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管樂團”十周歲珍貴禮物“揚帆音樂廳”
首席小號手王太樊第一次推開那扇他期盼了多時的大門,和其他同學們手拉手走上舞臺,一束追光燈打在他的身上。作為開場序曲,他從容地舉起手中的小號,悠揚的音符如黑暗中綻放的花蕾,一朵一朵盛開在音樂廳。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音樂廳,它的名字叫“揚帆音樂廳”,這是“揚帆管樂團”收到的十周歲珍貴的“生日禮物”。
2011年5月,重慶特殊教育中心以視障孩子為主要成員的“揚帆管樂團”誕生,今年是樂團十周歲生日。上周末,在這個剛建成的,國內頂尖的校園專業(yè)音樂廳里進行了首演。臺下座無虛席,觀眾們毫不吝惜地將最熱烈的掌聲和敬佩送給了這支閃耀的管樂團,送給這群了不起的學生和老師們。
管樂團誕生于一場關于音樂和夢想的討論
校長李龍梅一直記得2010年10月的那個夜晚。她帶著全校200多名盲童去重慶市人民大禮堂欣賞了一場交響音樂會,孩子們在臺下聽呆了,一直鼓掌舍不得停下來。
在回學校的大巴車上,沉默了許久的孩子們突然激烈討論起來——爭論著一共聽到了多少種樂器,哪種樂器音色聽起來最亮。
“我聽到了最喜歡的薩克斯的聲音,好聽得想哭……”
“好羨慕他們呀,要是學校也有一個這樣的樂團該多好,我們是不是也能演奏出這么動聽的樂曲呀!”
“如果我會吹奏樂器的話,我想吹給奶奶聽,她一定沒聽過這么好聽的聲音……”
坐在后排的李龍梅沒有說話,聽著孩子們充滿向往的對話,她的腦海里突然迸發(fā)出一個畫面:這群孩子們坐在一個華麗的大舞臺上,美妙的樂曲將他們溫暖地環(huán)抱,孩子們手里的樂器和他們的笑容一樣閃耀……
為什么不能組建一支盲人孩子自己的專業(yè)管樂團呢!
李龍梅開始四處奔走,找人、找單位贊助、籌建。在政府部門和音樂專業(yè)院團的幫助下,學校從重慶市歌劇院、重慶市藝術學校等專業(yè)團體聘請了8位輔導老師,入選的首批34名孩子開始了系統(tǒng)的管樂學習。
“揚帆”是這支樂團的名字。從此起航。
從零基礎“雜牌軍”到專業(yè)管樂團
有了自己的管樂團,對音樂有天然熱愛的孩子們開心壞了,一道難題卻攔在面前——看不見老師的示范,看不見樂譜,更看不到指揮手勢,沒法模仿演奏樂器的口型和指法。
李龍梅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按師生1:1的比例,為樂團配備了34名老師,陪孩子們一起學管樂,當孩子們的眼睛。
最初的34位老師中,有教語數(shù)外的,有教物理體育的,有教推拿按摩的,還有保衛(wèi)科長,其中只有兩人是音樂專業(yè),其他大部分人連樂器都沒摸過。
老師們走下講臺,拿起樂器,放下教材,拿起樂譜,手拉手地陪著孩子們學習演奏,參加排練,一遍遍給孩子翻唱、錄制樂譜。他們不僅僅是“眼睛”,還是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節(jié)拍器,出門演出時的樂器“搬運工”,孩子行走時的導盲員。孩子們睡覺了,老師們還在熨燙整理演出服。
孩子們會演奏的曲子越來也多,《拉德斯基進行曲》、《非洲交響曲》、《生命的色彩》、《在那遙遠的地方》、《打起手鼓唱起歌》等中外30多首樂曲。
2012年,揚帆管樂團受邀參加“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管樂藝術節(jié),世界音樂大師梅耶稱贊:“太震撼了!”2015年9月22日國家大劇院,時任文化部部長雒樹剛稱贊“揚帆管樂團”的演奏是“心之聲,魂之曲,天使在歌唱”;2016年12月25日,揚帆管樂團攜手解放軍軍樂團共同演繹的管樂音樂會《生命的色彩》,北京解放軍軍樂廳座無虛席。
珍貴的禮物:一座閃亮的專業(yè)音樂廳
“揚帆管樂團”的演奏技術越來越精湛,加入的孩子越來越多,老排練廳已捉襟見肘?吹酵尥迋兡敲聪矚g音樂,在舞臺上發(fā)光的模樣,早在多年前,李龍梅和其他老師們就有個強烈的心愿: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更大更好的舞臺。除了走到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在家門口也能有一個精美的舞臺呢?
