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曹鵬一家三代持續(xù)接力用音樂和愛心演繹動人故事
94歲的曹鵬,自稱“90后”指揮家,舞臺上的他,用雙手指揮著華美的樂章,用音樂潤澤著人們的心田;舞臺下的他,用一顆赤子之心播撒愛心,用音樂敲開孩子的心門。如今,他和女兒曹小夏一起,用音樂幫助“星星的孩子”們,播撒未來的希望。正如他常言道:“莫道吾今九十壽,俯首甘為‘交響’牛。”
2005年9月,80歲的曹鵬和曹小夏一起成立了上海城市交響樂團,這是中國內(nèi)地第一支非職業(yè)交響樂團。在觀眾眼里,曹鵬是一位特別接地氣的指揮家,許多人因為他而認(rèn)識交響樂、愛上交響樂。他身體力行,讓交響樂走進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曹小夏說:“父親一生都致力于高雅音樂的普及,工廠、農(nóng)村、部隊、學(xué)校遍布他傳道音樂的足跡!
一個寧靜的上午,記者走進了曹鵬家,尋找曹家三代人和“星星的孩子”背后的故事。
用音樂敲開“心門”
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對自閉癥孩子來說,曹鵬的指揮棒就是那束光。曹小夏回憶道:“大約是2007年,城交兩年下來,有很多社會的支持,我考慮的是除了普及音樂,是否再做一件回報社會的事?我們開始尋找項目,偶爾從一本雜志上看到,有一種病狀叫自閉癥,書上寫的治療自閉癥要花很多錢,舉例了很多的治療方法,其中就有音樂治療!辈苄∠鸟R上同父親商量,父親說音樂是通心靈的,會打開他們的心扉的。
2008年,“天使知音沙龍”正式成立。 “剛開始成立的時候,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自閉癥孩子的家長輕松點!鄙除垊偝闪r,一群孩子和家長聚在一起,吵吵嚷嚷,孩子們有的在大哭、有的低著頭、還有的在地上直打滾……樂隊最初嘗試用鼓樂吸引他們,但他們毫無反應(yīng),只顧吵鬧亂跑,“正常孩子聽到聲音會到處看,他們不會!
然而,當(dāng)弦樂四重奏組拉起《歡樂頌》時,奇跡出現(xiàn)了:孩子們慢慢地安靜下來,有的甚至坐下,面帶笑容,開始聆聽。不少家長喜極而泣:“孩子笑了,他能感受到音樂……”曹小夏和家長們一樣欣喜,她立刻將喜訊告訴父親。
中文“聽”的繁體字“聽”,“耳”下是個“王”字,右上角像身體,右下角是“心”,表示耳朵是王,通過身體就能抵達(dá)內(nèi)心。曹鵬說自己有一個結(jié)論:“英文的耳朵‘ear’,加一個h變成‘hear’——‘聽’;末尾加一個t,是heart‘心’。關(guān)于‘聽’,英文和中文有相通的含義,很有意思,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用音樂打開他們的耳朵!
10年來,低調(diào)謙遜的曹鵬和曹小夏將所有工作重心投入了公益事業(yè),這群特殊的孩子也因為“天使知音沙龍”得到了社會更多的關(guān)注。
沙龍匯聚“天使知音”
醫(yī)學(xué)無法解決的問題,僅僅讓孩子們聆聽音樂是否能見成效?慢慢地,曹小夏和志愿者們開始嘗試教孩子們學(xué)習(xí)音樂,“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他們的眼睛不看譜,我們想盡辦法教,雖然教學(xué)的過程很累,但孩子的記憶力非常好,往往教一遍就會!弊畛,有的孩子跑來跑去,不聽講;有的不能聽高音,哇哇亂叫;有的會在一件事情上問幾十遍,狀況百出。但志愿者們沒有被難倒,一遍遍教、一句句講,孩子們逐步學(xué)會了聽指令、看譜子、合奏樂器……切實的改變,讓許多自閉癥家庭重燃希望,家長們感慨:“我們的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徐逸政的音準(zhǔn)好,記憶力強,每次排練前都一個音符不落地背譜;戴望塵喜歡管人,我就讓他做班長,帶著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辈苄∠膶γ總孩子的特點都了如指掌,最讓她感動的是,家長們也加入了樂團,成為了志愿者,還把自己的朋友、家人都帶進來,大家都把“天使知音沙龍”當(dāng)成了“家”。
