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愛樂樂團新樂季:29場音樂會中過半數(shù)為巨匠經典的中國首演
國慶長假期間,上海文藝院團積極排演的腳步不停歇。昨天下午,上海愛樂樂團發(fā)布2021-2022音樂季演出規(guī)劃。五大系列29場音樂會中,既有眾多巨匠經典的中國首演,也有貼近廣大市民的星期廣播音樂會,親民又專業(yè)的“室內樂系列”也將再次回歸,而由青年指揮家挑大梁的演出更是占到了五分之一。
10月7日,藝術總監(jiān)張藝將執(zhí)棒樂團,攜手小提琴家黃蒙拉亮相上海大劇院,以兩部俄羅斯風格作品的中國首演為新樂季揭幕。“在最新樂季中,除了開幕音樂會上的兩首作品,我們還會迎難而上,完成多部考驗樂團水準的法國作品的中國首演。事實上近年來我們平均每年都會完成4-5外國作品的中國首演。”上海愛樂樂團團長孫紅告訴記者,那些耳熟能詳?shù)慕浀浣豁憳非慨斎灰惨,但同時也要積極拓展樂團的曲目儲備,把更多著名作曲家的非著名作品,以及非著名作曲家的著名作品,以高質量的演繹水準呈現(xiàn)給聽眾。
致敬大師,在廣袤的經典曲庫中尋找遺珠
在上海愛樂新樂季29場音樂會中,包括16場大師與經典系列、兩場音樂多棱鏡系列、一場節(jié)慶系列、六場走近愛樂系列以及四場室內樂系列。
10月7日晚的開幕音樂會上,樂團將帶來兩部中國首演作品——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的《科拉斯·布勒尼翁》序曲,以及謝爾蓋·利亞普諾夫的《降B小調第二交響曲》。
歌劇《科拉斯·布勒尼翁》是卡巴列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的序曲兼有典型的俄羅斯憂郁曲調和狂野的節(jié)奏,常被世界著名樂團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而利亞普諾夫的《降B小調第二交響曲》雖相對冷門,但繼承了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傳統(tǒng),也吸收了老柴、李斯特、瓦格納等作曲家的風格特征,相信該作此次中國首演會給樂迷帶來新鮮又親切的感受!熬W(wǎng)上我看到不少樂迷都說,如果想要在中國聽到一些平時很難得上演的作品——‘就得寄望于張藝和上海愛樂’,這是讓我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兒!睍r常在網(wǎng)上和樂迷們互動交流的“樂迷型”指揮張藝說。
此外,樂團還將攜手小提琴家黃蒙拉上演波蘭作曲家、小提琴家亨利·維尼亞夫斯基的《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這首具有強大感染力的作品,將真摯而純樸的感情表達同光輝奪目的輝煌技巧相結合,代表了維尼亞夫斯創(chuàng)作和演奏的典型風格。值得一提的是,黃蒙拉上一次演出這部作品是在30年前,與之合作的是韓中杰執(zhí)棒的上海廣播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前身)。時隔多年再次攜手上海愛樂演繹這部作品,也讓黃蒙拉倍感期待。
此前,上海愛樂以四個樂季的時間跨度,完成了全套11首布魯克納交響曲的演出,也由此打響了“大師與經典”的樂季品牌。在新樂季中,上海愛樂將繼續(xù)帶來瓦格納、德彪西、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勞斯的專場音樂會。今年9月,青年指揮程曄執(zhí)棒樂團上演“愛之死的詠嘆——瓦格納作品音樂會”;繼拉威爾專場音樂會之后,指揮許忠將在新樂季中再度與樂團合作“印象德彪西”專場音樂會;樂團藝術總監(jiān)張藝將于明年3月和6月分別攜手世界級鋼琴家格哈德·奧匹茨和中國著名小提琴家王之炅,為廣大樂迷帶來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勞斯專場。
近幾年,國內各大交響樂團都不遺余力挖掘大師的遺珠之作,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樂團的曲目儲備數(shù)量,另一方面也滿足了樂迷在現(xiàn)場聆聽大師作品的夙愿。在新的樂季中,上海愛樂還將推出眾多中國首演的西方經典曲目,包括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的《科拉斯·布勒尼翁》序曲、謝爾蓋·利亞普諾夫的《降B小調第二交響曲》、亞歷山大·格拉祖諾夫的《牧歌》、奧利維爾·梅西安的《圖蘭加利拉交響曲》等。