2018年,一個專業(yè)校園音樂廳在紙上誕生。設計方案經(jīng)過了反復論證,解放軍軍樂團、重慶大劇院等單位的專家從最初就開始幫著出謀劃策,老師們拿著方案去北京、上海征求意見,數(shù)易其稿。
最后,音樂廳設計為現(xiàn)在的樣子:兩層觀眾席,共533個座位,跟其他音樂廳相比,舞臺偏大,占一樓面積的三分之一,能容納約120名演員。音樂廳的專業(yè)程度在國內基礎教育學校中數(shù)一數(shù)二,有多層次、可伸縮的LED幕墻,音響跟央視演播廳、重慶大劇院使用的是同款。即使是在無電狀態(tài),聲音也能最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其專業(yè)程度在國內中小學中首屈一指。
為了視障孩子們的便利使用,在轉角、階梯都設有護角,座號上還將印上盲文,能夠摸得到。
整個音樂廳裝修預計投入2600萬元,由重慶市發(fā)改委、殘聯(lián)、財政局,以及南岸區(qū)政府等共同出資。去年因疫情耽誤了大半年,在各界努力下,“揚帆音樂廳”如期落成、驗收。
這是送給揚帆管樂團十周年最珍貴的生日禮物。
故事:
首席小號手渴望站上國際舞臺
在校園里,時常能看到一個瘦削的男孩舉著小號,在彩虹操場上,微微揚起下巴,忘我地吹奏,仿佛全世界只有一個人和一把號。
王太樊的視力是因為生病而一點一點衰弱,直至失明的。曾經(jīng),他也可以看到頭頂湛藍的天空和夕陽柔和的金色。但慢慢的,他的世界只剩下一種顏色!盃敔敽兔妹玫臉幼,現(xiàn)在我都想不起來了……”
王太樊從普校轉來特教中心時,不愛說話,常獨坐在角落發(fā)呆。直到六年前的一天,李沂念遞給他一只小號。太樊驚喜地撫摸著小號——他聽過從這里發(fā)出的樂聲。
“別急,慢慢來。”為了讓太樊打牢基礎,李沂念最初只讓他吹號嘴。最開始時,他連號嘴都吹不響!李沂念讓太樊觸摸自己的嘴形,體會發(fā)聲技巧。除了上課,太樊時刻都拿著號嘴摸索。經(jīng)過一整個學期和一個寒假的苦練,這個執(zhí)著的少年終于如愿吹出了旋律,也擁有了一把屬于自己的銀色小號。
每學一首新曲子,看不見樂譜,太樊就反復一遍遍聽,直到每個音符和節(jié)奏都在心中記牢?床灰娭笓],就在心中默念節(jié)拍,跟上曲調。
“6年多來,有三分之一時間都是跟小號相伴,幾乎成為了我身體的一部分!碧刻於家3個小時練習吹號,做完了作業(yè)吹,無聊躺在床上時吹,心情好時吹,低落時也會吹……學校操場、四樓排練廳,時常都有清脆的號聲回蕩。
第一次登上國家級舞臺時,整個軍樂團在后面伴奏,他緊張得腦袋里一片空白。身后的老師緊緊握著他的手,扶著他的背給予提示!邦D時就不那么怕了,好像有了堅實的后盾!”當時,解放軍軍樂團的樂團首席過來跟他握手、擁抱,臺下的掌聲和歡呼聲響了很久很久。那一天,王太樊深受鼓舞,“感覺站在舞臺上,我就是王者!”
