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典樂迷360天親歷美國五大交響樂團巡禮
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與波士頓交響樂團
即將過去的2019年對于上海的古典樂迷們而言,驚喜層出不窮,一場接一場的重磅名團演出接踵而至。美國五大交響樂團更是完成了一次古典樂界在中國上海的壯舉:在360天內(nèi)完成一次全員巡禮,猶如接力賽跑。先由費城交響打響第一炮,后有逾百年歷史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獻演,紐約愛樂樂團揭幕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芝加哥交響樂團則在年末奏響黃金銅管與弦樂之聲……
2020年2月15日至16日,當春節(jié)剛剛過去,安德里斯.尼爾森斯將攜帶波士頓交響樂團完成最后一棒的重要任務(wù),為上海新春開啟盛大的篇章。據(jù)悉,本次演出曲目將涵蓋莫扎特、貝多芬、德沃夏克、拉威爾、巴托克、巴伯等多位大師代表之作,匯集古典、浪漫、印象主義、民族樂派等多種風格,勢必能滿足上海樂迷的不同需求。當擁有百年深厚歷史積淀的北美名團撞上來自東歐的指揮巨星,將磅礴奏響2020開年最激動人心的音樂饗宴。
波士頓交響樂團是全球頂尖交響樂團之一,作為1979年中美建交后,首批造訪中國的美國交響樂團之一。在那次友好的歷史性演出之后,五年前,樂團在以嚴謹、理性而著稱的指揮家洛林.馬澤爾的率領(lǐng)下造訪過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以《幻想交響曲》等曲目給滬上樂迷留下深刻印象。
闊別五年,波士頓交響樂團將由當紅指揮——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親率訪滬。這也是他接替詹姆斯.萊文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和藝術(shù)總監(jiān)之后,首次率團造訪中國。英國衛(wèi)報曾毫不吝嗇的這樣評價尼爾森斯和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演奏“尼爾森斯與波士頓交響樂團,以完美控制力牢牢抓緊聽眾的心,隨著音樂刻畫出作曲家筆下的世界!彼麕ьI(lǐng)波士頓交響樂團四年內(nèi)三次問鼎格萊美獎,被老牌權(quán)威古典音樂雜志《音樂美國》評為“年度杰出藝術(shù)家”,新一代指揮翹楚尼爾森斯可謂風頭正勁。
更添一層驚喜的是,當今國際樂壇評價最高、最受敬仰的鋼琴家之一——葉菲姆.布朗夫曼也將強勢加入。這位經(jīng)常登臺各大音樂節(jié),與諸多國際名團及指揮家合作,并舉辦系列獨奏音樂會的鋼琴家,一直以高超的演奏技巧、音樂力量及超凡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廣受媒體及聽眾的贊譽。他也因此榮獲艾弗里.費雪大獎、讓.金貝爾.雷恩大獎、格萊美獎等。
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布朗夫曼的獨奏會和協(xié)奏曲的演出非常頻密,基本每年在80至120場之間。在過去的20多年間,布朗夫曼幾乎是都保持著這樣高的演出密度,這在國際上也是罕見的。布朗夫曼的演奏以極其出色的力量控制和驚人的意志力、魄力,而令所有與其合作過的指揮都“膽寒”,一不留神,指揮手下的樂隊就會被布朗夫曼帶著走。戲劇性的是,尼爾森斯也尤為擅長對從細微到宏觀織體的把控。如此一場火藥味十足的碰撞,著實可期。
繼攜手維也納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后,連續(xù)第三年亮相東藝演出季的尼爾森斯,將與波士頓交響樂團攜手奉上多元而絢爛的音樂畫卷。波士頓交響樂團擁有百年的曲目積淀,尤其是在上世紀70年代找到了他們的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后,樂團便以深厚如海般的曲目積累和流暢自然的演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次重返東藝所帶來的曲目,呈現(xiàn)出極為豐富多元的特點,匯集古典、浪漫、印象主義、民族樂派等風格的曲目選擇,所選作曲家也是橫跨德奧、匈牙利、捷克、法國、美國等多個地區(qū)。
樂團四十年前“破冰”演出時,上演過法國作曲家拉威爾《達芙妮與克羅!返诙M曲。睽違四十年之久,樂團會再次演奏此曲,是一次難得的敘舊。這首改編自同名舞劇的管弦樂組曲,以異常精美、朦朧神秘、華麗多彩的印象主義風格特點而成為經(jīng)典,與《波萊羅》一起彰顯了拉威爾作為“管弦樂大師”完美的配器技巧。
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樂隊協(xié)奏曲》,是巴托克晚期作品中,風格融合特質(zhì)的完美展現(xiàn),也歷來被認為是其生命尾聲中所爆發(fā)的最令人震撼的聲音。這首類似于交響曲的管弦樂作品之所以稱作管弦樂協(xié)奏曲,是因為樂隊中個別樂器會被挑出來,按協(xié)奏曲獨奏樂器的方式進行處理。此作的情緒從醞釀、加劇最后到爆發(fā),幾乎是完美展現(xiàn),而尼爾森斯最擅長的便是這種線性的控制,令人無比期待。
尼爾森斯和葉菲姆·布朗夫曼將會帶來兩首氣質(zhì)相近的協(xié)奏曲——莫扎特《c小調(diào)第二十四鋼琴協(xié)奏曲》與貝多芬《G大調(diào)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作為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中僅有的用小調(diào)創(chuàng)作的作品之一,這首作品呈現(xiàn)出某種低沉的情緒與英雄反抗的氣質(zhì)。而貝多芬的《G大調(diào)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不僅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協(xié)奏曲的形式,更是一部英雄氣概深入人心之作。這兩首作品對于向來以“對力量的掌控臻于卓越”的葉菲姆.布朗夫曼而言,是一次演奏家直接與作曲家對話的表演。
作為歷史悠久的美國交響樂團,尼爾森斯和波士頓也將最醇正、經(jīng)典的美國聲音帶到了東藝。美國本土作曲家巴伯創(chuàng)作的《美狄亞的沉思與復(fù)仇之舞》,是其作為新大陸上“新浪漫主義”作曲家的代表作。同樣是根據(jù)舞劇改編而來的管弦樂組曲,巴伯此作較之于拉威爾更顯露出傳統(tǒng)和抒情的特質(zhì)。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旅居美國時期創(chuàng)作過許多膾炙人口之作,以《e小調(diào)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最為出名。德沃夏克將美國黑人靈歌與自己的故鄉(xiāng)——捷克的民歌旋律交織于一體。優(yōu)美質(zhì)樸、富于風俗性、如歌謠般的旋律使人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息,總是能夠在瞬間抓住聽眾的耳朵和心靈。這部交響曲將為本次音樂會的最后一篇曲目,也為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訪滬巡禮之旅畫上完美的句號。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