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樂學院合唱學院探索合唱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日前,浙江音樂學院合唱學院完成新學年的招生工作,53名新生成為合唱學院的有生力量。
浙江音樂學院合唱學院成立于2020年。目前合唱學院招收的學生有浙音在校學生,也有中小學音樂教師、社會機構合唱團體的指揮等社會在職人員。合唱學院院長、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合唱協會理事長嚴圣民表示,合唱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著眼于合唱的“藝術性、學術性、專業(yè)性、社會性”,立足于合唱但不限于合唱,授課領域力求實現對合唱相關內容的全覆蓋。通過更為系統(tǒng)專業(yè)、解決實際問題的培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更高端、更全面的具備合唱表演實踐經驗的復合型合唱人才。
專業(yè)性與社會性相結合
2020年,浙江音樂學院樂隊學院、民族樂隊學院、室內樂學院、歌劇學院、合唱學院“五大學院”成立,面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高級訪問學者、進修生、專業(yè)表演藝術團體成員等國內外音樂人才招生,開啟音樂表演人才從“培養(yǎng)端”到行業(yè)“用人端”的直通車,使得專業(yè)音樂院校畢業(yè)生走向工作崗位以后,迅速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從業(yè)者、職業(yè)演員、音樂教育者。
作為國內的“合唱大省”,浙江省近年來的合唱事業(yè)發(fā)展勢頭良好,省內各大院校、專業(yè)院團、基層社文單位等組成的合唱隊伍不計其數,對于合唱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目前國內對于合唱及相關作曲、編配、指揮等人才的培養(yǎng)極為短缺,浙音合唱學院的建立,是以專業(yè)音樂院校的力量,培養(yǎng)專業(yè)性與社會性相結合的合唱人才。
嚴圣民表示,浙江音樂學院成立五大學院,就是通過跨院系、跨專業(y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形式,迅速縮短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成為一名合格文藝工作者和教育者的時間,因此課程設置上除了跨學科以外,還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合唱學院的學員,不僅是合唱團員,還要成為合唱的組織者、指揮者,除了演唱多聲部合唱以外,還要掌握一些作品編配方法和能力,比如,如何把一些單旋律的獨唱作品編配為一個多聲部的合唱作品。合唱學院的學員還要具備組織排練的組織能力、指揮能力。由于聲樂歌劇系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或演員,接觸的多聲部作品并不是太多,如果他們將來要從事與合唱相關的工作,這方面是需要加強的。為此,合唱學院會從增加多聲部作品的數量和難度來對學員進行更加深入的培養(yǎng)。
建立特色合唱教學體系
嚴圣民介紹,在課程設置上,合唱學院的學員要接受更為系統(tǒng)、更高階的視唱練耳、發(fā)聲方法、和聲、情感表達等課程學習,同時開設指揮、作曲、理論相關的選修課和大師班,以及各類專業(yè)音樂會觀摩,實現了合唱人才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演唱作品設置上,學院也更注重風格體裁多樣性、系統(tǒng)性和覆蓋領域,使學員能夠完成各類風格的作品,每個學員每學期都能排練4至6部專業(yè)作品。課程設置除了考慮合唱的專業(yè)性,還要兼顧合唱的廣泛性、深入性和跨學科性,注重培養(yǎng)學員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社會上從事與合唱相關工作的人,有聲樂愛好者、器樂演奏者,甚至有學習舞蹈的,兼顧專業(yè)性和社會性需求,在合唱學院顯得尤為重要。
