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紅船》在浙江音樂學院大劇院首演
陰郁與蘇醒交織的序曲,定音鼓奏出歷史沉重的步伐,百姓在烏云籠罩的苦難中艱難掙扎,隨后舞臺旋轉,一束暖光之下,一艘畫舫靜靜泊在岸邊,一群青年踏著霧色遠道而來。他們意氣風發(fā),目光所及是整個中國。這群青年注定要登上這艘船,而這艘船將劈開歷史的巨浪,在此間誕生一個偉大政黨,升騰一個紅色夢想,開啟一段跨越百年的征程。
4月1日晚,“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歌劇《紅船》在浙江音樂學院大劇院首演。該劇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共嘉興市委、嘉興市人民政府共同出品,浙江演藝集團(浙江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浙江交響樂團、浙江音樂學院等聯(lián)合演出制作,藝術再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歷程,詠贊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澎湃歲月。
以歌劇形式反映紅船題材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7月30日晚,由于法租界巡捕的闖入,會議被迫中斷。隨后,經(jīng)代表們商定,在八月初的一天,最后一次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一艘畫舫上繼續(xù)進行。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chǎn)黨綱領,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誕生。
自此,中國共產(chǎn)黨從小船到巨輪,從南湖到汪洋,從只有58名黨員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承載著希望和夢想,開啟了百年崢嶸、壯麗的征程。這艘南湖上的小船,也由此駛進永恒的時間里,見證了“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歌劇《紅船》正是以“紅船”為題材,聚焦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凹t船這個題材,要寫成歌劇難度特別大,意義特別重,使命特別光榮,挑戰(zhàn)特別嚴峻!蹦暇┧囆g學院教授、歌劇音樂劇理論家居其宏表示。
歌劇被稱為“音樂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是集中了文學、戲劇、美術、音樂、舞蹈等門類的藝術形式。雖然歌劇比較擅長史詩題材的表現(xiàn),但是用一部歌劇去表現(xiàn)一次會議,尤其在當年會議具體場景已經(jīng)很難考證的情況下,難度還是相當之大。
在有限的舞臺空間上,如何講敘這艘紅船、這次會議背后的故事?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內(nèi),如何展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這一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歌劇《紅船》主創(chuàng)團隊進行了巧妙的構思與創(chuàng)新。
藝術化再現(xiàn)開天辟地大事件
歌劇《紅船》編劇王勇在多次參觀、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查閱大量歷史文獻,閱讀了關于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和其他黨代表的各種傳記和回憶錄之后,漸漸明確歌劇《紅船》不能只局限在“發(fā)生在紅船上的故事”,“紅船”是一種精神象征,“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才是創(chuàng)作需要關注的事件。
不同于一般的歌劇敘事按照時間順序娓娓道來,《紅船》在文學結構上采取多重回環(huán)往復式的結構,沿著主線“紅船”向前推進。全劇以紅船的5次出現(xiàn)為時間的主軸,在主軸上編織著8次回環(huán)往復的事件,其中包括五四運動、驅張運動、營救陳獨秀等歷史事件。會上和會外相結合,多場面、多層次地把中共一大之前的若干重大史實、重要人物勾勒出來,集體回眸歷史縱深處的中國共產(chǎn)黨開創(chuàng)者群像,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近20位早期共產(chǎn)黨人角色,首次在歌劇舞臺上同臺亮相。
《紅船》選擇了非線性的敘事方式,這些片段化的結構如何整合在一起?總導演黃定山帶領團隊前后做了5個方案,最終采用18塊3米寬、10米高的大板,在舞臺上不斷變化,通過推拉帷幕、投影、燈光的有機運用,形成蒙太奇式的轉換,虛實結合,營造出具有逼真代入感的戲劇場景。劇組還在場上做了兩個轉臺,直徑18米的大轉臺套著9米的小轉臺,帶動50個場景和空間,把多個歷史瞬間流暢地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
音樂是歌劇創(chuàng)作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此次擔綱《紅船》作曲的作曲家孟衛(wèi)東,將西洋歌劇和民族歌劇相結合,獨唱、合唱、重唱各顯神通,大調、小調、離調交替更迭,宣敘、詠敘、詠嘆運用自如,人物主題音樂鮮明,層次變化異常豐富。劇中的《我有一個夢》《萬歲》《一個幽靈》《啟航,駛向遠方吧》以及毛澤東與楊開慧相愛、細妹子訴說苦難和船娘等多個精彩唱段,既有恢宏氣勢,又細膩柔婉、詼諧幽默,飽含豐富的戲劇性表達,充盈著令人動容的情感共鳴、紅色激情和信仰力量。
黨史教育生動的教材
早在《紅船》初創(chuàng)時期,黃定山就定下了“五可”的創(chuàng)作美學:可信,可近,可看,可感,可敬,讓情節(jié)生動真實,讓人物距離貼近,讓場面豐富好看,讓情感動人動心,從而體現(xiàn)人們對黨的敬仰崇敬之情。
“這個題材具有強烈的當代性,劇中描寫的早期共產(chǎn)黨人,和今天的青年正處在同一個年齡段,能夠達到內(nèi)心情感的共通。當時,那些年輕人是時代的引領者;今天,我們的青年也正站在時代的潮流上,努力實現(xiàn)著中國夢。”黃定山說。
一部好的舞臺作品需要千錘百煉!都t船》的劇本從2017年夏天開始構思,到2019年2月11日子夜完成初稿,截至目前,已十三易其稿,這其中還不包括作曲稿、演出稿,微調小改之處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每一次修改都不斷有新的元素融入,以期日臻完美。
“史詩級的戲劇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有頂天立地、開天辟地、偉大的英雄人物,二是要表現(xiàn)那個時代內(nèi)在的巨大變化,三是要有驚天動地的動作和行為。這三點,《紅船》都很好地完成了!眲∽骷覛W陽逸冰表示。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認為,《紅船》適應時代需求,藝術化再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很有震撼力,很有抒情性。國家藝術基金理事宋官林認為,該劇是黨史教育生動的教材和藝術表達。
據(jù)了解,目前歌劇《紅船》已入選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lián)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和“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fā)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接下來,該劇將拉開全國巡演的序幕,帶領更多觀眾登上“紅船”,走向遠方,走向未來。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