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俞峰與上海交響樂團音樂會
第七屆中國交響樂之春:百年輝煌·時代回響 俞峰與上海交響樂團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21.04.15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21.04.15 周四 19:30
指揮 俞峰
俞峰,中共黨員,教授,博導,F(xiàn)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黨的十八大代表,兼任中國音協(xié)指揮學會會長、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副會長、全國藝術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屆高校美育教指委主任委員。曾任中央歌劇院院長、藝術總監(jiān)、首席指揮,深圳交響樂團藝術總監(jiān)。曾先后榮獲:2018年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17年指揮錄制《舍赫拉查德》獲第十四屆中國金唱片獎;2014年參加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同年指揮歌劇《紅幫裁縫》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同年獲文化部第二屆中國歌劇節(jié)優(yōu)秀指揮獎;2013年獲文化部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優(yōu)秀導演(編導、指揮)獎;2011年獲文化部首屆中國歌劇節(jié)優(yōu)秀指揮獎;2008年被評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2004年中國現(xiàn)代指揮教學法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1年獲全國師德教育先進個人;1998年榮獲首都“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師德楷模;1996年被授予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并獲政府津貼;同年獲文化部青年專家稱號;1994年獲國家教委霍英東教育基金全國高教青年教師一等獎及金質獎章;1991年葡萄牙國際指揮比賽榮獲第一名;1991年全國指揮選拔賽第一名。
俞峰教授創(chuàng)立了中國“現(xiàn)代指揮教學法”,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并應邀在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澳大利亞悉尼音樂學院、東京藝術大學、柏林音樂學院,及我國香港、臺灣、上海等地舉辦指揮大師課。近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舞臺快速創(chuàng)意與虛實交互系統(tǒng)集成技術研發(fā)》、教育部哲學社科重大專項《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引領貫穿音樂學知識體系研究》、國家科技提升計劃項目《模塊化歌劇舞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文化部文化科技項目《數字化舞臺技術研究》、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青年指揮人才培養(yǎng)》《 “一帶一路”新版歌劇<圖蘭朵>》、國家文化創(chuàng)新工程《人工智能技術在音樂領域的應用》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發(fā)表《從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產的角度談劇院運營與管理》、《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 推進專業(yè)音樂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音樂教育的獨特性和合作前景》等論文6篇。
俞峰教授作為指揮家,在中國歌劇藝術領域創(chuàng)造了眾多第一。多次受邀與國內外眾多著名交響樂團合作,如德國柏林交響樂團、柏林樂團、意大利拿波里樂團、葡萄牙古本江交響樂團等,2011-2014年任羅馬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在中央歌劇院擔任院長期間,組織創(chuàng)辦了中央歌劇院“國際歌劇季”,并率團在國內外指揮演出了《茶花女》《圖蘭朵》《卡門》《尼伯龍根指環(huán)》等大量世界經典歌劇以及《白毛女》《杜十娘》等多部中國原創(chuàng)歌劇。2015年,他指揮的《圖蘭朵》作為意大利普契尼音樂節(jié)60多年里第一次受邀的國外團體在普契尼故鄉(xiāng)上演,開創(chuàng)了普契尼音樂節(jié)的先河,這也是國際上對中國歌劇藝術成就的最高認可。統(tǒng)籌策劃、制作并指揮《圖蘭朵》《舍赫拉查德》《紅幫裁縫》《杜十娘》《唐豪瑟》《熱瓦普戀歌》《霸王別姬》《尼伯龍根指環(huán)》《白毛女》《茶花女》《卡門》《眾神的黃昏》《齊格弗里德》《女武神》等幾十余部歌劇。