合唱學院的師資包括浙江音樂學院各系的老師,如作曲、指揮、視唱練耳的老師,還有聲樂、音樂教育、教學法等專業(yè)老師。除了浙江音樂學院專業(yè)的教師團隊以外,合唱學院還邀請了上海音樂學院曹通一教授、曹丁指揮等具有豐富合唱實踐經驗的指揮和從業(yè)者,定期授課,舉辦大師班和專題講座,使學員們開拓學術視野,補充知識結構,提升綜合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方式首先是課堂教學,以教授、專業(yè)老師授課為主。另一個教學方式是排練互動。分聲部的組織工作直接由學員選出的聲部長或骨干完成。聲部長與骨干學員經常輪換,確保每個學員都有機會參與排練的組織工作!白寣W員從被動地接受排練、接受授課,變?yōu)橐粋主動的合唱組織者。在不知不覺中讓學員收獲教學法、合唱團組織方面的實踐經驗!眹朗ッ裾f。
目前,合唱學院分為兩個班,一個是綜合性的大班,立足于合唱的多聲部演唱,教授合唱教學法、排練法、識譜法,致力于把學員培養(yǎng)成為一個合格的合唱團員,在此基礎上成為優(yōu)秀的、能夠跨越合唱領域的合唱團員。在大班基礎上會形成一個精英班,把演唱能力、視唱練耳能力、音樂理論方面等綜合能力和成績都特別突出的學員選拔組成一支室內精英團,加入相應的作曲、指揮法、合唱組織排練教學法等內容的學習,幫助學員成為合格優(yōu)秀的合唱隊員之余,還能夠成為合唱的組織者、排練者、指揮者。在校生通過與社會學員共同學習、演出,可以學習到他們就業(yè)的經驗和教訓,避免未來就業(yè)走彎路。社會在職學員可以實際工作需求出發(fā),在校園里補足工作中需要的理論學習和專業(yè)知識。兩者共同學習,互相取長補短。
合唱學院采取嚴格的考核制度,學員完成培養(yǎng)方案所規(guī)定的課程,成績合格,修滿相應學分,通過相關部門審核,準予結業(yè),頒發(fā)浙江音樂學院合唱學院的結業(yè)證書。除了書面考試,還有所有排練演出的實際操作、分聲部的組織和表現、作品的編配等,以及是否考上精英班也是衡量條件之一。精英班每年的進出是靈活的,并不是“一考定終身”,實行末位淘汰制。排練和參加演出的出勤率、數量和質量也在考核范圍內,合唱學院首次引進了指紋考勤機,打破了校園以往的考勤方式,給學員樹立合唱的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嚴圣民表示,合唱學院還借鑒了國外專業(yè)音樂院校師生之間的互相考核,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互相打分等方法,希望從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吸收國內外優(yōu)秀的教學評價體系、方式方法,爭取形成一整套先進的、跨院系的、具有浙江音樂學院特色的合唱教學體系。
以演促學
除了排練,合唱學院還通過舞臺演出和錄音、大師課、互動的合唱工作坊等多種形式,以“走出去,請進來”等聯合演出的方式,以演促學,用舞臺檢驗學習效果。課堂教學與舞臺相得益彰,互相檢驗和促進,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讓學員們的學習興趣更濃,在臺上獲得學習的樂趣。通過舞臺和觀眾的檢驗,學員可以直觀感受到怎樣的表達是受觀眾歡迎的,是有演出市場的,從而學會判斷自己還需要學習哪些內容、需要補上什么內容。
成立一年以來,合唱學院與上海交響樂團、浙江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等國內知名樂團合作,完成了大型交響樂《紅樓夢》首演、原創(chuàng)交響合唱《錢江潮》等演出。同時,圍繞“建黨百年”專場演出,學院完成了包括“放歌新時代音樂會”、中央電視臺“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歌曲《遠方的信》、上海辰山草地音樂節(jié)《長征組歌》等重要演出和錄音。
嚴圣民表示,除了每一屆在讀的學生,以后合唱學院歷屆的畢業(yè)生也可以隨時招募,形成浙江一支高水平的合唱隊伍。這支隊伍有著數量龐大的專業(yè)人才儲備,優(yōu)中選優(yōu),根據需要進行相關的演出、活動、交流等。在浙江音樂學院支持下成立的合唱學院,起到了浙江省內跨行當跨院團跨專業(yè)界限的橋梁作用。合唱學院不僅發(fā)揮著浙江音樂學院內部跨學科培養(yǎng)和表演的巨大作用,在浙江音樂學院服務社會、走向社會,發(fā)揮浙音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方面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拔磥恚M铣獙W院在全國合唱事業(yè)、藝術表演事業(yè)、音樂教育事業(yè)方面都發(fā)揮它巨大的作用,發(fā)出我們浙江的‘最強音’。”嚴圣民說。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