此外,在國內鮮少上演的大師遺珠,如埃爾內斯特·肖松的《降B大調交響曲》、賽薩爾·弗蘭克的《D小調交響曲》、巴托克的《樂隊協(xié)奏曲》、柯達伊的《馬羅采克舞曲》和《哈里·亞諾什》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普欽奈拉》組曲、漢斯·艾斯勒的《小交響樂》、理查·施特勞斯的《意大利之旅》、普羅科菲耶夫和海頓的《第一交響曲》、西班牙作曲家圖里納、阿爾貝尼茲和法雅的杰作都將在新樂季中持續(xù)為樂迷送去驚喜。
深耕本土,在音符中感受世界風情
疫情以來,全球演出市場一直處于停擺狀態(tài),而得益于中國的疫情防控成果,國內的各大交響樂團都逐步恢復了樂季的正常演出,并寄希望于在新樂季中,能實現(xiàn)真正的“引進來”和“走出去”。因此,在新樂季中,上海愛樂一方面繼續(xù)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精心策劃和打磨星廣會、室內樂系列,助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則在曲目編排上,更側重于展現(xiàn)多元異域的風格,“魅力法蘭西”“探索俄羅斯”“伊比利亞的音樂風情”等主題音樂會將為觀眾提供一段心馳神往的音樂之旅。
以“魅力法蘭西”為主題的音樂會將分別由藝術總監(jiān)張藝和樂團副團長、常任指揮張亮執(zhí)棒。兩場法蘭西作品專場中,作曲家賽薩爾·弗蘭克與埃爾內斯特·肖松的師徒對話格外引人注目。青年指揮陳同也將在星期廣播音樂會上,與上海愛樂樂團一同帶來整場法國交響作品。“探索俄羅斯”系列自上個樂季推出以來,樂迷反響熱烈,樂團計劃在明年上演兩場該主題的音樂會,繼續(xù)感受俄羅斯古典音樂的浩瀚無窮。新古典主義音樂不算是交響樂舞臺上的?停聵芳局,青年指揮范妮將在星廣會中呈現(xiàn)包括斯特拉文斯基、漢斯·艾斯勒、雅納切克、肖斯塔科維奇的新古典主義作品,領略古典音樂的另一面。此外,因疫情擱置的“伊比利亞的音樂風情”音樂會仍安排在樂團的演出日程之中,由西班牙指揮帕布羅·米耶爾戈奉上的全套西班牙作品,希望伊比利亞的海風可以如約而至。
在新樂季中,“走近愛樂·室內樂系列”再次回歸。作為與上海音樂廳的合作普及項目,樂團的青年演奏員將為廣大音樂愛好者奉上四場形式各異的音樂會,銅管、木管、弦樂四重奏、弦樂八重奏和小樂隊專場形式新穎、特色鮮明,將讓更多觀眾感受到古典音樂的豐富性和樂團的不同側面。“舉行室內樂音樂會,也可以幫助上海愛樂青年樂手更精準地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訓練提高!睂O紅說。
不拘一格,折射音樂的斑斕光譜
上海愛樂一向風格靈活,每個樂季的“音樂多棱鏡系列”也總是會帶來出其不意的節(jié)目編排,在新樂季中即將上演的“黃河謠——劉雯雯嗩吶專場音樂會”就是名副其實的“網(wǎng)紅款”。劉雯雯是當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青年嗩吶演奏家之一,其演出視頻也風靡于抖音、B站等社交平臺,深受年輕人的歡迎。今年11月7日,樂團將在常任指揮張亮的帶領下,攜手劉雯雯演繹整場中國作品,包括周成龍的《黃河謠》、秦文琛的《喚鳳》、關峽的《百鳥朝鳳》以及世界首演徐堅強的《大開門》。
為紀念馬勒作品首演110年,上海愛樂樂團將于今年11月赴濠江之畔與澳門樂團合作,共同演出馬勒的經典作品《大地之歌》,這也是時隔三年之后,兩地樂團再度攜手。明年正值中國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馬思聰誕辰110周年,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誕辰140周年,為此,上海愛樂樂團將在德高望重的指揮家卞祖善的帶領下,上演馬思聰和柯達伊作品的星廣會,同樣值得期待。
隨著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樂團還將排演亞特蘭大奧運組委會委約作品、麥克·托克所作的《標槍》,并將于2022新年音樂會上與觀眾見面。
2021-2022音樂季閉幕音樂會將由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收官,這部作品由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改編,曾上演于國家大劇院,喜歡瓦格納作品的粉絲們不容錯過。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