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俄羅斯暢想”拉哈夫·沙尼與鹿特丹愛樂樂團音樂會
“俄羅斯暢想”拉哈夫·沙尼與鹿特丹愛樂樂團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19.06.15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約120分鐘 (包含中場)
日期/場次:2019.06.15 周六 19:30
演出介紹
鹿特丹愛樂樂團創(chuàng)建于1918年,樂團常駐歐洲名城鹿特丹,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歷史,并且與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一起被稱之為“荷蘭雙雄”,在國際樂壇大放異彩。樂團在近二十年間始終在國際一線大團陣營之中占有穩(wěn)固的一席之地,樂團近年的藝術總監(jiān)更均為世界頂尖大師,包括捷杰耶夫(1995-2008)、雅尼克·納杰-賽岡(2008-2018,后成為費城交響樂團藝術總監(jiān)、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席指揮),自2008年起,以色列指揮家,被譽為“當代莫扎特式的天才“的80后指揮家拉哈夫·沙尼正式成為樂團歷史上的第12任藝術總監(jiān)。
2019年6月,在樂團誕生101年之際,拉哈夫·沙尼首次率領鹿特丹愛樂樂團亮相國家大劇院。同時,巨星級法國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將擔任獨奏,作為一位顏值與琴藝雙“在線”的演奏大師,卡普松的加入將為樂團的演出再添星光!
指揮 拉哈夫·沙尼
鹿特丹愛樂樂團首席指揮、以色列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自2020/21樂季)、維也納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自2017/18樂季)。
拉哈夫·沙尼以其令人驚訝的成熟,自然純粹的樂感,成為最受關注的新一代指揮家之一。 2018年9月,他繼任雅尼克·納杰-賽岡接棒鹿特丹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成為該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首席指揮。 在2020/21樂季,沙尼將接替祖賓·梅塔擔任以色列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并將于2019/20樂季成為該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
經(jīng)過與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多次合作后,包括從2015年5月的首次亮相以及2016年1月的歐洲巡演,從2017/18樂季開始沙尼正式成為了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沙尼也與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定期合作,不僅在歌劇院演出歌劇,也進行交響音樂會的演出。在2019年春天,他將重返柏林國家歌劇院,執(zhí)棒指揮《唐璜》。
近期沙尼的重要演出包括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德累斯頓國家交響樂團、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布達佩斯節(jié)日管弦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英國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費城交響樂團、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和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合作演出。
沙尼與以色列愛樂樂團的緊密合作始于2007年,當時作為鋼琴獨奏家的沙尼與指揮家祖賓·梅塔合作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協(xié)奏曲,并且在之后的幾年里多次以鋼琴家、低音提琴演奏家的身份同樂團合作。沙尼于1989年出生于特拉維夫,6歲時跟隨Hannah Shalgi學習鋼琴,后在特拉維夫Buchmann-Mehta音樂學院師從Arie Vardi教授。之后在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他繼續(xù)與Christian Ehwald教授學習指揮課程,同時與Fabio Bidini教授學習鋼琴。沙尼也是丹尼爾·巴倫博伊姆的入室弟子。 2013年,他獲得了班貝格古斯塔夫·馬勒國際指揮比賽的一等獎。
作為一名鋼琴家,沙尼于2018年7月在柏林的布列茲音樂廳首次舉辦了獨奏音樂會。他曾與許多樂團合作,作為指揮家兼鋼琴家演奏協(xié)奏曲,其中包括英國愛樂樂團,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最近的協(xié)奏曲演出包括與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合作,以及與卡普松兄弟及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的貝多芬三重協(xié)奏曲。沙尼在室內樂演奏方面也有相當多的演出經(jīng)歷,包括最近在法國普羅旺斯音樂節(jié),科隆愛樂音樂廳以及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上的亮相。
藝術家 雷諾·卡普松 小提琴家
