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譚利華與北京交響樂團音樂會
譚利華與北京交響樂團音樂會 【即將開票】
演出時間:2020.09.20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指揮 譚利華
作為中國音樂界最令人矚目和贏得尊敬的指揮家之一,譚利華在國內(nèi)外深受歡迎。譚利華大師曾指揮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和德國西德廣播交響樂團(WDR)等世界頂級樂團。作為客席指揮,譚利華與德國、俄羅斯、奧地利、法國、捷克、比利時、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阿根廷、哥倫比亞、委內(nèi)瑞拉、巴拿馬等國家的交響樂團有過成功合作。與譚利華合作的大師有鋼琴家:拉扎爾·貝爾曼、馬祖耶夫、讓·伊夫·蒂伯戴;小提琴家:瓦吉姆·列賓、宓多里;大提琴家:馬友友、沙霍夫斯卡婭、麥斯基、朱力安韋伯、王健等。
作為對中國樂壇有重要影響的指揮家,譚利華曾指揮中囯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等中國主要樂團。譚利華曾擔任北京交響樂團團長、音樂總監(jiān)和首席指揮達26年,同時還擔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等重要職務。是首批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三、四、五屆北京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獲得中宣部、中國文聯(lián)授予的“德藝雙馨中青年藝術家”、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獲中國金唱片獎。
譚利華多年以來大力倡導積極推動中國當代交響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演出,數(shù)十位中國作曲家的百余部新作品是由譚大師指揮首演的。此外他還將歐洲作曲家的許多重要作品介紹給中國聽眾。2012年徳沃夏克學會、德沃夏克音樂節(jié)和德沃夏克家族聯(lián)合授予譚利華“杰出藝術家”獎,以表彰他在中國首演多部德氏音樂作品的貢獻。
從2001年起譚利華率北京交響樂團完成了七次歐洲一次美洲商業(yè)巡演。他自1996年開始參與策劃創(chuàng)辦北京“人民大會堂新年音樂會”,使其成為北京人歡度新年不可缺少的文化盛事,譚利華連續(xù)12年擔任北京新年音樂會的音樂顧問和指揮。他多年來始終堅持致力于交響音樂普及工作,每年指揮數(shù)十場為學生、音樂愛好者的普及音樂會在學校、社區(qū)、廠礦、村鎮(zhèn)、軍營演出,并親自擔任講解。
從2007年開始,譚利華與EMI唱片公司合作指揮錄制多張CD在全球發(fā)行,為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錄制的國(會)歌得到國際奧委會及其各成員國與地區(qū)的一致認可,成為奧林匹克文化遺產(chǎn),被永久保留、使用。
藝術家 薛穎佳鋼琴
薛穎佳是當今中國最具實力,曲目涉獵最廣泛的鋼琴家之一。他是2004年巴黎斯克里亞賓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獲得者。除此之外,薛穎佳還曾在諸多比賽中屢獲殊榮。2003年獲比利時杜莫帝耶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同年7月獲意大利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比賽優(yōu)勝獎;2005年獲比利時YAMAHA國際鋼琴比賽唯一大獎。
他在歐美各地的巡回演出中也獲得極高的聲譽。曾在比利時、法國、意大利、荷蘭、德國、瑞士、加拿大等國的大城市舉行鋼琴獨奏會以及室內(nèi)樂音樂會,并經(jīng)常受各大知名國際音樂節(jié)的邀請舉行獨奏及室內(nèi)樂演出。其中包括意大利MITO國際音樂節(jié)、 法國阿爾克國際音樂節(jié)、瑞士克蘭·蒙大拿國際鋼琴藝術節(jié)、德國德累斯頓莫里茲堡國際室內(nèi)樂音樂節(jié)、加拿大沃爾夫國際鋼琴藝術節(jié)以及世界規(guī)模第一的加拿大渥太華國際室內(nèi)樂音樂節(jié)。
此外,他還受邀和比利時Tournai交響樂團、巴黎室內(nèi)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蘇州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青島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出,合作過的中外指揮家包括Conrad Van Alphen,Christian Ehwald,Philippe Gérard,Victor Hugo Toro,陳燮陽、胡詠言、譚利華、夏小湯、張亮等· 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別受邀在意大利米蘭和都林舉行紀念海頓逝世200周年和肖邦誕辰200周年的鋼琴獨奏作品音樂會。歸國后,他的演奏足跡遍布國內(nèi)各大劇院,如國家大劇院、上海音樂廳、上海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深圳音樂廳、西安音樂廳等。
同時,他也是一位非;钴S的室內(nèi)樂演奏家,經(jīng)常與多位知名的音樂家合作演出,包括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康珠美、呂思清、黃蒙拉、王之炅,大提琴家Henri Demarquette,李垂誼等。
2006年,薛穎佳受日本著名的NHK電視臺的邀請,與法國鋼琴家米歇爾·達爾貝托合作錄制“NHK大師課”系列節(jié)目,在日本全國轉播并制成DVD發(fā)行。
薛穎佳目前任教于上海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廈門分校,曾先后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和上海音樂學院。從2005年至2009年,薛穎佳深造于被稱為“鋼琴家圣殿”的意大利伊莫拉國際鋼琴學院,師從于法國鋼琴家米歇爾·達爾貝托,加拿大鋼琴家路易·洛爾蒂以及俄羅斯鋼琴家鮑里斯·彼得魯尚斯基。
演出團體 北京交響樂團
被譽為“首都明珠交響樂團”的北京交響樂團,成立于1977年10月,隸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上世紀90年代,北京交響樂團在時任藝術總監(jiān)譚利華的領導下,進行了重大改革與調(diào)整。2019年聘請我國著名指揮家、打擊樂演奏家李飚擔任首席常任指揮。作為中國首都北京音樂文化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創(chuàng)造者,該團在成立和發(fā)展的43年中,憑借高度的職業(yè)化標準、嚴謹?shù)难葑嗉妓、豐富廣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樂修養(yǎng),使得北京交響樂團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和國際頗有影響力的樂團之一,贏得了世界性的廣泛關注與贊譽。
北京交響樂團多次代表國家及首都參與大型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并多次出訪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捷克、波蘭、克羅地亞、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韓國等國,并在全國各地和港澳臺舉辦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載譽完成了歐洲巡演,獲得歐洲評論界極高的評價。2013年樂團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對墨西哥、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巡演,美國發(fā)行量最大的華盛頓郵報通欄標題稱——“北京交響樂團掀起古典音樂熱潮”。
北京交響樂團從1994年就開始致力于廣泛而深入的普及交響音樂會。其足跡遍及北京的軍營、廠礦、學校、社區(qū)以及中國的各大音樂廳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跡中,北京交響樂的普及音樂會多達近千場,涉及不同職業(yè)和不同年齡的觀眾人數(shù)上百萬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響樂團發(fā)起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倡導“百姓身邊的交響樂”,推動古典音樂走進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曲目
c小調(diào)第三號鋼琴協(xié)奏曲 貝多芬 曲
鋼琴:薛穎佳
降E大調(diào)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