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人工智能大會 產學研共同探究未來音樂世界
世界音樂人工智能大會(Summit on Music Intelligence)22日晚在北京開幕。大會由中央音樂學院與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lián)合主辦,匯聚全球音樂人工智能頂尖專家學者、相關領域領軍人物以及音樂產業(yè)企業(yè)代表等,集思廣益共同探究未來音樂世界,推動音樂人工智能“產、學、研、用”的發(fā)展。
大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校長俞峰簡短回顧了音樂與人工智能發(fā)展進程,并介紹了中央音樂學院音樂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的發(fā)展情況:中央音樂學院音樂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成立于2019年,作為北京市高精尖學科,代表著國際一流的優(yōu)勢特色學科以及新興前沿交叉學科的融合發(fā)展成果。該系攜手兩院院士在內的國內外頂級人工智能專家、教授作為音樂人工智能系的導師,形成跨學科導師陣容,目前匯聚了20余名畢業(yè)于國內外知名院校的人才開展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是一支擁有較強創(chuàng)新能力、風華正茂的青年科研隊伍。近年來,通過全系師生的共同努力,音樂人工智能系在人工智能作曲、人工智能音樂表演與交互、智能音樂教育、音樂與腦科學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今年由中央音樂學院校申報的《音樂與人工智能協(xié)同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論研究》中標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
中國科協(xié)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宣讀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萬鋼為大會發(fā)來的賀信。萬鋼在賀信中衷心希望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加強合作,將世界音樂人工智能大會打造成為科技界和文藝界交流合作的平臺,培養(yǎng)更多德才兼?zhèn)洹⒌滤囯p馨的青年科學家與青年藝術家;推動智能技術和音樂藝術的普及傳播,提高社會大眾的科學文化素質與鑒賞能力,架設起世界各國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的橋梁,促進中外智能技術和經典音樂藝術的交融。
大會共同主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戴瓊海教授表示,人工智能與音樂、理工、文藝方興未艾,歷史悠久,聚焦人類智慧實現(xiàn),注重人類精神探索,二者交叉融合將會把彼此的優(yōu)勢合二為一,產生顛覆性的原創(chuàng)成果,為音樂的進步注入新的動力,為人工智能發(fā)展帶來新的視角,為人類更好地認識自身和跨文化的情感表達提供一把金鑰匙。今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藝術與人工智能專委會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藝術與人工智能交叉學科進入到理論共建、學術共鳴、資源共享、產業(yè)共融的嶄新發(fā)展階段。
現(xiàn)場還進行了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與腦科學實驗室(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usic and Brain)揭牌儀式。大會執(zhí)行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音樂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主任李小兵教授介紹,音樂與腦科學實驗室在今后幾年內將在以下幾個方向展開研究:音樂在大腦中的編碼機制;音樂的情緒感知和音樂審美的神經機理;音樂學習和記憶的神經機理;音樂治療在改善睡眠和治療失眠中的應用。
世界音樂人工智能大會啟動儀式后,指揮家朱曼攜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及曾韻、黨華莉、王威、李思琦、王傳越、張文巍等音樂家獻上了一場精彩的交響音樂會。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