艾克斯普羅旺斯復活節(jié)藝術節(jié),藝術總監(jiān)格斯塔德音樂峰會藝術總監(jiān),洛桑獨奏家樂團藝術總監(jiān),2018年瑪格麗特·隆-蒂博-克利斯賓國際比賽藝術總監(jiān)。
作為享譽世界的音樂家,法國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以其優(yōu)雅深邃的音色和技術為觀眾熟知與喜愛,并且與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樂團,藝術家,劇院和藝術節(jié)密切合作,在協(xié)奏曲、獨奏演奏和室內樂方面均建樹頗豐。
雷諾·卡普松于1976年出生于法國尚貝里,十四歲開始在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學習,五年間獲獎無數(shù)。 在此之后,卡普松搬到柏林,跟隨托馬斯·布蘭蒂斯和艾塞克·斯特恩學習,獲得了柏林藝術學院獎。 1997年,他受克勞迪奧·阿巴多邀請,連續(xù)三年成為古斯塔夫·馬勒青年管弦樂團的首席,與諸多著名指揮家合作,包括布列茲、小澤征爾、威爾瑟-莫斯特和阿巴多等。
在開啟職業(yè)生涯之后卡普松很快便確立了世界頂級演奏家的地位。 他與諸多優(yōu)秀樂團合作,如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歐洲室內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斯卡拉愛樂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等。 與他合作過的指揮包括捷杰耶夫、巴倫博伊姆、畢契科夫、德內夫、多納伊、杜達梅爾,艾森巴赫、海丁克、哈丁、帕沃·雅爾維、尼爾森斯、雅尼克·納杰-賽岡、弗朗索瓦-薩維耶·羅特、沙尼、提恰蒂、梵志登和余隆。 2018/19樂季的重要演出包括與維也納交響樂團、巴黎管弦樂團、鹿特丹愛樂樂團、薩爾茨堡室內樂團、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新世界交響樂團的合作,以及與悉尼交響樂團的歐洲巡演。
對室內樂的熱愛促使他與阿格里奇、安格里希、巴倫博伊姆、巴什梅特、布朗夫曼、布尼亞季什維莉、格里莫、哈恩、馬友友、皮雷斯、特里夫諾弗、王羽佳,以及他的弟弟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合作,在包括柏林、琉森、韋爾比耶、艾克斯普羅旺斯、拉羅克當泰龍、圣塞巴斯蒂安、斯特雷薩、薩爾茨堡、愛丁堡國際藝術節(jié)和坦格爾伍德音樂節(jié)等世界各地演奏室內樂。同時他也是兩個音樂節(jié)的藝術總監(jiān),包括格斯塔德音樂峰會(自2016年起),以及他于2013年創(chuàng)立的艾克斯普羅旺斯復活節(jié)藝術節(jié)。
他與Erato / Warner公司錄制了多張唱片。 最近發(fā)行的包括與倫敦交響樂團和羅特合作錄制的兩首巴托克小提琴協(xié)奏曲,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及哈丁共同錄制的勃拉姆斯和貝爾格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以及德彪西的室內樂作品。他的最新專輯“Au Cinema”,選取了一些備受喜愛的電影音樂,于2018年10月發(fā)布。
2017年,卡普松成立了一個新的樂團,即洛桑獨奏家市內樂團,由洛桑高級音樂學院的現(xiàn)任和畢業(yè)于此的優(yōu)秀音樂家組成,他本人也從2014年開始在該學院任教。他目前使用的是一把瓜奈利的“Panette”(1737),這把琴曾屬于艾塞克·斯特恩。2011年6月,他被法國政府授予法國國家功績騎士勛章, 2016年3月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
演出團體 鹿特丹愛樂樂團 首席指揮 拉哈夫·沙尼
榮譽指揮:瓦萊里·捷杰耶夫、雅尼克·納杰-賽岡
鹿特丹愛樂樂團成立于1918年,樂團至今歷史已一百年。樂團以其強大的能量,備受贊譽的唱片錄音和在觀眾中的贊譽而在歐洲最為杰出的交響樂團陣線中占有一席之地。
鹿特丹愛樂樂團創(chuàng)建于1918年。從1930年起,在首席指揮愛德華·菲利普斯的領導下,它發(fā)展成為荷蘭最杰出的管弦樂團之一。 在20世紀70年代,在讓·富爾涅和艾度·迪華特領導下,樂團獲得了國際認可。而瓦萊里·捷杰耶夫的任命則預示著一個新的繁盛時期,從2008年開始,由雅尼克·納杰-賽岡擔任首席指揮,繼續(xù)書寫著輝煌篇章。直至2017-2018樂季結束雅尼克擔任樂團的榮譽指揮。隨后,2018-2019樂季,拉哈夫·沙尼接棒開始了他在樂團擔任首席指揮的第一個樂季。
鹿特丹愛樂樂團是De Doelen音樂廳的駐廳樂團,樂團也經(jīng)常在其他場地演出,從鹿特丹當?shù)貏鲆魳窂d到荷蘭乃至全世界最負盛名的場館。 自2010年以來,鹿特丹愛樂樂團一直是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劇院的駐院樂團。樂團的巡演足跡遍布全球,再加上教育演出和社區(qū)公益項目,樂團每年的受眾數(shù)量達到15萬至20萬,其中有相當多的年輕人。
自從20世紀50年代與愛德華·菲利普斯開創(chuàng)性的錄制馬勒交響曲以來,鹿特丹愛樂樂團已經(jīng)錄制并發(fā)行了大量備受好評的專輯。 目前樂團與DG和BIS Records簽訂了錄音合約,近年來也曾與EMI和Virgin Classics合作。為了重新發(fā)行樂團的歷史錄音,鹿特丹愛樂樂團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廠牌“Rotterdam Philharmonic Vintage Recordings”。
曲目
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 柴科夫斯基 曲 點擊試聽
獨奏:雷諾·卡普松
——中場休息——
第五交響曲 肖斯塔科維奇 曲 點擊試聽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