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高新區(qū)音樂學科青年教師觀摩課活動舉行
路雪老師在課上為學生做示范
馬玲老師用舞蹈導入新課,引人入勝。
與會老師各抒己見,深入研討。
四月,暖風拂面、桃紅柳綠。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高新區(qū)中小學全體音樂老師于4月10日上午分別在高新區(qū)外國語小學、鄭州大學實驗小學參加了中小學音樂學科青年教師觀摩課活動。
本次活動以“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為主線,教學內容為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執(zhí)教教師分別是高新區(qū)外國語小學的路雪老師和高新區(qū)鄭州大學實驗小學的馬玲老師。
為了能上好這節(jié)課,課前兩校都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力量,集思廣益,博采眾長,進行了集體備課和磨課。針對同樣的課題,教學設計不同,采用的教學策略不同,所展現(xiàn)的教學風格也各具特色,但兩堂課都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取得了異曲同工的良好教學效果。
路雪老師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引導,利用一些描繪蒙古風光的圖片或視頻,特別是大草原和成群牛羊的圖畫,讓學生在視覺上感受蒙古草原的遼闊,體會歌曲感情,讓音樂與繪畫相融合整堂課活潑流暢;馬玲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能注意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努力創(chuàng)設充滿美感的課堂環(huán)境,她用蒙古舞引入,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了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在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音樂活動,在唱蒙古,跳蒙古的過程中對我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課后聽課教師根據課堂觀察量表進行了深入研討。大家各抒己見,討論熱烈,見仁見智,不虛夸不溢美,把各自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做法與參會教師進行了交流。
最后,趙寶強老師總結到,本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拓寬了教師的視野,讓聽課教師看到了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讓教師們在比較、反思和研討過程中,切磋交流,碰撞提升。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