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開放周”162項活動開放
打開學校大門,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體現高校服務社會職能,引導更多人欣賞音樂、愛上音樂,上海音樂學院“音樂開放周”深受市民喜愛,今年步入了第五個年頭。
4月13日-19日,“音樂開放周”又來了。為期一周的時間里,上音在校內外策劃了162項(場)活動,較去年增加了88項(場)。今年,開放周繼續(xù)采取預約領票的方式開放。4月10日起,市民可登錄kfz.shcmusic.edu.cn及上音官方微信展開預約,從第一天預約情況來看,報名人數十分踴躍。
校史館里的活動尤為豐富。在校史館老師帶領下,“海尚音苑”的志愿者們將以“校史故事+音樂導賞”的方式,展開“上音與中國高校校歌”等校史專題展演活動。
校史館今年還新推出了“上音校史主題沙龍”,邀請上音校友梅雪林、上音學子花卉、中學校長倪瑞明,帶來三場不同視角的校史故事,分享上音的人與事。
4 月14 日上午在賀綠汀音樂廳,“致敬大師,力宏國光——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校史專場音樂會”將以致敬大師為主題,上演蕭友梅、青主、黃自、陳洪、賀綠汀、丁善德、桑桐、錢仁康等老一輩音樂家的經典之作。
在上音藝術成果展示廳、東方樂器博物館內,一系列沙龍、互動教學、音樂會、講座等也將陸續(xù)呈現。其中,“東方樂器博物館精品展”選取了50余件館藏樂器進行展示;“田野的回聲:在實踐中感知傳統(tǒng)”沙龍里,上音6位碩、博研究生將從自身研究出發(fā),帶領觀眾感知中國不同地區(qū)傳統(tǒng)音樂的發(fā)展;“尋找絲路上的聲音——留學生室內音樂會”則匯聚了1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與中國學生共演絲路上廣為流傳的音樂故事。
另外,“貴州玉屏簫笛文化展”將結合實物展示、視頻資料、吹奏(制作)講座、現場演出,全方位展示玉屏簫笛的歷史和淵源。上音教授唐俊喬領銜的上音竹笛樂團、玉屏簫笛樂團,亦將在音樂會里展示簫笛的藝術魅力。
除了場館參觀和音樂會觀摩,開放周將繼續(xù)精選課程開放課堂,讓市民體驗一把專業(yè)音樂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上音今年首次將本科課程納入開放范疇,包括《管弦系樂隊合奏》《歌劇表演與重唱》等課程。研究生開放課程則有《組織行為學》《電影聲音創(chuàng)作與理論》《音樂教育制度研究》《中國二胡傳統(tǒng)樂曲演奏實踐與理論賞析》等。
為了方便觀眾穿梭,上音以時間軸為主線,首次繪制了“開放周活動推薦路線”指南,觀眾可以選擇最優(yōu)路徑參與各項活動。
今年的開放周也不再局限于上海,還會向長三角地區(qū)和革命老區(qū)延伸——除了在上海、贛南各舉辦一場“致敬大師——上音校史系列講演活動”,還會在上海、安徽、浙江、江蘇四地各舉辦一場“上音與中國高校校歌”專題音樂會長三角巡演活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