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及省市對藝術進中考的解讀說明
一、國家及省市對藝術進中考有何要求?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第17條明確“改進美育評價”,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2020年10月15日,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第11條明確“推進評價改革”,要求“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將測評結果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浫∮嫹挚颇浚罁(jù)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利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促進客觀公正評價!
我省的中小學藝術教育始終走在全國前列。2017年9月,教育部與江蘇省簽訂《學校美育改革和發(fā)展備忘錄》,明確到2020年,江蘇作為試點省份,在全國率先完成全省范圍“初中生藝術素養(yǎng)測評結果計入中考成績”工作。2018年2月,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闹笇б庖姟诽岢,“要將初中畢業(yè)生藝術素質測評納入學業(yè)水平考試,合理使用測評結果”。
我市一直堅持把藝術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視中小學生藝術教育工作,積極探索和推進藝術教育評價改革與發(fā)展。2013年,市教育局制定《南通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其中,把“審美與表現(xiàn)”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六個維度之一,對初中學生藝術素質進行評價,其評定結果作為中等學校招生錄取的參考依據(jù)。
制定出臺《南通市初中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既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國家層面相關政策、推進落實全省學校美育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化我市中等學?荚囌猩贫雀母锏闹匾蝿。
二、藝術進中考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有什么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指出,“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fā)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實施藝術進中考:一是有利于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引導學校、社會、家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評價觀,堅持五育并舉,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構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二是有利于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引導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開足上好藝術課程,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三是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引導學生在掌握必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實踐等核心素養(yǎng),形成1至2項藝術特長。
三、如何保證藝術進中考不增加學生學業(yè)負擔?
一是按照考試方案,嚴格控制考試的范圍,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命題,不超出教材范圍。二是采取靈活的考試形式,不考死記硬背的內容,根據(jù)藝術教育的特點,多出選考題,讓學生在考試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三是藝術進入中考,可以有效促進學校開齊開足上好藝術課,讓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調適情緒、涵養(yǎng)情操、愉悅心情,有效促進文化課程的學習。
四、學生怎樣才能在藝術中考中考出好成績?
只要學校開齊開足上好藝術課,學生認真參加校內藝術課程的學習,積極參加校園藝術社團和藝術實踐活動,就能獲得好的成績。
五、如何確保藝術素質測評獎勵性加分公開、公平、公正?
我市多年推動教育部倡導的體育藝術“2+1”項目實驗,讓每個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能夠掌握兩項體育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設計獎勵性加分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形成1項藝術技能,提高生活的情趣和品質,奠基全面發(fā)展。各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明確本地區(qū)縣(市、區(qū))級、校級加分項目和分值。只要參加校級及以上規(guī)范的藝術活動的學生,都有機會申請加分。取得加分的學生,加分項目和分值將在校內公示,接受監(jiān)督。市教育局將出臺專門的配套文件,確保獎勵性加分的公開、公平、公正。
六、藝術進中考如何分階段推進?
堅持“整體設計,三年到位”原則,穩(wěn)步推進此項工作。
2021屆初中應屆畢業(yè)生,組織實施初中生藝術素質終結性評價,成績不計入學生中考總分,作為對各地各校藝術教育考評依據(jù)。
2022屆初中應屆畢業(yè)生,組織實施初中生藝術素質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等級與中考錄取掛鉤。終結性評價成績不計入學生中考總分,作為對各地各校藝術教育考評依據(jù)。
2023屆初中應屆畢業(yè)生,組織實施初中生藝術素質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等級與中考錄取掛鉤,終結性評價成績計入學生中考總分。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