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習”2019國民音樂教育大會總結報告
2019國民音樂教育大會于5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樂器協(xié)會、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全國音樂教育服務聯(lián)盟合作平臺共同主辦,大會主題是“快樂學習”。
一、大會概況
本次大會主辦單位為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樂器協(xié)會、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全國音樂教育服務聯(lián)盟;承辦單位為中國樂器協(xié)會和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協(xié)辦單位包括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陶笛專業(yè)委員會、北京樂器學會、國際鍵盤手風琴聯(lián)盟、北京學前教育學會、深圳市樂器行業(yè)協(xié)會、遼寧省樂器學會、江蘇省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協(xié)會;國際合作單位包括美國國際銀制品協(xié)會、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歐洲音樂產業(yè)聯(lián)盟、國際鍵盤手風琴聯(lián)盟。
本次大會,共有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奧地利、法國、意大利、捷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以及中國內地的共150余位音樂教育界的專家齊聚一堂,與來自國內各省市的近千名音樂教育工作者代表一起,以“快樂學習”為主題,交流探討音樂教育的未來發(fā)展。
三天的會議,從內容上分為鋼琴、民樂、管樂、幼兒啟蒙、學校音樂教育、遠程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合唱、舞蹈等共九大板塊。主要活動包括歡迎晚宴、開幕式、開幕論壇、對話、點評、主題發(fā)言、工作坊、音樂會等。同時還配套了音樂教育裝備展、音樂教師海報展。參與觀眾來自全國各地,總人數約1000人左右,觀眾主要以幼兒園教師、普通中小學音樂教師、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師及研究生、社會琴行培訓機構負責人等幾方面人員構成。
二、大會內容分析
本次大會共123場主題活動,形式包括主題發(fā)言、論壇、工作坊、大師課、教學展示與點評、社會音樂教師海報展等形式。主講嘉賓共150人次,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捷克、德國、奧地利、法國、意大利、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11個國家和地區(qū)。
1、大會總體水平穩(wěn)中有升
與去年相比,今年總體的嘉賓層次穩(wěn)中有升。第一天大會幾位主題發(fā)言嘉賓的名氣分量與去年不相上下,而且除了主題發(fā)言,還增加互動性更強的主題論壇,很受觀眾歡迎。后兩天的分會場,今年按照內容的學科門類劃分為9個分會場,分別是鋼琴、管樂、合唱、舞蹈、學校音樂教育、啟蒙音樂教育、在線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培訓機構)、社會音樂教育(音樂教師),劃分更加清晰,結構更加合理。與去年相比,中小學音樂教學展示與點評、社會音樂教師海報展、合唱、舞蹈都是全新增加的板塊,對此觀眾的反應也很好。
5月25日第一天大會由音樂教育家吳斌主持,共有8場主題發(fā)言,主要是關注音樂教育發(fā)展的前沿理念和當下特征等。8場主題發(fā)言分別是:美國國際音樂制品協(xié)會國際事務總監(jiān)石碧天女士——《樂器在兒童啟蒙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走向美與愛的音樂教育》、美國國家音樂教師協(xié)會主席琳達·桑頓——《在成長中變強大:寫給勇往直前的音樂教師們》、上海音樂學院楊燕迪教授——《關注中國、觀眾當下、音樂教育中應包納更多中國當代音樂的內容》、中國音協(xié)管樂學會主席于!度珖行W器樂社團的現狀及建議》、香港教育大學教授梁寶華——《成功和快樂地學習音樂:學習動機、自我調整、后續(xù)認知、建構主義》、英國約克圣約翰大學博士露絲·卡瑞——《探索英國社區(qū)音樂的目標》、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主席馮雙白——《“快樂成長”在兒童舞蹈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八場主題發(fā)言角度不同,視角各異,但都十分精彩。
除了主題發(fā)言,第一天大會還安排了一場主題論壇,論壇主持人同樣是吳斌,5位嘉賓包括首師大音樂學院鄭莉教授、中國音樂學院謝嘉幸教授、劉沛教授、中央音樂學院繼續(xù)教學院孔聰院長、中國聯(lián)通網絡技術研究院張涌院長,幾位嘉賓圍繞“音樂教育的快樂學習和未來學習”展開討論。論壇當中,幾位嘉賓的發(fā)言都很具吸引力,鄭莉教授還代領嘉賓們玩起了節(jié)奏游戲,也成為了當天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
