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音樂廳:德國新科隆愛樂樂團音樂會
德國新科隆愛樂樂團音樂會
時 間: 2019.09.01
場 館: 長沙市音樂廳-湘江大廳
日期/場次: 2019-09-01 周日 19:30
演出時長: 60分鐘以上
入場時間: 以場館規(guī)定為準
演出詳情
新科隆愛樂樂團
新科隆愛樂樂團憑借著他們令人興奮的表演風格,吸引了無數(shù)聽眾,享譽40載。樂團目前獨立運營,沒有掛靠任何政府部分,也未獲得任何補貼。這在當今全世界的古典樂壇,也是不常見的,至少在德國是獨一無二的。在逐漸確立自己獨特樂曲詮釋風格的同時,新科隆愛樂樂團憑借其活潑穩(wěn)健的演奏,也成功吸引了曾經(jīng)對古典音樂并不感興趣的觀眾。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shù)家們匯聚到了新科隆愛樂樂團的大家庭中,他們大部分都是科隆萊茵蘭音樂學院的優(yōu)等生以及國際各項比賽的獲獎者。樂團在海外進行過多次巡演,屢獲好評。樂團在1997年至1999年間與英國小提琴大師奈吉爾·肯尼迪(Nigel Kennedy)合作,也因此被古典音樂界認可為出眾的管弦樂團。
沃克爾·哈爾通(Volker Hartung)自1986年起開始擔任樂團的首席指揮。沃克爾一直接受著傳統(tǒng)德國交響樂和歌劇的教育。在指揮大師葉夫根尼·穆拉文斯基(Evgeny Mravinsky)和謝爾蓋·切利比達奇(Sergiu Celibidache)的影響下,哈爾通對于法國、德國和東歐的傳統(tǒng)音樂也建立了自己獨到的理解。在他的帶領(lǐng)下,新科隆愛樂樂團逐漸成長為了世界一流的交響樂團,同時也因獨特的演奏風格,成為在全球廣受歡迎的知名樂團。
沃克爾·哈爾通
哈爾通出生在科隆,9歲起開始學習小提琴和中提琴。1972年至1980年間,他師從杰拉德·茹曼(Gerard Ruymen),在科隆音樂學院學習中提琴和室內(nèi)樂,同時受教于阿瑪?shù)纤瓜覙匪闹刈啵⒓恿巳鸺{·穆(Rainer Moog), 杰拉德·考斯(Gerard Caussé), 布魯諾·朱拉納(Bruno Giuranna)和桑德爾·維格(Sandor Végh)的大師課。
1974年到1980年,他是波恩古典愛樂樂團和科隆萊茵室內(nèi)樂團的首席中提琴。1980年到1982年,哈爾通憑借全額獎學金在美國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繼續(xù)深造,學習中提琴和指揮,彼時師從伊萬·加拉米安(Ivan Galamian), 約瑟夫·金戈爾德(Joseph Gingold), 瑪格麗特·帕迪(Margaret Pardee),以及茱莉亞四重奏。
隨后,他在位于洛杉磯的加州藝術(shù)學院,繼續(xù)跟隨威廉·普利姆羅斯(William Primrose)的助手艾倫·德·維利奇(Alan de Veritch)學習。彼時,他還是太平洋交響樂團以及洛杉磯室內(nèi)樂團的成員。最后,他回到慕尼黑師從謝爾蓋·切利比達奇(Sergiu Celibidache),完成了自己的求學生涯。
沃克爾·哈爾通在1986年成為新科隆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和樂團一起參與了世界各地的音樂節(jié)及巡演。同時,他也在本土及海外多次作為客席指揮出現(xiàn),與萊比錫MDR廣播交響樂團、圣彼得堡交響樂團、位于索菲亞的保加利亞愛樂樂團以及上海愛樂樂團都有過合作。
哈爾通作為獨立的樂團管理者已有數(shù)十年的經(jīng)驗,這讓他知道在面對各種困難時,如何組建一個音樂團體并讓樂團可以不受經(jīng)濟問題困擾,正常運轉(zhuǎn)。哈爾通可指揮的曲目是非常廣泛且豐富的。他能夠在各種音樂類型間隨意切換,如切換到電影音樂和輕音樂。
2006年,哈爾通被聘為新加坡南洋藝術(shù)學院的管弦系系主任。
除了一直在世界各地進行指揮,參與演出活動外,哈爾通還在奧地利維也納從事教育工作,教授交響樂、室內(nèi)樂以及指揮的課程。
伊麗莎白·巴索夫
小提琴
伊麗莎白生于1994年(洛杉磯),有美國和俄羅斯的雙重國籍。她在6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2004年,她進入莫斯科的中央音樂學校。 12歲時,她被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錄取,并受教于亞倫·羅桑(Aaron Rosand)和丹青柯(Victor Danchenko)。她曾向魯杰羅·里奇(Ruggiero Ricci)學習了兩年。她還在奧地利的格拉茨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大學向鮑里斯‧古斯尼亞(Boris Kuschnir)學習。目前,她正在維也納與芭芭拉·格茲什卡(Barbara Gorzynska)學習并攻讀藝術(shù)學位。
曾以獨奏樂手身份與以色列室內(nèi)樂團、太平洋交響樂團、莫斯科Virtuoso管弦樂團、克里姆林室內(nèi)樂團、圣塔克拉利塔交響樂團、曼谷交響樂團、新科隆交響樂團等樂團合作演出。她還與一些指揮家和獨奏家合作,如沃克爾·哈爾通、朱利安·拉克林、迪米特里·斯特考夫茨基、圣克萊爾、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米夏·拉雷斯基和莉迪亞·拜希。
曾為電臺節(jié)目“From the Top”表演;她為紀錄片《保羅梅。河盟约旱脑挕罚≒aul Mellon: In His Own Words)錄制了所有獨奏部分和小提琴部分,該紀錄片由國家美術(shù)館(美國)制作并在PBS上播出。此外,她還在新加坡、美國、俄羅斯和奧地利舉行了獨奏音樂會。
伊麗莎白用于演奏的是安瑟摩·貝洛契歐1770年制作的小提琴,該小提琴是凜基先生和夫人從他們的藏品中選出借于伊麗莎白的。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