去年爺爺?shù)钠呤髩垩缯堄H朋時,太樊也為爺爺吹了一首歡快的曲子,他聽見爺爺一直在樂呵呵地笑。
王太樊最喜歡的音樂家是小號大師納卡里亞科夫,以及溫頓·馬薩利斯!拔业膲粝胧悄軌虺^他們!”太樊期盼站在更大的舞臺上,甚至是進行全球巡演,讓整個世界都聽到自己的音樂。
“不服輸”的老師是樂團的“眼睛”
七年級一班班主任兼生物老師陽晶,笑起來眼睛像月牙一樣,雖然學生們看不到她美麗的笑容,卻也能聽到她爽朗的笑聲時刻在教室回響。
她剛進入特教中心時,看到了孩子們在國家大劇院演唱的一個視頻,那首歌叫《最好的未來》:“這是最好的未來/我們用愛/筑造完美現(xiàn)在/千萬溪流匯聚成大海/每朵浪花一樣澎湃/每個夢想都值得灌溉/眼淚變成雨水就能落下來/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最美好的未來……”看到那些眼里一片黑暗的孩子們,卻勇敢又稚氣地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她心里很震撼,又很難過,在會議室里大哭了一場。“當時就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好好地愛這些被受到命運不公待遇,卻又率真可愛的孩子們。”
接觸之初,陽晶時刻都想幫助他們,想著要不要去攙扶,要不要幫拿課本,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能量超出了想象,除了看不見,他們跟普通孩子并沒有太大區(qū)別,他們都在努力學習適應黑暗的世界,他們的笑聲同樣清澈。于是就只在他們確實需要幫助的時候才出手,更多的,是讓他們獨立解決問題。
陽晶在樂理上也是零基礎,在上第一節(jié)樂理課時傻眼了!拔椅逡舨蝗!怎么聽著怎么別扭。”她剛想放下手中的樂器,但看到孩子認真練習的模樣,放下的樂器又拿了起來。“孩子們對音樂那么感興趣,那么執(zhí)著,怎么能讓他們失望!”于是,陽老師利用午休時間單獨補樂理課,放學后留在班里繼續(xù)練,認真有如一個畢恭畢敬的小學生。
校長助理、黨政辦公室主任周遠琦最初剛進管樂團時,也是連小號都不認識!叭绻覀兌疾辉敢鈱W,那孩子們又怎么辦!他們學起來,比我們難好多倍!”周遠琦也一次次拿起小號“強迫”自己學樂譜,辨認各種符號。
漸漸地,在管樂團中,師生達到了一種驚人的契合:老師翻譯樂譜、陪伴練習,在演出時輕輕拍肩膀、背部或用腳步輕輕打拍子進行提示;學生利用敏銳的樂感和專注度進行學習和表演。
2011年,小號專業(yè)畢業(yè)的李沂念來到管樂團擔任指揮。他已經(jīng)習慣在開場前,用指揮棒在樂譜架上輕輕敲擊,給孩子們提示。
為什么一個盲童管樂團還需要指揮?李沂念說,四分之一低視力學生能隱約看到模糊的影子,同時,老師能看到,可以跟身旁的孩子示意。
更重要的是,學生們都說:“老師你得上臺,你在臺上指揮呀,我們知道你在前面,心里更踏實更穩(wěn)!”
讓孩子們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個管樂團
在李沂念眼里,孩子們都很開朗、可愛,有時也會撒嬌說:“李老師我背不下譜,太難了!”他鼓勵孩子們不要放棄:音樂具有很大的力量,可以幫助你們看到更大的世界,觸摸到更廣闊的天空。
樂團里一些孩子的變化讓他印象深刻:“有個吹大號的孩子,之前生性調皮,性格急躁,跟同學老師相處得不太好,在學校學習生活各方面都不太順利。加入樂團后,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樂感非常棒,悟性很高!币魳纷尯⒆觽冏兊酶幼孕牛哺淖兞怂麄兊男愿裆系牟蛔恪
太樊想以后考音樂專業(yè),李沂念對他說:“我支持你一直學習、喜歡小號,但不要抱著以它謀生的想法。咱們學習音樂的目的,不是去謀求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陀^地說,即使吹得再好,但看不到指揮,看不到曲譜,要去普通樂團依然困難重重。但在這個管樂團里,我希望你們可以獲得更寶貴的東西!币虼,李沂念一直對他們有相當高的要求。
更寶貴的東西是什么?
