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學第一課同學們一起線上看戲
9月1日,開學第一天。上海的藝術機構紛紛把戲劇美育課開進校園、開到網(wǎng)上,甚至飛進雪域高原。開學第一課,同學們發(fā)現(xiàn),自己面對的竟然不是課本和教材,而是一起看一場戲,解鎖美育新方式,感受減負新學期。
《報童之聲》主角小南瓜是開學第一課的主持人這一天,上海木偶劇團策劃發(fā)起了線上“開學第一課”。黃浦區(qū)全區(qū)的在讀中小學生通過直播連線,一起觀看了45分鐘特別版的海派木偶音樂劇《報童之聲》。沒有圍墻、沒有地域、打破時空界限的演出現(xiàn)場,不僅增加了“開學第一課”的儀式感,也讓木偶藝術走進更多孩子的視野。而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上汽榮威兒童文化中心)通過“空中課堂”的形式,將自制多媒體動畫創(chuàng)意劇《看不見的朋友》的藝術展演及閱讀講壇傳送給西藏的學生,為他們的“開學第一課”呈上了一份“上海禮物”。
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的空中課堂非遺海派木偶進校園,感受特別的開學第一課“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當小行家”的熟悉歌聲響起,黃浦區(qū)全區(qū)的在讀中小學生通過直播連線,一起觀看了45分鐘特別版的海派木偶音樂劇《報童之聲》。在這特別的第一課中,上海木偶劇團用海派木偶音樂劇演繹“紅色”故事,給觀看直播的同學們愛國主義的教育啟發(fā)。
這個特別策劃的“開學第一課”將海派木偶戲這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帶進校園,也為美育開辟了新路徑。特別版直播的主題為“報國之志,童時當立”,形式別具一格。在演出之外,由《報童之聲》中的主角“南瓜”主持,通過線上直播講故事的方式,將報童的歷史呈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
“南瓜”在直播中不斷與同學們互動提問,問問他們的人生理想,以及“南瓜”在面臨一些兩難選擇的時候,同學們?nèi)绾卧O身處地地去處理,又如何去尋找個人的理想和目標。
劇目直播結束的時候,線上觀眾留言感慨,通過《報童之聲》學習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光榮傳統(tǒng),傳承了艱苦奮斗、團結友愛的報童精神和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紅色精神。
上海木偶劇團的《報童之聲》上海木偶劇團表示,在有了“開學第一課”的實踐之后,將繼續(xù)探索劇團的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秷笸暋返奶貏e版直播,九月份還將在上海其他區(qū)縣的中小學輪番上演;而該劇作為上海仙樂斯木偶劇場的紅色主題駐場劇目演出,檔期也將覆蓋整個開學季。從上海到西藏,藝術展演的空中課堂飛進雪域高原
而黃浦江邊的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則把他們策劃的開學美育第一課,直接“送”到西藏自治區(qū)的同學們面前。
上海和西藏的同學連線開學第一課當天,西藏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亞東縣實驗小學兩所學校的學生共同觀看了多媒體動畫創(chuàng)意劇《看不見的朋友》的線上演出,以及中福會發(fā)展研究中心閱讀指導專家趙小華老師的閱讀講壇。在此之前,劇場還將《看不見的朋友》同名繪本也寄往了這兩所學校,讓當?shù)貙W生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多次回顧這個充滿童趣幻想的故事。
《看不見的朋友》劇照據(jù)悉,這一“空中課堂”的內(nèi)容也是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今年剛剛發(fā)起的“如果劇場可閱讀——少兒藝術閱讀計劃”的組成部分,希望通過藝術展演和閱讀講壇,打開少年兒童的視野,發(fā)展美育新路徑;顒油瞥龊笫斋@了上海小朋友的喜愛與認可,為此,劇場特地在開學前聯(lián)系到了西藏的兩所學校,希望能通過“空中課堂”把優(yōu)質(zhì)內(nèi)容輸送到更多地區(qū)。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是2005年上海援藏項目,校長張必勝對這種形式的藝術課程十分贊賞:“藝術教育能很好地塑造一個人的品質(zhì)、好奇心和求知欲,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很細心也很有創(chuàng)意,這樣一個把藝術內(nèi)容和閱讀結合起來的活動讓我們的學生覺得非常新奇,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藝術體驗!
亞東縣實驗小學曲珍校長認為,活動不僅對孩子有益,對老師也很有幫助:“少兒藝術閱讀計劃空中課堂就像一灣清泉從東海之濱回旋至雪域高原,希望這一活動送來更多的藝術內(nèi)容,分享更多讀書講座,惠及我們的學生和教師群體。”
而看完這部形式新奇的線上演出后,西藏的孩子們也都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了劇中那些“看不見的朋友”。
據(jù)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表示,他們計劃將這一活動逐步發(fā)展成一項具有持續(xù)性與廣泛性的公益項目,讓優(yōu)質(zhì)美育內(nèi)容惠及更多偏遠地區(qū)的少年兒童,更廣泛地發(fā)揮中國福利會實驗性示范性的教育輻射作用,彰顯“上海文化”品牌。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