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不厭其煩地引出這些,無非是提供作曲家所處黑暗時代和他痛苦人生經(jīng)歷背景,提供一個認(rèn)識理解《二泉映月》的入口。硬說樂曲和他不幸人生無關(guān)嗎?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賀綠汀早就說過:“《二泉映月》這個風(fēng)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fēng)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fā)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是呵,聽誰的好?我看,與其聽那些“隨心”臆斷,我寧愿相信真正懂得音樂的專家學(xué)者賀綠汀教授!
在我看來,《二泉映月》既是阿炳對故鄉(xiāng)美景的摯愛和抒發(fā),更是他痛苦人生的吶喊和抗述,也包含著對未來卑微的希冀和詩化的向往!準(zhǔn)確否?且不管它,至少不應(yīng)該視為失戀后的悲鳴或哀號吧!
二
其二,再說照亮阿炳靈魂的那輪“明月”——富家小姐秦月。
遍查資料,硬是不曾找見少年阿炳這位居于社會底層的貧賤小道士與任何一位富家小姐的浪漫戀愛史實記載。當(dāng)面打聽了一下,劇作家聲稱,秦月其人,是他的虛構(gòu)和創(chuàng)造。是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其人既無,和阿炳的戀愛追逐,自屬子虛烏有。引申下去,這輪“明月”照亮阿炳的靈魂,成就阿炳終于成為偉大的音樂家等等,就更是“隨心曲”一相情愿“隨心”所欲地發(fā)揮和奉獻了。嗚呼,如此這般,我也就只能誠惶誠恐地三緘其口了!
然而,積習(xí)使我還是忍不住想發(fā)出點不協(xié)和音。劇作告訴我們:不止少年阿炳有這份艷遇,他的老爹——道士華清和竟也相同!是秦府富孀、月兒小姐的嬸母和他私通產(chǎn)下阿炳。即:兩代底層賤民——道士,和兩代富家女子——姑嬸相戀,構(gòu)筑了這部獨創(chuàng)性作品,進而解釋了偉大樂曲《二泉映月》的所由誕生。
這番編造很“獨創(chuàng)”“獨特”“出新” “出彩”嗎?摸腦袋想想,倒覺得似曾相識,司空見慣,中外皆有,不足為奇似的。說個不客氣的話,這番“翻新”給我的總體印象是:把一個嚴(yán)肅的題材,化作了變相的“才子佳人”濫調(diào),“小姐與貧兒”的俗套,“王子與貧女”的反向翻版。
遠(yuǎn)觀西方文壇,“灰姑娘”被高貴的王子鐘愛,高貴者和低賤者的傳奇戀情,幾乎成了個“筐”,裝進了一大堆相似的類型化作品。即如人們熟知的藝術(shù)珍品《簡·愛》,也未能脫此窠臼,寫的就是大莊園主、貴族羅徹斯特,與他的家庭女教師、孤兒學(xué)校出身的平民女子簡·愛凄美的愛情故事。社會地位的反差,讓他們的愛情經(jīng)受了生生死死的無盡折磨,也生發(fā)了動人心魄的曲折婉轉(zhuǎn)的感人情節(jié)。
近觀中國文苑,“小姐贈金后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之類的故事,早就司空見慣,舉不勝舉。說一個如今舞臺上常青的當(dāng)代作品《雷雨》吧:周公館老爺周樸園和侍女魯侍萍私通, 產(chǎn)下“非婚生子”大少爺周萍;大少爺周萍又愛上了女仆、同母異父的妹妹四鳳,出軌亂倫,還暗結(jié)珠胎。謎底揭開,終成大悲劇。比比《二泉映月·隨心曲》,不也是上一輩秦府少奶奶和道士華清和私通,產(chǎn)下私生子阿炳;阿炳又愛上了秦府大小姐月兒……從總體戲劇構(gòu)思看,兩代人的畸形戀,何其相似乃爾!只不過尊卑貴賤者的性別顛倒就是了。有趣的是,獲知這完全不可能的戀情之時,卑賤一方的兩個家長(阿炳父親華清和及四鳳之母魯侍萍),阻止訓(xùn)誡的手法、話語,甚至場景、配搭,幾乎一模一樣!試摘幾句:
《隨心曲》第一場,雷尊殿。
華清和(唱):你姆媽冤死十八年,秦家就是閻羅殿。不許你去見秦家女,快斬斷絲蘿(天上起雷聲)——你,你對著雷聲盟誓言!
(白)兒啊,我們窮道士,歷來被權(quán)勢人家看作下等人,強攀富貴,定要招災(zāi)惹禍。你說,你再也不見羅家人!你說!
阿炳(強忍):兒再也不見羅家人……
華清和(再逼問):你要是再見羅家人呢?你說,你快說!
阿炳(爆發(fā)):那就——讓兒遭天譴!(一聲炸雷傳開來)
《雷雨》第三幕,魯貴家。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dāng)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