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shù)群英會圓滿結(jié)束
11月30日晚,伴隨著閉幕大戲昆劇《梅蘭芳·當年梅郎》的精彩上演,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shù)群英會畫上圓滿句號。
演繹家國情懷 傳遞時代強音
歷時一個月的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shù)群英會圓滿結(jié)束
11 月 27 日,昆劇《占花魁》在江蘇紫金大戲院上演。
11月30日晚,伴隨著閉幕大戲昆劇《梅蘭芳·當年梅郎》的精彩上演,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shù)群英會畫上圓滿句號。
根植傳統(tǒng),求索創(chuàng)新。一個月來,京昆群英會以主會場京昆劇目展演、分會場啟動“梅蘭芳戲劇獎”評選和京昆青年演員大賽、京昆學術(shù)論壇、小劇場京昆戲曲展、京昆大家樂等5個板塊,帶給戲迷觀眾近30臺京昆大戲。人民的總理周恩來、民族英雄林則徐、戲曲劇作家湯顯祖、京劇名家梅蘭芳……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當代,一個個熠熠生輝的人物形象通過京昆舞臺演繹家國情懷,傳遞時代強音。
觀照當下
京昆舞臺濃縮時代光影
莎士比亞說,戲劇是時代綜合而簡練的歷史記錄者。在本屆京昆群英會上,一臺臺濃縮著時代光影的京昆現(xiàn)代戲成為最大亮點。
開幕大戲京劇《眷江城》向觀眾呈現(xiàn)了一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英雄之城,戰(zhàn)“疫”過程中無數(shù)的感動瞬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間大愛,都躍然臺上。經(jīng)過從生活通往舞臺的藝術(shù)提萃之路,這部戲?qū)崿F(xiàn)了京劇演繹當下時事題材的重大突破。
閉幕大戲昆劇《梅蘭芳·當年梅郎》經(jīng)過一年的打磨和修改,再次面對觀眾的檢閱。舞臺上,水磨昆腔盡顯大師少年風華,舞臺下,觀眾紛紛贊嘆省昆青年演員彰顯名角風范。專家表示,這出戲?qū)崿F(xiàn)了昆曲自身發(fā)展的重大突破,成功跨越了“昆曲嚴密的程式化系統(tǒng)與現(xiàn)代生活、人物轉(zhuǎn)換之間的尷尬線”。在劇中飾演梅蘭芳,跨行當、跨劇種的嫻熟切換,主演施夏明也實現(xiàn)了一個昆曲小生的重大突破。
此外,同樣是新編戲,京劇《陳修良》《梅園往事》回望戰(zhàn)爭年代,解讀偉人與英雄的光輝事跡;昆劇《世說新語》《浮生六記》《占花魁》,京劇《鐵證長堤》踏進歷史長河,探尋千年文脈、名士風流;京劇《幸福“158”》、昆劇《崢嶸》描摹當下,反映民生,大膽探索當代題材,融入時代審美,凝聚京昆戲曲人的時代思考和新鮮詮釋。
經(jīng)典傳承新秀輩出
京昆藝術(shù)生生不息
省內(nèi)6家京昆院團帶來的10臺參評劇目,充分展示了江蘇京昆的原創(chuàng)力量。與此同時,省外7家京昆名團獻上的10臺參演劇目則是名家云集,經(jīng)典再現(xiàn),演繹家國情懷的同時,也讓觀眾們看到了京昆藝術(shù)新秀輩出、生生不息的傳承力量。
京劇《智取威虎山》作為特殊年代編排的八個樣板戲之一已然成為當下經(jīng)典,國家京劇院陣容整齊,唱念做打合乎傳統(tǒng),人物形象神完氣足,觀眾評價該戲“立足傳承,反映時代,現(xiàn)代戲同樣很過癮”。京劇《趙氏孤兒》可謂“一出忠義大戲,滿臺蒼茫氣韻”,多少義士前赴后繼護佑那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嬰兒,舞臺上噴發(fā)最為深層的忠義情懷,成就了這場歷久彌新的經(jīng)典大戲,京劇名家杜鎮(zhèn)杰扮演的程嬰讓諸多觀眾淚灑劇場。上海京劇院《將相和》流派紛呈行當齊全,昆劇《拜月亭》《玉簪記》《風箏誤》,傳統(tǒng)程式有板有眼,唱念做表耳熟能詳,盡顯京昆傳統(tǒng)魅力。還有最受喜愛的京昆武戲?qū)觯?nèi)外院團同臺競演,切磋技藝,令觀眾驚嘆國粹的力與美。
