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變奏象是頑童般的戲謔,又象是生命的節(jié)奏在跳蕩,更象是愛情迸發(fā)出的星光在閃爍。具有華麗而流暢的芭蕾舞曲特點,使典雅的樂柯柯風格在這段變奏中表現得更加鮮明。
第五變奏把人們帶進歡快激奮的感情世界,主題的首尾由長笛在高音區(qū)奏出,伴以弦樂的撥奏,猶如一股清泉汩汩流出。大提琴的顫音由弱到強逐級上行,推到最高點后飛速下行,俏皮灑脫,富麗華彩,熱血沸騰,理智成為感情的俘虜,任憑情感隨著樂曲馳騁,美妙的華彩樂段無拘無束地自由奔放歌唱。
第六變奏充滿著對愛情的痛苦傷感的意念。真摯質樸而又崇高的俄羅斯民謠抒情浪漫,寧靜感人,如泣如訴,溫潤的旋律在大提琴極富感染力的音色中探索行進著,痛苦回憶的思緒不絕如縷,象是騰空而起飛到了天的盡頭……大提琴以微弱之聲停在高音區(qū)上,好似延綿不斷的情緒與下一變奏的緊張熱烈形成異常鮮明的對比。
急速的快板使情緒煥然一新、為之一振。第七變奏以熱烈歡快的情緒開始,大提琴和樂隊此起彼伏,交相呼應。被壓縮的主題恰似騷動的生命,精靈般頑強地以自己成熟的身軀奮力沖出母腹,瀑布般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毫無懼色,使人振奮及至眼花繚亂。熱烈歡騰的音符和著鐵一般堅定的節(jié)奏,拼盡最后一點力量,朝著燦爛輝煌的尾聲沖去,樂曲終于在勢不可當的勁奏中勝利結束。
柴可夫斯基在談到大提琴協奏曲這類作品時說:“……多年來已經沒有任何新的作品來豐富它了”,表達出他對大提琴作為協奏曲獨奏樂器的命運的擔心。他又說:“……為爭取大提琴的獨立地位,需要有驚人的天資和一整套極其復雜而精湛的演奏技巧!碑斔浅J炀毜貙懗觥稑房驴轮黝}變奏曲》時就否定了這種擔心。在這首卓越而輝煌且最富有民族風味的作品中,藝術技巧與詩一般純樸親切的動人旋律融為一體。對于大提琴演奏者來說,演奏《樂柯柯主題變奏曲》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所有的技術難度都有著極高的練習價值,沉浸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又會使人忘記練習的艱難困苦。這首樂曲受到世界上廣大聽眾的熱愛和尊重,并成為音樂會的保留曲目和兩年一度的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中的必奏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