總體來說,第一天大會安排緊湊,整體水平很高,應該說可以代表近幾年來國內音樂教育行業(yè)綜合會議的最高水平。
2、內容定位更加明確
大會后兩天為分會場活動,今年在內容策劃上,按照教學內容劃分了九大板塊,分別為鋼琴、管樂、民樂、合唱、舞蹈、音樂啟蒙、學校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培訓機構)、社會音樂教育(音樂教師),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劃分條理更加清晰,分類更加明確,在內容的策劃上也更加符合觀眾的實際需求。
從觀眾反映來看,這種安排的效果非常好,特別是鋼琴、合唱、學校音樂教育、啟蒙音樂教育等幾個會場,因為定位精準,目標人群明確,內容設計注重實際需要,2天的時間里一直保持著很高的上座率。其中,鋼琴會場共安排了11位專家,周銘孫、常樺、李民、韓瀚、茅為蕙、葉文、白敬徵、黃凱盈、米蘭·弗蘭克、蒂姆·歐文斯、維克托·米特里琴,幾乎每一位專家的講座都很瘦歡迎,特別是周銘孫、常樺、李民、韓瀚、茅為蕙等幾位,基本都是座無虛席。
學校音樂教育分會場是本次大會最成功的板塊之一。第一天的內容是中小學課程展示與點評環(huán)節(jié),上午是北京市西城區(qū)推薦的6位老師進行的帶主題說課,下午是北京市海淀區(qū)展示的音樂課教學評成果展示,點評嘉賓包括吳斌、鄭莉、劉沛幾位專家,這個環(huán)節(jié)吸引了大量的觀眾來關上聆聽,自始至終人都非常多,是本次大會當中最受歡迎的一個部分。
此外,學校音樂教育分會場其他幾位嘉賓,包括謝呈、曹利、張樂瑄、柯小斌、朱則平、陳彥宏、李茉、劉俊、劉穎等幾位嘉賓的工作坊也都很受歡迎。整體來看,本次大會學校分會場的整體內容策劃非常成功,切中了學校音樂教育當中老師們最需要的內容。
音樂啟蒙分會場是本次大會的另一個亮點,該分會場與魔笛音樂教育合作,從內容策劃、嘉賓邀請、觀眾邀約等都是雙方共同策劃,憑借對方在幼教領域內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該會場最終效果也很好,內容符合目標人群實際需要,除了有工作坊課程展示,還有主題論壇、課例論壇征集與評選等形式,王丹、賀潔、賴達富、韓瀚、周海宏等幾位專家課程非常精彩,另外赤峰市教育局、廣西河池教育局以及廣州、北京地區(qū)的幼兒園和幼教結構都有所參與。
合唱分會場盡管場次不多,只有兩場,分別是馬寧和孟大鵬,兩位專家的講座水平也很高,吸引了大量的觀眾。舞蹈分會場兩位老師水平很高,但因為第一次舉辦,吸引的觀眾人數并不多,還需繼續(xù)探索。
3、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受歡迎
主要針對社會音樂教師的“musiclife ”板塊是這次全新增加的內容,展現形式包括教師海報展、工作坊講座、和教師教學方法理念的展示。本版塊邀請了琳達桑頓、張樂、劉銳等幾位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和工作坊展示,另外還有40多張海報入選,海報的主要內容是音樂教師自己的教學理念、觀點及方法,除了現場展示,入選的老師們還會有宣講的機會。從現場來看,這種形式非常受歡迎,來自各地的音樂老師們對于同行之間的教學方法和經驗的交流似乎很感興趣。
除了教師海報展關節(jié)之外,前面提到的學校音樂教育分會場,除了教師進行展示之外,增加了教師和專家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環(huán)節(jié),也很受歡迎?梢,除了聆聽專家的講座,參會教師也非常希望能夠和同行之間進行經驗交流,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機會也是非常難得的。
除了針對音樂教師的“海報展”,今年教育大會還設計了專門針對琴行和培訓機構的“機構專場”,主要內容是音樂培訓機構的運營、管理以及整個市場行業(yè)的趨勢發(fā)展把握等,定位也十分明確。從今年社會音教分會場的內容來看,既有關注當今社會音樂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現狀、特點及未來趨勢的論壇,也關于藝術內涵、教育本質的高端對話等,主講嘉賓除了在培訓機構的經營管理者,也邀請了許多行業(yè)之外的專家,比如吳斌、梁洪來、周海宏、雷達、袁莎等。與上述幼教分會場和音樂教育分會場相仿,縱觀社會音樂機構會場,凡是注重交流,互動性比較強的場次,比如幾場對話和論壇,都很受歡迎。相比之下,如果是單純宣講式的經驗介紹,除非是內容非常好或者嘉賓名氣非常大,否則很難引起觀眾的興趣。
今年管樂和舞蹈分會場在總體大會的內容當中占比并不高,但幾堂工作坊講座的嘉賓和內容都水平較高,現場觀眾人數雖并不是很多,但觀眾都表示講座水平很高,內容非常實用。
總體來看,今年大會的總體內容策劃比較成功,邀請專家水平高,內容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實用性,觀眾反映大部分內容都很好。
三、大會組織情況
1、觀眾組織
本次大會在組織結構以專業(yè)院校、行業(yè)協(xié)會(學會)、社會培訓機構為重點,盡管并沒有體制內的行政手段要求,但依靠內容吸引,最終仍然有大量的體制內的老師參加了本次大會,約占總人數的60%左右,這說明我們的內容策劃還是成功的。
由于前期大會組織過程中也收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但組委會大膽布局,多方溝通,調動多方資源深度參與,形成了多個系統(tǒng)廣泛發(fā)動的態(tài)勢,最終落實了百余場活動,千人參與,實現了預期目標。
