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總結2019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承辦工作
2019年10月14日下午,在教學樓貴賓室,上海音樂學院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及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匯聚一堂,聽取藝術處關于2019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我院相關工作的總結匯報。院長廖昌永出席并講話。
廖昌永肯定了藝術處2019年的相關工作,希望能夠再接再厲,把這項上海市的重點工作、我院上半年的演出重點工作做得更好、更細致,同時也希望大家繼續(xù)通力合作,在2020年的組織申報中推出更多更優(yōu)質的演出項目。他說,今后要更加注重與國內外知名院團的合作,緊扣“產學研”一體化、國際化辦學及藝術實踐基地等元素,強強聯(lián)合、集思廣益、開放思路,通過上海之春這個舞臺,促進我院的教學科研及藝術實踐水平提升,幫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青年教師增加名團合作經歷、聽眾有更高大上的欣賞體驗。要結合上音歌劇院的落成,用好這個平臺,讓國際一流硬件匹配國際一流的演出。要考慮如何在長三角一體化乃至全國美育教育中提升我們的貢獻度和影響力。結合“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我院也可以嘗試開展自己的“春、秋”藝術展演季。
藝術處處長史明陽詳細介紹了今年上海之春相關工作的背景及執(zhí)行情況。今年藝術處經過反復思考,策劃推出了旨在展示滬上乃至全國的學生樂團、歌唱團、打擊樂團等年輕團體音樂力量為主體,展現(xiàn)青春活力的“春之眾樂”版塊,旨在推出滬上乃至全國的優(yōu)秀新人新作的“春之羽翼”版塊,旨在凝聚展現(xiàn)滬上乃至全國一批風華正茂、中堅力量的音樂家的藝術成果的“春之韶華”版塊,以及旨在集中展示帶有經典傳承意義作品及與上海之春有深切淵源音樂家、作曲家作品的“春之印記”版塊!八拇蟀鎵K”概念的提出,使得我院系列演出及今后的院外合作項目有了可以貫穿始終的主軸,各項演出活動在申報及策劃階段就可以按照版塊劃分,清晰歸類。今年的10臺12場演出共計推出新作27部、新人37位。這個全新的策劃組織理念是今年工作的一大亮點。
今年工作的第二大亮點在于宣傳方面。在院黨委宣傳部的指導下,藝術處在具體執(zhí)行中也圍繞4個版塊在主流媒體、自媒體、網絡直播、電臺廣告上實現(xiàn)了全覆蓋:主流媒體報道126篇,總觸達人次約200萬;自媒體8家,總觸達人次14萬;網絡直播9家,總觸達人次103萬;電臺投放,總觸達人次30萬。尤其與上海航空廣告的首次觸電,第一次可以在航空雜志上看到我院系列演出宣傳,在國內外優(yōu)質潛在客戶群體中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也首次實現(xiàn)了上海之春宣傳的“海陸空”全覆蓋。今年的系列演出和新人新作在愛奇藝、優(yōu)酷、咪咕、看看新聞網、上觀、梨視頻等一線強勢網播平臺推出,還與收聽率全國第一的喜馬拉雅首次戰(zhàn)略合作,推出廖昌永教授推廣中國藝術歌曲專訪。在東廣和上廣主流電臺頻道的宣傳上,背景音樂用心選擇了廖昌永與方瓊教授合唱的歌劇《賀綠汀》選段《上音,我的愛》,與潛心創(chuàng)作的宣傳詞相搭配,被廣大聽眾贊譽為“有藝術情懷的聲音”。在上海發(fā)布、文化云、文化上海、橄欖古典、第一教育等多個APP上為上音“發(fā)聲”,閱讀量超過10萬,吸引了更多青年人關注古典音樂。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