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樂廳:廣州交響樂團2019/20音樂季 余隆演繹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廣州交響樂團2019/20音樂季【8】余隆演繹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時 間: 2019.12.13
場 館: 星海音樂廳-交響樂演奏廳
日期/場次: 2019-12-13 周五 20:00
演出時長: 大約90分鐘,以演出現(xiàn)場為準
入場時間: 以場館規(guī)定為準
演出詳情
演出信息
指揮:余隆
小提琴:陸威
打擊樂:胡勝男
演奏:廣州交響樂團
演奏曲目
葉小綱:《峨嵋》,為小提琴、打擊樂與交響樂隊而作
路德維!し丁へ惗喾遥篎大調(diào)第六交響曲,作品68
*具體曲目以演出現(xiàn)場為準
演出介紹
葉小綱的小提琴與打擊樂二重協(xié)奏曲《峨嵋》,其靈感源于一次四川采風。如泣如訴的小提琴似旅人的腳步,在云山霧靄里體會中國山水獨有的意境;打擊樂涵蓋木琴、管鐘、牛鈴、鐃鈸等不下十種中西樂器,如同穿梭溪澗中,沁人心脾、激蕩心靈。貝多芬著名的《第六交響曲“田園”》與《第五交響曲“命運”》作于同時,全曲充滿對自然的敏感捕捉和對心境的出色描摹。柏遼茲曾嘆道,“那些偉大、崇高而美麗的古代詩篇,在這一音樂的奇跡面前也變得蒼白!”本樂季廣州交響樂團將攜手著名樂壇伉儷——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首席陸威、打擊樂演奏家胡勝男,并由音樂總監(jiān)余隆執(zhí)棒,帶領觀眾穿行于音符交織的自然秘境。
藝術(shù)家介紹
指揮 余隆
余隆是活躍于國際樂壇的最杰出的中國指揮家,2018/2019樂季是他擔任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的第16年。目前他還同時擔任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shù)委員會主席、中國愛樂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和首席指揮、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的聯(lián)合總監(jiān),并于2015/2016樂季起出任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客席指揮。
余隆首次指揮廣州交響樂團的時間要追溯到1993年,其后雙方又有過多次成功合作。他于2003年就任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履職當年即率樂團與大提琴家米沙·麥斯基一道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歐非巡演,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盧森堡音樂學院音樂廳、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開羅歌劇院和亞歷山大音樂廳演出,并于首個任期內(nèi)(2003-2007)即帶領樂團完成了世界五大洲的巡演。余隆在擔任廣交音樂總監(jiān)至今的十余年來,不但令廣交成功躋身中國最優(yōu)秀交響樂團之列,還于2005年和2010年分別創(chuàng)辦了以廣交為東道主的中國廣東國際音樂夏令營(CISMA)和廣東亞洲音樂節(jié),并擔任其藝術(shù)總監(jiān)。這兩項國際音樂盛事至今為外界所稱道,同時為廣交建立了更為廣泛的國際聲譽。2017年1月,余隆邀請大提琴家馬友友共同創(chuàng)辦的首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YMCG)”在廣州成功舉辦,被業(yè)界評論為“翻開中國交響樂嶄新的一頁”。
余隆與世界各地眾多知名交響樂團和歌劇院有著廣泛合作,他指揮過的樂團有紐約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巴黎管弦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漢堡國家歌劇院、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東京愛樂樂團和新加坡交響樂團等。2008年5月,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在梵蒂岡城保羅六世禮堂為教宗本篤十六世及八千余名聽眾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成為令全世界矚目的重要文化盛事。2018年2月,余隆簽約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與其率領的上海交響樂團建立為期三年的唱片全球發(fā)行合作關系。
余隆的藝術(shù)生涯涵蓋指揮和藝術(shù)管理領域。1992年,余隆擔任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同年,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的新年音樂會系列,并連續(xù)三年擔任指揮,開啟國內(nèi)演出新年音樂會之先河。1993年起,余隆連續(xù)五年為香港市政局指揮歌劇演出。1998年,余隆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在他的出色領導下,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已躋身于全球最重要的音樂節(jié)之列。2010年,他還創(chuàng)辦了MISA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并擔任其藝術(shù)總監(jiān)。