本次大會觀眾報名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個人報名,主要通過“樂動北京”微信報名通道;二是集體報名,主要通過中國樂器協(xié)會集體報名。集體報名情況來看,幼教分會場、教師會分會場、社會音教培訓機構會場各自都貢獻了幾十人,這幾個會場從前期內容策劃到觀眾邀約都深度介入,今年初步嘗試效果不錯,今后可繼續(xù)延續(xù)這種操作模式。
2、樂器行業(yè)資源組織
本次大會,中國樂器協(xié)會各分支機構和骨干企業(yè)積極參與,組織音樂教育、社會培訓相關人員報名參加音教大會,獲取教育信息和資源,探討體制內外合作項目。與此同時,本屆大會現場還設置名優(yōu)特產品和項目展示區(qū)并為企業(yè)定制品牌宣傳展示。 廣州珠江鋼琴、海倫鋼琴、宜昌金寶樂器、上民一、雅馬哈、天津津寶、樂海樂器等企業(yè)參與贊助與支持。其中,珠江鋼琴、海倫鋼琴、宜昌金寶樂器、雅馬哈作為本次大會的指定樂器提供商,為大會每個會場提供了鋼琴,歐藝視界則提供了全套的奧爾夫打擊樂器,保證了所有奧爾夫課程正常進行,樂海樂器為大會提供了掛繩廣告,柚子練琴提供了贊助用水等,其他企業(yè)也都為大會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贊助。今后可繼續(xù)開發(fā)不同形式的贊助廣告形式。
3、宣傳組織
今年大會的整體宣傳更加依靠口碑傳播,大會內容匯總的H5成為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其中前期以上海國展展覽公司制作的H5為主,后期主要以協(xié)會制作的H5為主,協(xié)會版H5閱讀數量為1.9萬次,有關大會內容及嘉賓更新都會及時在H5上跟進,這也成為教育大會內容宣傳的最主要陣地。
大會前期并未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而是邀請了幾家行業(yè)媒體進行了內容通氣會,大會現場也邀請了若干媒體到場,并且邀請了專業(yè)公司進行視頻攝制,總體整體宣傳效果較好,但今后還應該繼續(xù)探索宣傳報到的深入性和立體性,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在會中及會后宣傳方面,大會第一天邀請了若干媒體到場,但大部分報道也只是以消息報道為主,欠缺深入報道。在會議期間,中國樂器協(xié)會官微每天推出一條當天情況的微信報道,及時、全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爸袊賰阂魳放嘤枴痹跁笸瞥隽艘黄C合報道,采訪了5位專家,閱讀量達到9000多,成為有關國民教育大會的報道當中,閱讀量最高的一篇。
4、會議現場組織
大會涉及內容廣泛,組織單位眾多,代表來自全國各地各個系統(tǒng),是個復雜多元的系統(tǒng)工程。整個大會的組織工作基本能夠做到有序、有效,各個部門分工明確,也可以做到協(xié)調合作,保證了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會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嘉賓的邀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觀眾的組織、場館及有關器材的協(xié)調安排等幾個方面,工作量大,內容非常繁雜瑣碎。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在內容組織上更加有序,效率也更高,應該說并未造成太大壓力。
從會議現場組織來看,今年的場地更加方便,各方面條件也更加便利,整體會議組織有條不紊,并未出現太大疏漏。
四、大會主要成果
經過第二年的試水,國民音樂教育大會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目前已經在國內外音樂教育行業(yè)取得了一定的影響力,已經成為音樂教育行業(yè)重要的年度事件之一。大會內容豐富,規(guī)模宏大,規(guī)格和專業(yè)水平都很高,體現在邀請專家級別、發(fā)言的水平及圓桌論壇及工作坊的水平,既有高度和深度,又直面當今音樂教育發(fā)展趨勢和關注熱點。參會教師普遍反映大會的內容很好,既有學術高度,又有許多實用的音樂教育理論和技能,大部分參會代表和講課嘉賓都表示不虛此行,受益非淺。
大會堅持市場為導向,從內容到形式采取集中與分散、引導與自由選擇相結合的市場運作方法。主旨主題發(fā)言由組委會反復研究,專家委員會推薦,邀請知名專家,保證了大會的學術高度和專業(yè)高度。不受條塊系統(tǒng)的限制,堅持內容為王,強調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感受,爭取做成國內同類型會議的標桿。同時大會又是各系統(tǒng)之間交流協(xié)作的一次大膽嘗試,體制內、體制外、培訓機構和企業(yè)跨界融合。
國際化合作進一步加強,提升了大會的高度和廣度。大會得到了美國國際音樂制品協(xié)會、歐洲音樂產業(yè)聯(lián)盟和國際各國行業(yè)協(xié)會及著名院校領導的專家的支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邀請的國外嘉賓無論從質量和數量上,與去年相比都是穩(wěn)中有升,在保證會議質量的同時也擴大了國際影響力。
最后,大會組委會感謝各主辦、承辦、協(xié)辦單位和支持單位,感謝所有講課嘉賓和全體代表,感謝媒體及社會各界的厚愛與支持。
國民音樂教育大會組委會
2019年7月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