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音樂融合+紀錄片模式 能否助力民族音樂破圈
在歐美音樂、日韓流行樂廣泛影響我國音樂風格的近些年,民族音樂對于年輕人來說,似乎顯得特別小眾和邊緣。語言的隔閡讓聽眾難以產(chǎn)生共情,一談起民族音樂,大家的腦海中仿佛只能出現(xiàn)盜版MV式的劣質(zhì)畫面,穿著民族服裝的歌手唱著古老的歌曲。然而事實上,隨著音樂創(chuàng)作市場整體的大環(huán)境愈加良好,音樂類型更加多樣,一批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也正在向年輕化、流行化靠攏,嘗試“出圈”。
1月底,由近年來備受青年群體追捧的民族音樂喚醒人莫西子詩領銜,集結了趙泳鑫、茍瀚中、ZJ沙楠杰、JIHU、賈巴阿叁、烏薩、海來阿卓、沐詩樂隊等音樂人的民族音樂專輯《彝·式感》正式上線,同時搭配紀錄片《云深之處》,輔以視覺方式對音樂進行解讀。這種跨界融合+紀錄片輔助的形式,正是民族音樂試圖“破圈”的有力嘗試。
9首彝族歌曲搭配了至少5種流行音樂元素在彝族神話里有一個關于母親的浪漫傳說:神沒有辦法無處不在,所以才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媽媽”。只要一呼喚“媽媽”這個詞,便觸動心弦。莫西子詩以此創(chuàng)作了《阿依阿麼咕》。彝語“阿依阿麼咕”即是中文“媽媽我愛你”的意思。這首歌中,莫西子詩以彝族語言向聽眾訴說著自己對于遠在大山那邊的母親的愛和思念,清潤的嗓音如涓涓細流一般,流淌于心間,雋永如陽。
“彝族人是很少去直接表達愛的,我們常常不善于直接向母親說‘我愛你’!痹谀髯釉娍磥恚妥迨且粋非常含蓄的民族,所以借助歌曲,對母親的愛雖未直言,但卻鐫刻在字里行間?缭矫褡搴驼Z言,看似委婉含蓄,但是情真意切,正如往往最樸實的話語,卻也是最動人的。正如歌里所寫:“我要去高高的山上,把最肥茂的柴木砍來給你燒;我要去深深的山谷,把最清甜的溪水打來給你喝!
《阿依阿麼咕》也是莫西子詩和金曲獎音樂制作人荒井十一的首次合作;木灰魳凤L格多變,擅長根據(jù)歌手特色變換樣式,A-LIN、莫文蔚、張碧晨、那英、易烊千璽,似乎每一種風格都游刃有余。在莫西子詩古老的彝族小調(diào)上加入荒井十一獨特的流行與現(xiàn)代,使歌曲一下變得張力十足,這或許正是民族音樂“出圈”的路徑之一。
專輯制作僅有九首歌,卻在傳統(tǒng)彝族音樂之上呈現(xiàn)出了至少5種現(xiàn)代流行音樂元素:urben、嘻哈、民謠、搖滾、disco。“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包括邀請比較前沿的音樂制作人荒井十一擔任音樂總監(jiān)!薄疤斓亻g”民族音樂專輯策劃方咪咕音樂負責人解釋道,民族音樂不同于傳統(tǒng)歌曲,它更有語言上的隔閡,如何有效地與新派音樂結合而不是簡單的加在一起,都需要強大的音樂制作水準。專輯的九首歌曲講了九個故事,從獻禮母親、敬畏山河、再到思念故鄉(xiāng)、歌頌愛情,用“年輕的”語言述說出彝族人民堅守傳統(tǒng)又喜納萬物的精神傳統(tǒng)。
音樂+紀錄片新穎形式探索民族音樂多元“破圈”新路徑音樂專輯連同紀錄片發(fā)行已經(jīng)不是新鮮模式。早前,由12組獨立音樂人聯(lián)合制作的《成都2020》在專輯上線的同時也發(fā)布了音樂制作紀錄片。從某種意義來說,紀錄片讓音樂的傳播領域變得更加寬廣。
紀錄片《云深之處》,聚焦彝族人民的婚姻、美食、歌舞、節(jié)日、服飾、建筑六大主題,用視覺的方式對音樂進行解讀,以真實的彝族人民樸實而有煙火氣的故事,展現(xiàn)其歷經(jīng)千年的文化和蒸蒸日上的現(xiàn)在。該紀錄片共12集,首篇章——生息·四季牧歌(建筑篇)目前已上線。
彝族是極具音樂傳統(tǒng)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音樂伴隨了彝族人的一生,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天地間”民族音樂計劃也得到了文旅部的支持,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李天昊認為,“天地間”民族音樂計劃,對于藏羌彝文化資源和民族音樂人才的挖掘及推廣起到了巨大作用,對“保護中傳承、創(chuàng)新中開發(fā)優(yōu)秀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起到了引領示范效應。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