的《艾娃》和裕固族民歌《黃鶯媽媽》曲調幾乎一樣,我們的搖籃曲中也都用‘?哩’做襯詞,我們裕固族歌手一定要好好挖掘整理裕固族傳統(tǒng)民歌,有機會一定把它唱給匈牙利人民聽”。
中國音樂學院杜亞雄教授
這種不同文化的雙向交流,有助于在全球化語境下共同探討本土藝術的發(fā)展和世界多元文化的關系,更有助于在不同文化間的交融基礎上,共同創(chuàng)造出符合未來新時代發(fā)展的文化與藝術。匈牙利民歌的淵源和匈牙利族源相聯(lián)系,而后者又是匈牙利及歐洲史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學術界有幾種不同的見解,匈牙利音樂學界亦有不同看法。作者根據在中國民歌和匈牙利民歌之間相像以及它們之間有親緣關系的事實,認為應當支持巴托克關于"匈牙利音樂風格是古老的突厥音樂的一部分"的論斷。因此,我們應當重視巴托克的意見和他關于“匈牙利音樂風格是古老的突厥音樂的一部分”的論斷,沿著他所指引的方向前進,把中國民歌和匈牙利民歌的繼承關系和交流情況弄清楚,從中得到更多與音樂學和其他學科研究的有關資料。
活動現(xiàn)場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