近年來,俞峰院長積極貫徹落實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創(chuàng)立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 藝術節(jié)和10·15藝術節(jié),為人民抒懷,為時代放歌,用美育傳承延安精神,受到孫春蘭副總理、陳寶生部長的贊揚。同時,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他積極倡導音樂人工智能發(fā)展,在全球率先設立“音樂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學科。該學科2019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并先后入選“111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
作為藝術教育的領導者,他正帶領著中央音樂學院——中國的最高音樂學府,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明天。
藝術家 周曉琳
周曉琳,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大劇院歌劇演員。曾在20余部中外歌劇中飾演女主角,如《山村女教師》(楊彩虹)、《藝術家生涯》(咪咪)、《趙氏孤兒》(莊姬公主)、《茶花女》(維奧蕾塔)、《游吟詩人》(萊奧諾拉)、《駱駝祥子》(虎妞)、《冰山上的來客》(真古蘭丹姆)、《水仙女》(水仙女)、《圖蘭朵》(柳兒)等。涉獵的作品語言多種、風格多樣,聲音兼具抒情性、戲劇性,人物角色的塑造立體,舞臺風格獨具魅力。
周曉琳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曾任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她活躍在歌劇舞臺上的同時,并多次參加國家級大型文藝演出和外事演出,把自己的藝術追求與職責擔當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用歌聲傳播中國文化和時代精神。她曾獲“金鐘獎”金獎、文化部文華聲樂節(jié)目表演二等獎(政府獎)、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銀獎,德國新聲音等國家級、國際級聲樂比賽大獎,她主演的歌劇《大漢蘇武》獲得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 劇目獎”。2012年,被中央電視臺光榮綻放評為“中國十大女高音歌唱家”。
藝術家 楊小勇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客座教授。
1988年曾以學者身份訪問美國并主演歌劇《漢斯與格蕾特》。曾在《茶花女》《阿依達》《卡門》《奧賽羅》《阿蒂拉》《蝙蝠》《風流寡婦》《藝術家生涯》《屈原》《西施》《楚霸王》《冰山上的來客》《一江春水》《沂蒙山》《蝶》等30多部中外歌劇和音樂劇中擔任主要角色。曾獲白玉蘭戲劇表演獎和中國歌劇節(jié)優(yōu)秀表演獎。德國權威雜志《歌劇望遠鏡》評價他在《奧賽羅》中扮演的亞戈:“楊小勇?lián)碛型柕谀兄幸舻恼鎸嵰羯,低音穩(wěn)健扎實、中音渾厚有力、高音不僅具有出色的延展性,還能將音樂律動與色彩上的微小差異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辈粌H如此,楊小勇還向觀眾證實了他極富感染力的表演及出色的歌詞表達,在復仇二重唱中,他更是為觀眾呈上了一個在皮耶羅·卡普契利時代后十分罕有的高音A。無獨有偶,北京媒體評價他在歌劇《阿蒂拉》中的表現(xiàn):“他的音樂性和聲音色彩竟然蓋住普雷斯蒂亞(阿蒂拉扮演者,意大利著名男低音),漂亮充滿戲劇性的聲音光彩奪目,威爾第式線條濃厚綿長,味道純正!
演出團體 上海交響樂團
作為亞洲地區(qū)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前身為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樂隊,1922年改稱上海工部局樂隊。1956年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響樂團。這支樂團不僅是最早廣泛介紹西方音樂、最早演奏中國管弦樂作品、最早培養(yǎng)中國音樂人才、最早培養(yǎng)中國交響樂聽眾的樂團,更在而后跨越三個世紀的跌宕起伏中,始終秉持著國際視野和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逐步成長為一個匯聚全球頂尖演奏家、最能代表中國音樂詮釋能力的世界級樂團。
