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絲綢之路,連同海上絲綢之路成為文化熱點后,絲路一頭的西安不禁熱鬧了起來。9月29日,隸屬于西安音樂學院的陜西愛樂樂團舉行了2014-15樂季開幕演出“絲路新交響”,由張列指揮樂團演出了趙季平和崔炳元的絲路主題相關音樂,外加一首陳樂昌的《賽乃姆狂想曲》作為下半場的開始。
演出在西安音樂學院新落成的音樂廳舉行。作為樂季開幕,也是作為音樂廳試運行階段的第一套管弦樂音樂會,樂團開出了久經(jīng)考驗的作品。趙季平的管子協(xié)奏曲《絲綢之路幻想曲》力拔頭籌,三首藝術歌曲《陽關三疊》、《別董大》和《關關雎鳩》緊隨其后。下半場的《賽乃姆狂想曲》之后是崔炳元的交響組曲《大唐》選段,大軸的是交響套曲《長安》第三樂章。這套曲目基本圍繞絲綢之路的起始點做文章,緊扣當下,當?shù)靥厣@而易見。
趙季平的音樂基本維持了他的一貫影視配樂風格,動聽的旋律和靈動的配器為主體。在力主中國,或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的道路上,一直有著若干股躍躍欲試的洪流。男低音沈洋以“民國范”自居,鋼琴伴奏下演唱革命時代的短小曲調(diào)見長。男高音范競馬近年來主攻“雅歌”,由弦樂四重奏組伴奏,曲目與沈洋力主的大體形同。女中音張卓以漢服亮相,琴頌詩經(jīng),也已在圈內(nèi)收獲不小反應。如果說這些錯綜復雜的,既帶有懷舊色彩又帶有文人氣質(zhì)的嘗試就像西方早期的經(jīng)文歌或田園牧歌一樣的話,趙季平的歌曲有著與生俱來的雨果·沃爾夫的氣質(zhì),充滿著晚期浪漫主義的博大精深。川劇歌唱家張寧佳用類似于女高音的演唱方法賦予了這三首歌曲大漠孤煙般的蒼涼感。由于習慣于戲曲表演,她的舉手投足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與音樂抑揚頓挫的情緒變化密切吻合,在視覺形象上就已造就出阡陌伊人的效果,就像古道夕陽下的一碗涼粉,沁人心脾。
然而最為蕩氣回腸的還屬下半場的大軸曲目。雖然是第一次聆聽,交響套曲《長安》第三樂章“絲路長安”大氣磅礴之處讓人過耳不忘。崔炳元在這部作品里展現(xiàn)出了不同于音樂會中其他作品的配器特色,和聲的運用活靈活現(xiàn),織體亦在音樂行進中像日晷的陰影一般移動,就像烤串一樣讓人過癮。編鐘和號角的鋪墊莊嚴肅穆,襯托出管弦樂的燦爛奪目,不禁讓人對整部交響套曲產(chǎn)生更大的好奇。
張列指揮下的樂團盡忠職守地完成了這套音樂會。樂團的穩(wěn)健發(fā)揮使他們在同城的德比之戰(zhàn)中占據(jù)很難超越的技術優(yōu)勢。隨著駐廳的落成,這支樂團和這座城市在中國交響樂團版圖上擁有的可觀潛力將逐漸顯現(xiàn)。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