“一個孩子曾經(jīng)跟我說,在吹小號時,感覺眼前會出現(xiàn)一道光亮!痹诶铨埫房磥恚跇穲F里,音樂與合作幫盲童們找到了自信和快樂,“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懂得了什么是堅持,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拼搏,什么是夢想。
音樂真能改變什么嗎?學校的老師們都知道這樣一個例子:委內瑞拉國家基金會和音樂家們發(fā)起的一個資助貧民階層的“音樂救助體系”,讓貧苦和殘疾的孩子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古典音樂。在貧窮、犯罪率相當高的委內瑞拉,這個項目從上世紀70年代實施以來,已有25萬當?shù)厍嗌倌赀M入其中學習,組成了250多個管弦樂團。那些曾經(jīng)孤獨、自卑的少年,經(jīng)過嚴格音樂訓練之后,變成了在舞臺上散發(fā)著自信與活力的青年演奏家。同時,他們的人生也發(fā)生了改變。
李龍梅堅信,音樂可以改變這群孩子。在沒有樂團之前,音樂表演往往以獨奏為主,古箏、葫蘆絲、竹笛,有的孩子特別喜歡表現(xiàn)自己,但同學間的合作很少。而在管樂團里,各個聲部的同學之間互相配合、協(xié)作,音樂如同階梯,讓他們一步步往更高處走去。
改變的過程,也就是讓孩子們接受陽光的過程。副校長朱曉凌看到了孩子們的改變:從自卑到自信,從怯懦到勇敢,管樂團是有“治愈”作用的!
“藝術的方式,是其它渠道代替不了的。即使將來孩子們并非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但這段帶著美妙音樂的經(jīng)歷,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不給自己設限;貞浧饋,也會是溫暖的!
創(chuàng)下全世界最大盲人管樂紀錄
由于新冠疫情,從去年到現(xiàn)在,王太樊和同學們一直沒有上過舞臺,今年第一次登臺就是在新建成的音樂廳里。
5月16日是全國助殘日,也是重慶特殊教育中心遷校十周年,這份“禮物”正式開啟!罢娴钠炔患按肷吓_啊,在咱們自己的音樂廳里演奏!”站在門外候場時,男孩有些緊張地搓手。他手中的小號被反復擦得閃閃發(fā)亮。
李龍梅還記得,2011年4月,管樂團第一次集中排練,是一曲悠揚的《歡樂頌》。這次在新的音樂廳奏響的,是《幸福的格物》,樂曲表達的是人們對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李沂念輕輕在譜架上敲了敲指揮棒,示意開始。92名成員手中的樂器像施了魔法,小號、圓號、長笛、雙簧管、單簧管、薩克斯管、定音鼓、軍鼓、三角鐵、鈴鼓、木琴……美妙的音符靈動地流淌出來。孩子們雖然看不見,但臉上的表情,是淡定從容的幸福。
她的眼眶濕潤了。十年前腦海里的那個畫面,成為了現(xiàn)實。
“這就是讓我引以為傲的揚帆管樂團。
她相信,管樂團給盲童帶來的不僅是音樂,還有快樂、自信、責任感和內心的光明。
十年“揚帆”,載著孩子們駛入更廣闊的碧海藍天。今年5月12日,在英國福布斯世界紀錄的見證下,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組建的“揚帆管樂團”成功創(chuàng)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盲人管樂”世界紀錄。
在音樂廳外的樓道墻上有一句話:“我們,以心為眼,看見世界;世界,以愛為燈,照亮我們……”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