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劇《黨的女兒》30年后復排
廖昌永
雷佳
1991年,集結了全軍文藝力量的民族歌劇《黨的女兒》成功首演。30年來,共產黨員“田玉梅”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30年后,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國家大劇院將這個感動了幾代人的經典故事進行復排新制作,并將于7月13日至18日與觀眾見面。
指揮李心草:總譜一遍遍校對
歌劇《黨的女兒》以1935年紅軍北上抗日的江西山區(qū)為背景,講述了女共產黨員田玉梅死里逃生,在與上級黨組織失聯的情況下依然堅守信念,揪出黨內叛徒并帶領黨員群眾與敵人斗爭,最終慷慨就義的故事。
為了更好地呈現經典,即將與觀眾見面的國家大劇院版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邀請到指揮家李心草執(zhí)棒、首版導演之一汪俊執(zhí)導。
指揮李心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我們重新調整了很多東西,陣容也是最豪華的陣容。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精雕細刻,堪稱一部全新的作品。”傳唱了30年,《黨的女兒》堪稱是一部經典歌劇,因此此次復排新制作,藝術家們的壓力很大。李心草表示:“排演的時候,各個部門,包括音樂部門,其實都有一種壓力。如果我們這次在舞臺上呈現的,哪怕只有一點點不如意,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導演汪。何覀円卣要創(chuàng)新
對于曾參與歌劇《黨的女兒》首輪創(chuàng)排的導演汪俊來說,此次再導《黨的女兒》意義更加深遠。“非常感謝大劇院能把這次復排任務交給我,誠惶誠恐,我做夢也沒想到30年后還能再指導《黨的女兒》!蓖艨⊥嘎,雖然過去了30年,但因為跟著這部歌劇演了90多場,所以對整部劇爛熟于心、當初排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也正因為太熟悉,所以汪俊認為守正創(chuàng)新在這里顯得格外的難,“我對這部劇有感情,覺得以前挺好的,最好別動。在開始復排之前,我又重新看過一遍,真的覺得很經典。為什么演了這么多場仍然受觀眾歡迎,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確實30年過去了,我們的觀眾審美在變化,我們不僅要守正,還要有所創(chuàng)新!
雷佳飾演田玉梅廖昌永首唱板腔體
本次復排新制作的演員陣容星光熠熠。曾在歌劇舞臺塑造了眾多難忘形象的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將傾力演繹一心向黨的“田玉梅”。她坦言:“當我嘗試循著‘田玉梅’的戲劇發(fā)展去探尋角色的內心世界時,一次次被這個最基層的普通黨員的故事深深感動。”
很少出演民族歌劇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此次飾演“七叔公”,第一次唱板腔體。為此,他花了很多心思去琢磨和設計,“從唱腔上不能把它唱成戲曲,又要保持戲曲的風格特點,所以需要從唱腔演唱方式上去設計!
對廖昌永來說,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是七叔公角色——這是一位有豐富生活閱歷,飽經風霜還帶著一定狡黠的老人家,體態(tài)、語氣、聲音的色彩上要怎么符合他的年紀,“他的對話里有很多雙關語,要讓觀眾聽得明白、叛徒聽不明白的語氣表達應該怎么拿捏,對我來講是有一點挑戰(zhàn)的!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