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樂學院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會隆重舉辦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樸實的歌詞,滾燙的旋律,一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黨、跟黨走的堅定信念。5月16日晚,在城市音樂廳歌劇廳舉辦的四川音樂學院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會上,現場1600多名觀眾自發(fā)起立,與全體演員放聲同唱這首歌曲,氣氛熱烈而感人。
四川音樂學院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會,由中共四川音樂學院委員會、四川音樂學院主辦。整場音樂會以深刻凝練的語言、優(yōu)美動人的曲調,再現革命艱難歷程,謳歌中國共產黨不屈不饒、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
音樂會演出曲目以廣大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紅色經典歌曲、歌劇為主。歌曲《保衛(wèi)黃河》用褐黃色的驚濤駭浪,譜寫了一曲沛然的戰(zhàn)歌,繪制了一幅氣度恢弘的圖畫。《紅色娘子軍連歌》帶觀眾們走近一段特殊的歷史年代,和紅色娘子軍一起,感受她們的喜怒哀樂。歌劇《洪湖赤衛(wèi)隊》片段《洪湖水浪打浪》唱著“漁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強”。歌劇《白毛女》選段中,白毛女的一根紅頭繩,牽出了革命斗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砸碎封建枷鎖,讓千千萬萬農民得到解放。歌劇《江姐》選曲中,高舉的紅旗照出共產黨人“為黨能舍己,日月?lián)Q新天”的豪邁情懷。歌曲《我的祖國》由如今已85歲高齡的朱梅玲老師和7歲的何蕊希小朋友帶來,一老一少共同唱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雄偉的脊梁俯瞰歷史的脈絡。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選曲《贊歌》《情深誼長》《南泥灣》,描繪了荒蕪人煙的南泥灣到“陜北江南”的變化,延安精神也隨著南泥灣的歌聲被帶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展現了紅軍長征經過大小涼山,與彝族同胞團結一心,情深誼長的景象。此外,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唱支山歌給黨聽》,歌劇《黨的女兒》選段《萬里春色滿家園》、歌劇《沂蒙山》選段《愛永在》也一一登場。
音樂會演出團隊由來自四川音樂學院的3名優(yōu)秀指揮家、3名音樂藝術指導、270名合唱團成員、75名交響樂團演奏者、9名民族樂團演奏者和100名舞蹈演員組成。當晚,川音師生用真摯的表演傳承紅色經典,用熱情的歌聲唱響時代旋律,在舞臺上生動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熟悉和喜愛的多部歌劇中的英雄人物,如江姐、喜兒等。“黨史+藝術”的鮮活表現形式,讓現場觀眾沉浸其中,深受感染與鼓舞。
觀看音樂會的有,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的有關領導同志,四川音樂學院全體領導班子成員,老領導、老黨員,以及全校各部門、院系師生代表共計1600多人。此外,學校還采用網絡直播的方式,面向全國觀眾展示這場高水準的藝術盛宴,有近20萬名網友在線上觀看了音樂會。四川電視臺、四川新聞網、四川觀察、《教育導報》、四川教育電視臺、《成都日報》、《成都商報》、《華西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對音樂會進行了報道。
據悉,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學校積極發(fā)揮藝術院校的特色和優(yōu)勢,不斷積極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此次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會,就是學校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藝術創(chuàng)作和實踐,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融入藝術創(chuàng)作和展演活動中的一次有益嘗試。學校通過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會,以及籌備即將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展演,以“1+N”的構架營造出共慶建黨百年和黨史學習教育的濃厚氛圍,掀起藝術創(chuàng)作和展演的高潮,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