“現(xiàn)在,這里成為了家長們的心靈港灣”。
在這里,他們有共同的希望和愿景,有彼此的理解和支持!闭f到這里,曹小夏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這些孤獨的孩子,他們的世界從蒼白無力,到五彩斑斕——在星光璀璨的舞臺上,他們用小號、長號、圓號組成了管樂隊,成為當(dāng)之無愧的“主角”。政政、塵塵、天天和其他小伙伴們一起,手拉著手,走上舞臺。隨著《小星星》《歡樂頌》這些耳熟能詳?shù)臉非従忢懫穑⒆觽冮_始了表演。他們發(fā)揮自如,沉醉其中。從上海的音樂廳到北京國家大劇院,短短幾年時間,孩子們走上了世界大舞臺。
從調(diào)琴弦到調(diào)咖啡
眼看著這些孩子,從還不到自己半身高,長到如今1米80多,必須抬頭才能和他們說話,曹小夏有些著急,這些孩子以后如果沒有工作,該怎么辦?她開始著手籌備咖啡屋,希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獨立成長的空間。去年,“愛·咖啡”開張了,這是一家“特殊”的咖啡館,由自閉癥孩子擔(dān)任咖啡師和服務(wù)員。這里的“員工們”,眼神純凈得仿佛孩童,做事卻一絲不茍,執(zhí)行力超強,任何一道工序都力求完美!拔覀兊暮⒆涌贪,但刻板有刻板的好處。從磨咖啡粉,到清掃、擦拭咖啡機噴嘴,都一絲不茍。”
曹小夏告訴記者,開這間咖啡屋,等于模擬一個社會,要各種各樣的人跟自閉癥孩子交流,教會他們?nèi)绾螒?yīng)對。她始終堅信,在社會和市場這個大舞臺上,孩子們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可以融入社會、獨立工作的普通勞動者。
“不能因為他們有自閉癥,就打破社會的規(guī)則。要把他們和正常孩子一樣看待。” 對待孩子們,曹小夏總是很“嚴(yán)厲”。起初,孩子們連普通的對他們拍背鼓勵動作,都會恐懼。曹小夏便不厭其煩地溫柔以待。時間一長,孩子們逐漸適應(yīng)。
從眼睛不看譜、不看人,到抬起頭來看志愿者,沉浸于音樂的世界;從看到陌生人就抗拒,到不拒絕熟人的觸碰。這樣的轉(zhuǎn)變過程,曹小夏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
祖孫三代愛心接力
曹鵬家的客廳里有一幅大照片,照片中,曹鵬和夫人夏惠玲互相攙扶,背景是海潮和天空,畫面靜謐而美好。當(dāng)記者向曹鵬提起這張照片時,老人十分激動地講述了背后的故事:這是外孫石渡丹爾送給二老的情人節(jié)禮物,他說要報答養(yǎng)育、教育之恩。他懂得感恩我們很高興。“當(dāng)時老爺子到美國指揮演出,在海灘上散步的時候石渡丹爾抓拍的,還挺浪漫!辈苄∠恼f。
“90后”的石渡丹爾,有一個比“曹鵬外孫”更耀眼的身份——“公益攝影師”。18歲那年,他把鏡頭對準(zhǔn)自閉癥孩子,這一拍就是十年。畢業(yè)前,他想過創(chuàng)業(yè),計劃和朋友一起開個攝影攝像工作室,但最終,他選擇了繼續(xù)在公益的這條道路上走下去。十年的志愿者經(jīng)歷,讓石渡丹爾對自閉癥孩子很熟悉,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丹尼爾哥哥”。
去年12月,石渡丹爾拍攝的微電影《我和他們一起成長》榮獲第四屆“上海公益微電影節(jié)”最佳公益影片。這部近10分鐘的短片用鏡頭伴隨自閉癥兒童群體在“天使知音沙龍”近10年的成長,見證了“星星的孩子”在音樂力量下發(fā)生的變化!拔疫會繼續(xù)拍下去,這已經(jīng)成為我的責(zé)任!笔傻栒f。
談及孫兒的選擇,曹鵬欣慰地說:“丹尼爾從小有音樂細(xì)胞,他選擇做公益攝影師我們都很支持,傳承公益慈善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
正是這份愛,代代傳遞代代堅守,曹鵬一家三代人持續(xù)接力,用音樂和愛心,溫暖著這座城市,繼續(xù)演繹動人的故事。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xué)習(xí)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