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培養(yǎng)琴童音樂美感的鋼琴輔助教材
鋼琴學習者在學琴的過程中,除了技巧的增進磨練之外,尚需培養(yǎng)表達音樂美感的能力。因此鋼琴老師在選擇教材中,必須兼顧比較機械式的手指、手腕或手臂練習,譬如音階與琶音,以及曲調比較優(yōu)美動聽的鋼琴作品。前者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比較枯燥,但是卻是絕對重要且必需的。后者則可以引起學生學習動力,增加學習的興趣與戀情的熱忱。
學習彈奏鋼琴的學生在經過啟蒙及初步的學習階段。即大約2到3年的時間之后,已具備一些基本的彈奏能力。適合學琴3到6年左右,即中級程度的學生可以選擇的鋼琴教材非常之多。一些著名的大作曲家為兒童及青少年寫作不少鋼琴曲,這些鋼琴曲大多不是技巧很難的作品,極其適合中等程度的學習者,許多樂曲更能兼有技巧的練習以及音樂性的啟發(fā)。例如舒漫的少年曲集作品68號。巴爾托克為兒童等等。
門德爾松/兒童曲集72號19世紀的德國猶太裔音樂家門德爾松出身富裕,教養(yǎng)良好,他的音樂優(yōu)雅而和諧,屬于傳統(tǒng)浪漫樂派的風格。不過他的管風琴作品則保有巴洛克風格的對位特色。門德爾松在音樂史上最大的貢獻之一是重新演出及推介巴赫的作品,讓世人認識到巴赫音樂的偉大。
在音樂教育方面,門德爾松在1843年創(chuàng)立的萊比錫音樂院(The Leipzig Conservatory)。同時規(guī)劃相當完整的音樂課程,又延聘舒曼等優(yōu)秀音樂家為師資。可以說對音樂人才的學院式培養(yǎng)是開路先鋒。
門德爾松的鋼琴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嚴肅變奏曲》作品54號以及許多有標題的短曲《無言歌集》。《兒童曲集》作品72號寫于1842年6月。是門德爾松為他的英國友人班奈克(F.W.Banneker)的孩子們而創(chuàng)作的。這些樂曲在1847年門德爾松去世后,在倫敦首次出版。兒童曲奇作品72號共有六首短曲。
門德爾松《兒童曲集》 第一首 1~6小節(jié)此曲長度44小節(jié),是附點音形結合和弦進行的練習,可以訓練右手手掌的穩(wěn)定和手指彈奏集中和弦的整齊以及平均。門德爾松在曲中標注許多強弱有力的力度記號,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聽力音量變化的敏感能力。
門德爾松《兒童曲集》 第二首 1~6小節(jié)此處長度42小節(jié),除了導奏與尾奏之外,全曲是右手彈奏如歌的優(yōu)美曲調。左手彈奏十六分音符伴奏型的標準主曲調音樂結構。這首樂曲可以訓練學生彈奏圓滑樂曲的正確方式,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欣賞,并表達優(yōu)美曲調的能力。
門德爾松《兒童曲集》 第三首 1~6小節(jié)此曲長度36小節(jié),和第一首樂曲的集中和形式結構頗為類似。不過就技巧程度而言,此曲因為有連續(xù)的16音符的快速和弦進行。顯然比第一首難一些,主曲調在右手和弦的高音部,必須加強音量。因此也可以鍛煉右手第四、第五指的手指力度。
門德爾松《兒童曲集》 第四首 1~4小節(jié)此曲長度44小節(jié),為混合多種技巧的曲調練習。由于拍號是6/8 。因此每小節(jié)必須有流動的二大拍的感覺,此曲為四聲部進行,左、右手必須彈奏各兩個曲調,因此分手仔細慢練,確定指法,并仔細傾聽聲部之間的音色的區(qū)別是非常重要的預備練習。
門德爾松《兒童曲集》 第五首 1~5小節(jié)此曲長度65小節(jié),全曲由于速度很快。因此是練習手指的敏捷、流暢與平均。此曲的技巧部分主要是斷奏練習,必須區(qū)分▼和·兩種記號,前者彈奏音符時值的四分之一,后者彈奏音符時值的二分之一。教師除彈奏學生認識這兩個記號的差別,也要訓練學生聽辨這兩種音符長短細微差距的變化。
門德爾松《兒童曲集》 第六首 1~6小節(jié)此曲長度為97小節(jié),是練習左、右手互相協(xié)調的樂曲。及雙手齊奏以及雙手交替的整齊與平均的練習,全曲由快速的16分音符跳音構成,需要清晰的手指與穩(wěn)定的手腕來彈奏。
這組樂曲包括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許多特征,譬如優(yōu)美抒情的主題曲調,各種音型的伴奏聲部。與音響豐富的和聲變化,是學生彈奏浪漫時期許多技巧很深的作品的極佳的預備練習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