余隆1964年出生于上海的音樂世家,自幼隨外祖父、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教授學習音樂。后求學于上海音樂學院和德國柏林高等藝術(shù)大學。鑒于余隆在推動當今世界古典音樂事業(yè)發(fā)展和促進國際間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突出貢獻,2002年,德國萬寶龍文化基金會向余隆頒發(fā)了年度“萬寶龍卓越藝術(shù)成就獎”;2003年,法國政府特別授予余隆“法蘭西文學藝術(shù)騎士勛章”;2005年,意大利政府向余隆頒發(fā)了“共和國騎士勛章”;2010年中央音樂學院頒發(fā)的榮譽院士證書,表彰他對中國音樂的發(fā)展和對外文化交流做出的杰出貢獻,這是國內(nèi)藝術(shù)大學首次頒發(fā)“榮譽院士”稱號,余隆成為我國藝術(shù)家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當年12月又被授予“2010年年度中國文化人物”大獎。2013年,余隆獲頒國家級學術(shù)機構(gòu)主辦的最高藝術(shù)大獎“中華藝文獎”。2014年12月,他獲得象征著法國最高榮譽典屬體系的“榮譽軍團騎士勛章”。2015年,余隆獲頒“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同年榮獲由美國大西洋理事會頒發(fā)的“全球公民”獎,以及由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頒發(fā)的“桑福德獎章”。2016年4月,余隆當選美國藝術(shù)與科學學院外籍榮譽院士。2016年6月,余隆獲頒“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十字勛章”。2018年11月,余隆獲頒香港演藝學院榮譽博士。余隆還當選為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并擔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
旅德打擊樂演奏家 胡勝男
胡勝男是當今國際樂壇最活躍的打擊樂獨奏家之一,曾獲2007年慕尼黑胡梅爾國際打擊樂大賽金獎,及保加利亞國際打擊樂大賽最高獎以及最佳定音鼓演奏獎,是迄今為止第一位在國際打擊樂比賽中獲得金獎的中國人,中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演奏家。胡勝男曾獲柏林國家文化部頒發(fā)的“國際音樂家繼承人”特殊榮譽獎和奧地利政府頒發(fā)的最高國家獎學金,F(xiàn)為中國星海音樂學院特聘教授。
作為職業(yè)打擊樂獨奏家,胡勝男曾受邀于德國德意志交響樂團、柏林音樂廳交響樂團、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德國新布蘭登堡州立交響樂團、德意志室內(nèi)樂團、德國普魯士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奧地利銅管樂團、歐洲華人節(jié)日樂團以及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等眾多國內(nèi)樂團。胡勝男的藝術(shù)足跡遍及全球,曾在德國“BADKISSINGEN”音樂節(jié)、卡塞爾音樂節(jié)、歐洲古典青年音樂節(jié)、“THE BEST OF BERLIN”音樂節(jié)、LINZ國際打擊樂節(jié)、奧地利LEOBEN音樂節(jié)、法國國際打擊樂節(jié)、慕尼黑現(xiàn)代音樂節(jié)、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北京現(xiàn)代音樂節(jié)、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jié)等舉辦音樂會。
胡勝男童年時便顯露出在音樂方面的特殊才能,曾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奧地利格拉茨國立音樂藝術(shù)表演大學,德國柏林“漢斯——艾斯勒”國立音樂大學以及奧地利莫扎特音樂學院,啟蒙于母親胡德靜,后師從中國著名打擊樂教育家趙紀,出國留學期間師從眾多名師:打擊樂泰斗Peter Sadlo,柏林愛樂定音鼓首席Rainer Seegers, 柏林愛樂打擊樂首席Franz Schindlbeck,中國打擊樂演奏家李飚及奧地利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定音鼓首席Gerald Fromme。
2017年胡勝男受邀擔任歐洲青年古典音樂節(jié)中德建交45周年專場音樂會的藝術(shù)總監(jiān),為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在教育方面除了在國際比賽中擔任評委以外,胡勝男還多次受到國內(nèi)外著名音樂院校的邀請,舉辦了大量的大師班并頻繁帶領學生成功舉行音樂會。
她的演出曾多次出現(xiàn)在奧地利ORF電視臺、奧地利古典頻道OE1電臺、德國廣播電臺、中國中央電視臺等電視廣播媒體。她的音樂會被奧地利皇冠報評為“一場前所未有的打擊樂盛宴”,柏林郵政早報稱她的演奏為“一位魅力無窮的打擊樂演奏家”。德國布蘭登堡日報、德國黑森州日報、中國音樂周報、中國樂器雜志、北京新京報、深圳日報等媒體也對胡勝男進行過多次采訪報道。
2011年胡勝男發(fā)行了在德國錄制完成的首張個人打擊樂獨奏專輯《who ist HU》。2014年第二張專輯“打擊樂鋼琴二重奏”在德國柏林西門子音樂廳錄制完成。
作為打擊樂演奏家,胡勝男演奏的打擊樂器超過兩百多種,無論是鍵盤類打擊樂器,還是鼓類打擊樂器,無論是亞洲歐洲還是拉丁美洲的打擊樂器,她都能瀟灑自如、繪聲繪色地演奏。音樂會上的胡勝男,憑借其對打擊樂的超然領悟、獨具特色的演奏風格和似乎是與生俱來的超強舞臺感染力,給觀眾和聽眾帶來全新和奇妙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和對打擊樂器無窮魅力的新發(fā)現(xiàn)。
陸威
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終身首席、柏林愛樂樂團客座首席、全球華人樂團首席、歐洲華人節(jié)日樂團創(chuàng)始人、中國組織部“千人計劃”專家、廣州星海音樂學院特聘教授。
陸威3 歲開始隨父親陸中放學習小提琴,5 歲師從中央音樂學院王治隆教授,此后三次獲得北京市少兒小提琴比賽一等獎。1990 年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1993年考入附中。1995年起,師從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林耀基教授。1993年,先后獲得第一屆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比賽少年組第一名、中國作品演奏獎及第五屆全國小提琴比賽少年組第一名。在校學習期間,陸威曾多次出訪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并多次參加世界大師訪華交流活動,深受帕爾曼、斯特恩、阿卡多、祖克曼等名家賞識。1994 年當選中國十大杰出少年,1994、1995、1997、1998年四次獲中央音樂學院“傅成賢”獎學金。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