戲曲藝術(shù)的傳承歸根到底還是人的傳承。本屆京昆群英會的26場演出中,大多由青年新秀主演,《臨川四夢·湯顯祖》《椅子》等四場京昆實驗小劇場及京昆青年演員大賽演出則是代表著戲曲“青春力量”的一次集中亮相。他們背后,離不開老師的口傳心授,京昆群英會就是這場“傳承”的大檢驗、大比武。
“紫金·新人獎”昆劇組、京劇組的決賽可謂文戲清新、武戲揚威。省內(nèi)6家京昆院團的20位京昆青年演員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臺下多年所學表現(xiàn)給現(xiàn)場評委和觀眾。蘇州昆劇院的青年武生殷立人表示,自己上臺既希望老師在旁把場,又有點忐忑。作為老師的著名昆劇武生柯軍則一早就在觀眾席落座,等待著學生的比賽。京劇梅派青衣李奕潔、著名昆劇旦角龔隱雷分別在側(cè)幕給即將上場的學生朱青、林雨佳交待著表演要點。著名昆劇表演藝術(shù)家石小梅也提前趕到后臺,為學生唐曉成加油鼓勁。
上海昆劇院《玉簪記》精彩亮相群英會,兩位著名昆劇表演藝術(shù)家岳美緹、張靜嫻同時也是《玉簪記》的傳承老師,特意趕到南京為學生胡維露和羅晨雪把場。岳美緹說:“學生看到老師把場,平時老師提醒的東西就會閃現(xiàn)出來!睆堨o嫻則在票根上密密麻麻寫下學生表演中值得注意和改進的地方,類似這樣的小紙條,羅晨雪收到了整整一盒子。湖北京劇院的《徐九經(jīng)升官記》則直接是京劇名丑朱世慧帶著學生談元前后半場接力表演,將極具神韻的京劇丑角表演精髓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線上線下立體互動
“京昆”品牌深入人心
一切為觀眾服務(wù),線上線下與戲迷全方位互動,是本屆京昆群英會又一亮點。線下,京昆書畫名家邀請展,拓展京昆藝術(shù)審美趣味,延伸其審美價值!拔覀冊谒嚻稹敝鲃(chuàng)見面會、名角見面會等活動,讓廣大戲迷與戲曲藝術(shù)家面對面交流,深度探討戲里戲外哲理意韻。昆蟲記觀眾劇評團“一劇一評”,產(chǎn)出了30多篇專業(yè)、精彩的劇評文章。
線上,本屆群英會推出了“京昆云聚場”,自5月1日持續(xù)至今,總計播出33場,涵蓋經(jīng)典回放、大師開講、新劇導賞3個板塊,總瀏覽量1430多萬。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蘇的十家京昆院團不僅獻出了自家的珍貴版權(quán)資料,用作公益播放,還請出尚長榮、蔡正仁等老藝術(shù)家和傅希如、黎安等梅花獎演員為劇目做精彩導賞。
江蘇是“百戲之祖”昆曲的發(fā)源地,現(xiàn)存全國八大昆曲院團,江蘇有其三。江蘇是京劇一代宗師王瑤卿、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故鄉(xiāng),是“徽班進京”的起錨地。更好的資源意味著更大的責任。2016年,江蘇創(chuàng)辦紫金京昆藝術(shù)群英會,歷時三屆,如今的群英會正逐漸成為匯聚全國京昆名家、名團、名劇,出精品、出人才的全國性展示交流平臺。“紫金京昆”這一品牌也不斷深入人心,成為全國戲曲院團、演員、戲迷廣泛支持認可的活動品牌。
生旦凈丑氍毹添香,水磨皮黃余音繞梁。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shù)群英會雖然落幕,但京昆藝術(shù)帶給人們的無盡享受則如余音繞梁,久久不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