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琴成功是音樂能力和努力的共同結果
努力嗎?——成功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才。
這句話的實際含義是鼓勵人們要努力,強調任何人無論有多大才能不通過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但這句話的內容本身不僅是不科學的,反而容易使人錯誤地認為,才能并不重要,只要刻苦地不懈努力就能夠成功,勤奮與成就總是相伴的。
在音樂演奏的領域努力對才能不足的彌補是有限的,這是家長們需要接受的事實。
那些成功的人,那些經過“打”才成了“材”的人,還是首先具備了音樂才能的基本條件,才取得了當下的成就的,而不顧個人能力的狀況,一味強調努力、刻苦、高壓,不但不能取得應有的成績,反而會給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這類反面的例子遠遠要比成功的例子多。
從考級現狀看問題
我們從考級的各級人數比例的多少,就可以看出,越往高級人越少,這個階梯是按從上千到數百到十幾個人的比例遞減的。并非那些中途停止的孩子的努力不如達到最高級別的孩子,而在于很多孩子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能力不足的制約,使其難以應付更難的音樂演奏技術與表現的要求,或者他已無法付出更多的努力。
反之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有著很好的演奏水平的孩子,不僅學琴是一件比較輕松的事,并且學校門門功課都很優(yōu)秀。在我們曾經做過的調查中,所有北京星海鋼琴比賽獲得三等獎以上的孩子,均是班級學習前十名以內,并且認為學琴與學校功課沖突不大;而很多演奏水平不高或較差的孩子往往功課并不突出,練琴與學校功課在時間安排上沖突很大。
成功不是努力的必然結果
這就是音樂能力決定的。那些有能力的孩子并不需要特別的努力,用少得多的努力,就可以達到沒有能力的孩子難以達到的水平。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多數考級通過最高級的或比賽獲獎的孩子的水平也達不到專業(yè)演奏的要求,而在從事專業(yè)演奏的人當中,成為演奏家的人就更是鳳毛麟角了。在樂器演奏這個領域成功不是努力的必然結果,“價值是凝結在產品中的勞動”的理論也行不通。
在了解了“音樂才能”和“成功與努力的關系”后,家長就應該知道兒童學琴并不是都一定成功,對孩子的期許合理降低期待值,可以給孩子和自己都少些壓力。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