上海交響樂團引領了交響樂在中國發(fā)展的每個重要歷史階段?缛攵皇兰o,樂團以其專業(yè)化和國際化的運營理念,成為中國首個與國際接軌組建理事會的樂團,也是中國首個跨入職業(yè)化運營軌道、運作高質量年度音樂季且成功實行預售票制度的樂團。從音樂季到上海新年音樂會、上海新春音樂會,從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到上交室內樂,由樂團創(chuàng)辦的一系列音樂演出品牌不僅建立了跨洲際的文化交流,更助推了跨音樂領域的文化繁榮,實現(xiàn)了人與人、團與團乃至國與國間的音樂溝通。
上海交響樂團始終引領著每個時期最出色的音樂家與樂團在國際和國內舞臺上合作,成為中國大陸與世界級指揮家、獨奏家、歌唱家合作最早、合作場次最多的交響樂團。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樂團先后前往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作訪問演出,成為首個登上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大廳以及唯一受邀在紐約中央公園夏季音樂會上演出的中國交響樂團。2015年8月樂團參加了在聯(lián)合國大廳舉行的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音樂會。2017年夏季,樂團開始新一輪歐巡之旅,亮相于蒂羅爾、漢堡等地舞臺,更成為首支獲邀登臺琉森音樂節(jié)的中國樂團。2018年6月,樂團在音樂總監(jiān)余隆的帶領下加入柏林德意志留聲機公司(DG)大家庭,雙方開啟為期三年的合作,樂團亦成為國內首個由DG全球發(fā)行唱片的交響樂團。第一張唱片于2019年6月28日正式發(fā)行。2019年8月,作為上海交響樂團140周年慶典的一部分,樂團的世界巡演履及華盛頓、芝加哥、愛丁堡、琉森、格拉芬內格、阿姆斯特丹、倫敦等五個國家的七個城市,除了首度登陸英國BBC逍遙音樂節(jié),還第一次亮相于美國拉維尼亞音樂節(jié)、愛丁堡國際藝術節(jié)等多個國際一流音樂節(jié),并繼2017年后再度受邀登臺琉森音樂節(jié)及奧地利格拉芬內格音樂節(jié)。
打造中國當代交響樂的宏偉藍圖也是上海交響樂團矢志不渝的目標之一。從中國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黃自《懷舊》還有全球演出最多的中國作品何占豪、陳鋼《梁!,到國際上屢獲殊榮的朱踐耳十部交響曲,以及當今樂壇最活躍的華人作曲家譚盾《地圖》等作品都由上海交響樂團推向世界,是迄今為止首演當代中國作品最多的交響樂團,可謂是中國交響樂最權威的詮釋者;其中與譚盾合作的電影音樂《臥虎藏龍》一舉拿下奧斯卡和格萊美兩項大獎。不僅如此,樂團還開創(chuàng)了中國樂團與國外著名樂團聯(lián)手委約國際作曲家作品的先河——首次與紐約愛樂向作曲家約翰·科里亞聯(lián)合委約《甜美的早晨》;與中國愛樂、廣州交響樂團聯(lián)合委約趙麟《度》并全球首演;委約陳其鋼創(chuàng)作《京劇瞬間》、小提琴協(xié)奏曲《悲喜同源》等;委約葉小綱創(chuàng)作《敦煌》等,推動當代作曲家創(chuàng)作具時代氣息、凸顯中國元素的世界級新作。
普及高雅藝術是上海交響樂團義不容辭的義務,也是樂團融入上海城市文脈的有力途徑。2014年9月,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上海交響樂團承載百年的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開啟團廳合一的全新運營模式。樂團與紐約愛樂、上海音樂學院合作創(chuàng)辦的上海樂隊學院(SOA)以上海交響樂團為實踐中心,全面培養(yǎng)職業(yè)樂隊演奏人才;寓教于樂的“音樂地圖課堂”拉近觀眾和樂團的距離;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在2018年夏季成功舉辦了第二屆賽事,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又一扇窗。
一百四十余年來,上海交響樂團踐行著“音樂溝通世界”的使命,在上海城市精神、中國文化特質、世界國際潮流的引領下,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和亞洲音樂教育的推動者與培養(yǎng)者,延續(xù)著三個世紀光榮夢想。
曲目
紅旗頌 呂其明 曲
男中音與樂隊《沁園春·雪》 田豐 曲 鄒野 改編
男中音:楊小勇
女高音與樂隊《紅梅贊》 羊鳴、姜春陽、金砂 曲
女高音:周曉琳
父輩 楊帆 曲
——中場休息——
管弦樂《春天的故事》 王佑貴 曲 杜鳴心改編
男中音與樂隊《延安頌》 鄭律成 曲
男中音:楊小勇
女高音與樂隊《我們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 郝維亞 曲
女高音:周曉琳
中國頌 于陽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